评论: 观点:这篇高考满分作文 侮辱了语文 侮辱了汉语 侮辱了老师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fangt
发表评论于 2020-08-05 04:51:14
诸君在评论这文章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是一个18岁的中学生写的文章?
那个又能拍拍胸脯说,我那个时候就可以写出来?
所以,没有觉得评分老师有什么问题!
倒是如何多的“侮辱”从何谈起?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13:11:24
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语言虽然很精致,但不生动,文气很不顺,另外就是大量使用生僻词汇使文章显得很艰涩。但总的来讲,文章写得很好,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13:06:39
言不及物,玩弄词汇。居然还是外国名家断章狭义,非常恬不知耻。
胡同巷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10:01:54
好大喜功
老衲贫僧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05:47:29
首先是基于欣赏的敬意,单就议论文本身而言,该文作者应已在汉语言文学学士水平之上,换言之,许多文学士未必能达到这一水平,至少我作为本专业的三流学生,甫一毕业,写不出如此水准的文章。向高手致敬!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论,一般情况下,众口一词的赞扬文章,一定不是好文章;异口同声的谩骂文章,不一定是坏文章;毁誉参半的文章,却很可能是好文章,因为它启动了争鸣的价值。但是这篇文章却不在此列,这是篇高考作文,因此吐槽的槽点,不在文章,而在满分评分!
因为此文带有强烈的用词特点和独特的文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因此我们权且放下阅卷老师与其是亲属或相关师承这一小人之心,仅就满分结果论一短长。
江南人杰地灵,具备产生天才的土壤和基因,但即便如此,高考作文成就此文,依然令人震惊,也许,这也正是阅卷老师们为之感动的情理根源。
一."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是满分评语,本身便自相矛盾,该文遣词用字之诘屈聱牙,叙述表达之艰深晦涩,决非偏颇之见,且尽管文、史、哲不分家,但作为语言文字类的文章,为哲学思辩风格喧宾夺主,不可谓妥当。扣一分;
二.子曰"过犹不及",言分寸尺度的把握是衡量优秀的不二准绳。 三次以下使用生僻词是新奇,是风格,三次以上为卖弄,为做作,是败笔。扣一分;
三.高考作文,衡量的是考生的综合水平,虽无上限的束缚,却有下限的要求,即在基本的语言学常识方面,不可有明显的短板,但此文标点符号的运用,未能达标。扣一分;
四.倘若以见仁见智维护此文的另类与闪光,虽然全部的哲学引用均恰切与准确,然而糅合之后却欠缺圆润,突兀之处匠心过重。扣一分;
五.文学和艺术,虽然代表着一种雕琢的努力,但至少应包含着抒情之美,此文阴冷与沉重的基调,决非现实生活之真实写照。扣一分。
古人曾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主观的政治意愿是积极的,但切切不要忽略其中的"格"。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倘若一时感动的阅卷老师,连"门道"都"不拘"了,同行文的考生一起" 生活在树上",那么人间多姿多彩的烟火以及热烈温暖的地气,便会与你们渐行渐远,而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因为恰恰是赵国,才成就了赵括!
BCC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05:20:37
高三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不错的。但是估计是以前写的,套用一下罢了。不然短时间里写不出的。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20-08-04 01:32:12
Dingxiang : 没有必要看懂。高考作文,18岁,30分钟,都写得不靓丽高深才是正道。现在把高考作文弄得很空,考博大思想,考胡诌的本事,而不是叙述一件简单事物或道理的能力,结果很多有能力的学生翻船。这是本末倒置。考官普遍有宽容的态度是健康的反应,他们不好意思批评时政而已。
Dingxiang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23:40:03
发现一个有趣现象:
1)凡赞赏或正面评价此文者,基本都没读明白或恐怕干脆就没读,但却深受这种高深稀罕之文的感召,所以评价都是原则性理论性的,笼统而高远正确,理性得很。
2)凡抨击此文者,基本都是显然读懂了的人,和尝试去读而承认读不下去或读不懂的人,所以评论不是具体入微就是鞭辟入里,外加情感丰富,个性化得很。
南方公园猎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22:27:57
我承认,没看懂,也懒得浪费时间细看。我不是文科生但毕业于最好的理工科之一,当年高考语文全县第二。
甘麓士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22:22:56
哗众取宠的文章,堆砌
GeorgeInCA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21:38:05
I do not understand the writing... Can someone simplify it? :-}
iask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9:51:07
假,大,空,酸
密码忘记了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9:36:36
我还是主张不要苛责考生。问题出在出题,判卷标准,及高考作文追新求异对考生的误导。
先说出题:就拿本题来说,要一位未出校门的高中生谈体验和思考,可他们却还不可能有什么体验,整天忙着备考,更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思考。也只能故作深沉一番了。
再说判卷标准:众多考生,固定的内容,却要求立意新颖,有亮点。是否过分?立意无法写出亮点,必然搞形式主义。高中毕业,语文的要求无非是“用”,工作够用,继续深造够用不就行了吗?那满分标准应该是具体的,基本的,明确的;达到标准,即可满分。何必树立一些如“赤兔之死”这样的满分典型,误导考生追新求异,文不惊人誓不休?
最后:高考作文占比如此之重,判卷的结果直接影响语文教学及考生的学习方向,不是一句简单的“不可模仿”能平衡的。望有关人员慎之!
Kastalia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8:54:17
主题思想:十分平庸————主张向社会与家庭妥协,不要过分张扬自我。与文末所谓“热爱大地,向往天空”的志向并不符合。
语言表达:故作高深,卖弄典故,文句不够畅达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但能够唬弄那些无真才实学的半瓶醋。
对中学考生来说,给个及格分,是合适的;作为范文,用来引导年轻学生的读书、思考和写作,则完全错误。
基多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8:39:00
此文如果出现在某散文集中,读者评论见仁见智,但作为高考作文,如此阳春白雪不合规矩,给勉强及格是可以的,给高分是错误的。就个人感觉这学生当然非常杰出,和考试得高分无关。
朗姆加冰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7:53:00
这篇文章肯定以前写好了,刚好撞到了枪口再写了一遍而已
lurenjia2014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6:22:51
要高三一群还没谈过恋爱,整天题海战术的书呆子来谈论社会上的现象,真是难为他们了。他们哪里有时间和阅历去了解和理解社会上复杂的事情?莫名其妙。让一个处女描写自己的性经验,真是无病呻吟。
柳桥人家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5:59:57
如果古代的状元郎在殿试时,也这么写,皇上会不会砍掉他的脑袋?
Leah_lee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5:28:06
过去练武的都恨不能取得秘笈练就超凡的武功以求比武取胜,高考就同比武,都拿出自己的绝活,有什么不可。按照作者的逻辑,文中多几个古文就不可,如此,汉语才会很快消失。我读了并存了此文,有些字,我也不懂,我只能感叹自己不如此考生,而不会反过来说此考生不行。
GuoLuke2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5:19:44
跑题了吧?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4:26:19
仔细读两遍,写的还是不错的。只是“矿工陈喜年”那一段,与全文风格不大搭,似乎只是为了与当前热点联系。前面的“何况”一词也不好理解,似乎应改成“因此”。
九荣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4:14:00
我看看写的不错,满分可能过了点,但是有水平的
lao-fei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58:35
问题不是皇帝而是给皇帝做衣服的人,做衣服的人说你看,皇帝的衣服多好看啊,别人要是说没看见啊,不是光屁股吗,那得多没有水平啊,所以自己的判断被绑架了。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38:09
婞(Xing4)直:指倔强;刚直。
kokuhorose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36:30
我觉得好的语言是简洁、明确、生动的;
好的议论文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
能流传下来的往往是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感触。
一篇高考作文,不用把大多数念过本科的人都看不懂当作优点。
当然对一个高中生不必苛求,有这么大的阅读量非常了不起,极少人能做到。希望过个20年他在回头再看这篇文章感到的是庆幸而不是得意。
竹野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35:47
看来让人难受的文,应该学学白居易
美国闲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33:32
内容和题目有什么关联? 不过是早备了的套题而已。最后一句的主,谓,宾格在哪里?中国语文的悲哀。
边走边瞧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27:01
矫揉造作,此风不可长。否则莘莘学子都要被几百个生僻字词以显示其“功底”,而这些词语在今后的日子里毫无作用,哪怕是做教授或者秘书。此文作者确实不易,但给其满分会有很坏的历史影响,就像南京彭宇案一案的判例造成之后长期的坏老人现象。
十具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20:46
给高分,给低分都有充足的理由。为了学术言论自由,给高分无可厚非。不过这孩子要是想有学术生涯,这种文风使不得。行文是为了交流思想。有时心里的太难表达,让他人读起来晦涩,笔者只能恨自己的文字功力不够,乃至人类语言工具的局限。故意制造沟通的障碍,得罪读者和审稿人,人家拒稿还不简单,然作者就有了优越感,征服感?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14:19
祓(Fu2)
wwwode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14:00
把全中国的孩子都培养成扯淡高手,写假、大、空文章的能手。
二面人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上台可以脸不红的撒谎,下台就骂娘,尤其官员的嘴脸更是如此。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13:01
嚆(Hao1)矢:响箭,在战斗开始时用作信号。用来表示“开端”。
滥觞(Shang1):原意为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
振翮(He2):指拍打着翅膀向上飞行。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
张本:原由;依据。
肯綮(Qin4):原意骨頭和筋肉結合的部位,用来比喻事理的扼要處。
祓(Fu3)除:古代三月三日至水邊戒浴,以除不祥。掃除、洗滌。
薄脊:未查到,或为“瘠薄”的误写。
孜孜矻矻(Zi1Zi1Ku4Ku4):勤勉不懈的样子。
“祓魅”,“赋魅”:似源自书名《祓魔与返魅:麦克道尔的最低限度经验主义》。
一觇(Chan):偷偷地察看。
Campylo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06:00
这就好像临时命题让一群学琴的小朋友在老师面前表演规定曲目。有的小朋友中规中矩地拉完,有的自己加进去大量花里胡哨的技巧。虽然你对炫技很不以为然,但不得不承认还能有心思熟练炫技的在技术上更胜一筹,至少要给高分。因为这是学生的考试,不是表演
zhuniang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3:03:45
没读完,否则要向作者索要赔偿,因为身心都受到摧残。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55:23
我觉得这篇作文还是不错的,但不能当作范文。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阐明一个观点,说清一个道理。引用名人的话当然可以,但应该是大家都知道并且都理解的,否则还不如不引。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让大家赞叹的话。
我赞同这位评论者的观点:生活在树上,如何热爱大地,又如何升上天空呢?
Campylo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52:00
这篇作文要是平时刊出来,是让人生厌的,特别是晦涩的表达和通篇无意义的大量生僻词。但是考虑到是在高考时匆匆写就,已经很不易。考生成功地浓缩展示了自己汉语文学功底,尽管生僻词用得多到令人头疼。考试而已,满分并不为过
加成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49:04
可以直接当秘书,给一尊起草演讲稿。
天涯散客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42:20
高考作文不过是一篇应试作文而已,一个高中生,匆匆忙忙的不可能写出优秀文章,所以不必要求过高。这篇作文同其他作文相比,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完全达到了中学语文教育的最高要求,给个满分并不出格。倒是批评者过分了。
DaShuai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41:18
同意给零分或1 分。
上山砍柴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36:26
这篇作文和平安经并世而立,在东方大地上,都是矫揉造作的奇葩
zhichi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33:24
用生癖词没有问题只要用对了,一句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和引用有大问题。第一他们说了什么第二说的对不对是不是公认的。很多名人名言是错误的或者是有局限性。你引用爱因斯坦理论也要加一个什么理论是相对论还是光电效应对不对
天逆罗梭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33:08
惊叹,高中生能写出这样智慧而又世故的作文,算得上才子了。
田丁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22:45
因为是高考作文,评分就应该根据中学中文的教学大纲来评估,高考作文题应该有有评分标准,可是评分组的评语完全不谈这个标准。就像法官判词没有引用法律条文一样。
按照中学作文大纲及高考标准,就是按照科举考试的标准,要得最高分,应该有面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好坏各人喜好不同,然而这篇文章无论文采还是立意都没有“新”的表现,所以得满分是不合适的。
joetheplumber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20:27
作为一篇即兴考场作文, 这篇文章确实难得。虽然在用词和引文上有卖弄之嫌, 但就论题和上下文来看都算得体。题目本身就带有隐喻和思辨性, 不能要求人家写得跟流行
网文一样直白。
Jcq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20:02
作文写的挺好。写这篇文章的人想多了,这也该算是这篇作文的有力之处吧。你看了很多作文,然后就忘了,不会去想,不会去往深处想,更不会激动的写了这么一大篇吧。
小土豆_0130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2:07:29
读了半天,似懂非懂,其实真的没有读懂。
CH-SF1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1:55:47
这个还不如那个眼睛平安,鼻平安,嘴平安,消化系统平安~
icegene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1:54:27
不似考场作文
fguy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1:48:46
如果满分作文是如此晦涩难懂, 以后报纸文章又该是什么样?
直待凌云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11:37:14
看来大多数看官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用晦涩的语言和生僻的引言作的不知所谓的文章毫无营养。看孩子读书不少而且短时间内写成也不容易,给个高分是可以理解的,满分确实不配而且误导后来人
页次:
1
/2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50
, 共
94
分页: [
1
] [
2
] [
下一页
] [
尾页
]
那个又能拍拍胸脯说,我那个时候就可以写出来?
所以,没有觉得评分老师有什么问题!
倒是如何多的“侮辱”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