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更值得骄傲的是儿科医生萬全(萬密齋)写的痘疹心法,published in 1549.这是牛痘的雏形。中医有以毒攻毒的观察,但其文献连免疫学的初心都不曾有。我想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细胞,这不,方法论离不开工具。拿不到实证,就虚呀实呀,凉呀热呀,干呀湿呀,顶多再组合一番,干热呀湿热呀,总之就是八卦,难怪韩国人不服气。
明代的仇英,1494-1552,《南都繁会图景物图》是在意大利有了眼镜200多年后作的,大家就不要牵强附会了。Yale的中国史教授Jonathan Spence在《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中,讲到清庭不屑所有西方的”雕虫小技“,唯独眼镜除外,因为几个皇帝酷爱阅读读。严格意义下的实用工具眼镜,肯定是西方传入的。
史学主流观点是 the first form of eyeglasses was produced in Italy by monks or craftsmen in Pisa (or Venice) around 1285-1289. 汉人对光学的认识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也妨碍了中国在天文和生物上的进步,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陆凤藻《小知录》卷九云:“叆叇,眼镜也。洞天清录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洞天清录》为南宋赵希鹄著,现存版本中,此条已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