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为抓螃蟹华人大妈溺亡 疑误入海沟 丈夫搜救至休克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NSRW304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20:01:22
真好
坔麦芽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17:54:34
死也要死的没出息,有特质的中国人。
cheerfulcats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13:16:54
我也是吃素9年了,感觉非常好,身体精力都更棒, 胆固醇跟血糖高的毛病也归于正常范围了。素食拯救地球,文明健康环保!
其实所谓蛋白质在植物蔬菜和坚果里的含量比肉食海鲜类更高,多年来对于蛋白质需从肉内或牛奶中摄取实际上是此类商家赚钱宣传工具而已。
~*~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10:41:46
"largebi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59:00 我已經吃素十几年了、真的非常好、不但不會因殺生可种下业力、而且這种事好像从来不會发生、希望更多人吃素、让世界更美好。"
非常佩服你们这些有信仰追求的人。但是人每天蛋白质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会不会影响青少年发育和任何人的思维能力?如有答案请回复,我还会回来看。
若平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10:57:30
鸟为食亡
GP2X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08:50:03
如果水温低, 又没有及时救援, 穿救生衣也是一样结果. 老中的主要问题还是物欲太重, 爱贪小便宜, 地里长的, 水里捞的, 只要不用花钱, 就玩儿命搞. 这种inshore小螃蟹, 老外嫌费事儿, 吃的人少, 花钱买也是极便宜的, 专业捕捞以此为生的, 无论装备, 安全知识, 效率都要高得多, 但老中是不会让别人赚这个钱的, 宁愿牺牲自己业余时间去捞. 再加上做事儿不认真, 马马虎虎就容易出大事儿. 元旦纽约有两个半夜小铝船去水库搞鳟鱼的, 翻船了, 去年还有夫妻俩大风大浪海边岸钓落水的, 跟那些抢商场免费礼品出事儿被踩死一个道理.
US_Lio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6 07:04:51
上的山多终遇虎,下海抓蟹遇龙王。文革时期的红小兵大妈敢上天上揽月、敢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思想学的好。
自由的射手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21:52:42
不要嘲笑华人;
中国人穷怕了,你我的基因里都有。
hk妹妹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21:24:00
RIP
Maude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20:08:10
难过,不过,夜晚,天又很冷,为了吃的太不值得了。虽然抓螃蟹很少很少有死亡的危险,但夜晚,还冷,值得吗?(兴趣另当别论)。希望这个消息给华人个警醒,不要为了一点免费的东西就付出时间,体力,甚至生命。离我家不远的海边wharf,钓螃蟹的都是亚洲面孔。
GuoLuke2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20:05:29
为啥不穿救生衣?
mingwayhe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9:34:48
就算是偷,也不该幸灾乐祸!
无聊冒个泡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9:26:21
什么呀,这不是偷捕。就像纽约长岛某几个钓蟹胜地一样,很多人去钓,老外很多,大家都当是夏天的一种活动。不过每次最后我都不敢吃,因为近海污染的原因,非人工养殖最好别吃,除非是远海捕捞的
看客678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9:23:02
浪费公币的蝗虫
挥汗如雨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9:18:14
杀生太多。
pdong95014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9:15:10
我没有去抓过螃蟹但去抓过象拔蚌。那些说买不起的应该是翻墙过来的,那些说偷螃蟹的一定是弯弯。弯弯认为大陆人要想吃到茶叶蛋一定要去偷。
todaytoday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56:14
mmnn6677没说错啥呀,他也常质疑刁大的法学博士学位!骂他的人才是人渣吧
todaytoday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53:31
53岁大妈半夜去海里抓螃蟹,超赞啊!大爷我40岁就没那劲头了!
iBear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53:05
夜里可以在码头上放笼子,但是人不能下水。
iBear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52:09
夜里下水太危险了,政府不应该允许这样行为
意见没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50:42
mmnn66777很大概率是一亻委(杂),心理非常阴暗,经常在城里辱骂中国人。
海里捉螃蟹一般都是晚上,将诱饵放水里后用一个手电筒照诱饵,螃蟹看到亮光就会都围上来。
片而川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36:52
浅水区白天是没有螃蟹的,我们开船出去放笼子抓螃蟹一般起码要到100英尺的区域才行,到了比较少的时候要到150英尺的区域才有。老头老太没有船,只能在浅水区抓螃蟹的话当然只有在夜里才行。
r41866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18:54
+++++++++++++++
=====================================
路过2013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15:00
好奇怪,总有人会去judge别人的生活方式,好像这样才能有优越感,这样做只体现出你在生活中过得很卑微。
安倍退四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16:17
靠,还误入海沟,老太潜水一万米?
路过2013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15:00
好奇怪,总有人会去judge别人的生活方式,好像这样才能有优越感,这样做只体现出你在生活中过得很卑微。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05:44
不是抓螃蟹而是偷螃蟹。
tommy889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8:03:17
mmnn66777 就是一个人渣。
r41866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7:57:38
什么人哪,把人的生命看得这么轻,冷嘲热讽的,真是一群恶毒自私的人!你来自民主自由的地方,你难道就有权力不把其他地方来的人当人?什么素质!
叶楚楚的小锅小灶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52:06
我也去过Mandurah,但是去看海豚的;有的人去却是专门去抓螃蟹。
中国人对吃海鲜的痴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澳洲现在各个地方的生猛海鲜都面临着国人的捕捉。国家和移民局为了利益把海生物都搭进去了。
叶楚楚的小锅小灶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50:57
我也去过Mandurah,但是去看海豚的;有的人去却是专门去抓螃蟹。
中国人对吃海鲜的痴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澳洲现在各个地方的生猛海鲜都面临着国人的捕捉。国家和移民局为了利益把海生物都搭进去了。
安拉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48:00
为了一口免费的螃蟹,活该
huangdyliang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43:48
可惜了,意外而已,大家不要冷嘲热讽
没事逛逛88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32:01
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呼救声并实施援救,这一点我也很惊讶
-----------------------------------
下水摸螃蟹,脚底一滑直接摔水里,再有暗流立马卷走了,哪有时间喊救命。我们这边也下水摸,都捡天气晴朗海水清澈见底的时候去,而且几人绝不分开行动,很安全。
treatortrick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32:00
457签证不是已经取消了吗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30:10
既然是夜间抓蟹,钓竿上拴一小块肉,点一个小灯,就可愿者上钩。
何必到深水里冒险泡着呢。
Ohaus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28:27
为什么抓螃蟹要到深水区?
world1peace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21:31
RIP
dailylife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19:09
匪夷所思的“事故”。
largebi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14:46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lcxml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14:19
调查她的夫妻关系。很可能是谋杀
travellerusa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14:09
吃货
青花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09:27
挺土的
jessy2018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6:01:10
看照片还以为是在中国某个小县城
largebi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59:00
我已經吃素十几年了、真的非常好、不但不會因殺生可种下业力、而且這种事好像从来不會发生、希望更多人吃素、让世界更美好。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57:35
民以食为天,众人捉蟹要紧,没功夫救人?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56:19
民以食为天,没功夫救人。
路过2013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51:29
唉,大过年的,节哀。要是我的话也会想去捉啊,多好玩啊,不过估计一年一两次最多了。
rogersune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49:23
深夜跑海里去抓螃蟹,一年去了十几次,是娱乐?好奇怪的娱乐。深夜海里不觉得危险吗?
高枫大叶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43:33
悲剧啊,安全意识不强,在晚上怎么可以让53岁的女人单独海边抓螃蟹
3722
发表评论于 2019-02-05 15:35:33
应该是谋杀吧?看看这男的有没有二奶等着?
页次:
1
/2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50
, 共
57
分页: [
1
] [
2
] [
下一页
] [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