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国外没看好病,李冰冰是怎么在国内满血复活的?(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文眉
发表评论于 2015-12-26 19:46:09
这篇文章有点偏激
taxidriver
发表评论于 2015-12-26 13:56:10
中外抗菌区别在于:在国内把病菌往死里整, 老外对病菌太温油
maxime
发表评论于 2015-12-26 08:20:54
都会看私人医生吧?公立医院水平应该也不差,很多私人医生在公立医院任职。
一般看的是墙上挂的毕业证书是哪所医学院的。
另:中外区别在”红包“。
Sugar88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22:36:12
刚刚一条新闻:澳洲阿德勒德女孩死亡因为医生说只是胃病实际情况是肠子穿孔,九岁去世了,可惜!这个怎么解释呢?
AlainDelon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10:32:53
希望报纸同时给国内的普通就医者一些机会,也让他们来聊聊上医院的经历以及各自的感激心情。
Laozilaile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09:51:46
澳洲人身体好不生病
住在河边的疯子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08:40:20
本人在伦敦生活了10年,对英国的医生(GP-general practitioner)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
第一次看GP是因为某个相当普遍存在的产后后遗症去看GP,那次经验实在更恐怖,因为太隐私,就不详述。最后的结果是折腾得一团糟,没办法我跑到私立医院去看专家做手术把GP弄出的大麻烦修复了。跟专家描述看GP的过程时,那位专家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对我非常同情。
上一次生病,高烧3天,都是40度以上,退烧药只能坚持俩小时,烧起来的时候人都没法动,抽筋,嗓子疼得连喝水都困难,说话直哆嗦,躺着哪儿哪儿都是疼的,预约要等好几天,所以赶着退烧的那俩小时去加塞看本地医生,见了面直接叫我回家,说要等烧起来的时候再去看她。NND,烧起来的时候我动不了!!
跟她说我以前出现过多次这种情况,属于细菌性炎症,需要她开抗生素药,一吃立马见效,不给的话炎症肯定会蔓延加重。她看了我的嗓子,跟我说不确定是不是炎症。!!!!!
没办法,只好到医院急诊,终于排队熬到轮到我的时候,医生二话不说就给我开了抗生素药。
然后就没事儿了。西方的GP水平低得简直无法形容。
从此以后每次回国我都要买抗生素药带回来。绝不会乱吃,因为有经验,非常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清楚什么情况才需要用。
其他的药嘛,建议大家在家里准备个药箱,回国的时候多买常备药带回来以防万一,特别是中药类,平时的小病吃中成药更好。
yaohua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08:06:24
我的一个朋友原在中国当医生,现在我们这儿当医生,他也是说可能是耐药性的问题。
woodyonge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05:33:45
这种小事也值得小题大做?连篇累牍?怎么不去关心一下诸如活摘器官,或把正常人关入神经病院的反人类恶性事件?
coner2200
发表评论于 2015-12-25 01:42:05
这只是个特例而已。如果澳洲连“化脓性扁桃体炎”都无法治愈的话,可能澳洲人早就该死绝了。
markzhou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3:31:24
如果不是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 看病当然要交钱。
以后再说吧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3:19:54
国外医生慎用抗菌素是事实。但"到底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澳大利亚医生拿不准,.....。"不大可信,等等吧,真相会慢慢出现。
有次在内地看感冒,当医生知道你是商业保险,不分青红皂白就给2天的抗生素,化4,5百,还要求复诊。
泰凉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2:29:34
本人小时候去医院,医生问:怎么了?
本人答(或妈妈代答)发烧,咳,嗓子疼。
医生说:张嘴,然后用压舌片压着舌头看一下,说:嗓子发炎了,扁桃体炎,打一针青霉素吧。
OK了,不用验血什么的。
深巷酒香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1:04:43
不过是一段简单的经历,招来城里大把“医生”确诊。
老虎专吃大坏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1:01:24
不发达的澳洲还真是比不上发达的天朝。
老虎专吃大坏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0:57:42
澳洲这么差劲,就请天朝的同胞们别再往澳洲移民了。来了还满嘴怨言的就还是请会吧。
HUDIEMI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20:04:11
这文章写的好,不然澳洲医院就像奶粉,成稀有产品了
ccch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9:56:58
楼下这翻墙出来的土包子,你不是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又在欧洲“做生意”的吗?怎么又跑到澳洲了?你所说的一看就都知道是胡说八道。
————————————————————————
正常读者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18:14
triage system?
有朋友肚子痛,三更半夜炮医院在急诊等了三四个小时,只看见护理人员在里面喝咖啡,没有人理他们,天亮后什么都不做,收费$300澳元,然后叫你回家。
这,就是某澳洲市立医院根据英国标准建立的triage system。
哈哈
阿明.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9:52:16
澳洲是不是发达国家就不用说了, 进下面去看看2014-2015年TIMES世界大学临床医学,临床前医学和卫生专业排名吧,澳洲的医学院都排在发达国家里面:
******university-list***/paiming/dx-140006.html
靈小抓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9:49:46
从医之前估计会像评论里大多数人的观点一样。从医之后看着大家的评论我是乐不可支。
烟轻雨静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9:26:06
还不是她在国内游特殊待遇,在国外就成了一个普通人她就受不了了。别意淫了!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8:54:39
明星在国外没有特权,心理不平衡。
abc阿紫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8:39:25
有严重民族自卑情结的人还真不少, 李冰冰被澳洲医生耽误了,中国医生治好了, 很简单的事情, 有些人却可以想像出这么多内幕。 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 中国医生的经验在这里起了关键作用。!国外的医护人员用在 paperworks 的时间被用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多的多。 加上教条, 少实践经验, 出错是对的, 不出错的不对的, 大家都只看见和颜悦色的医生, 明亮光可鉴人的诊所医院, 没看见这些“文明”背后的黑暗。。。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8:12:24
很好!这样中国人就不敢轻易到西方国家来生孩子、看病了!这是中共和美国及盟国的阴谋!这女是高级黑演员!
菊香书屋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7:53:52
演员说的话,都是在作秀,信演员的话,就像信裆的话。除非叫救护车,否则等2小时算短的了。要么去私人医院,估计这歌舞伎也不愿意当大头。
littlememe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7:35:59
结论:在哪里当普通人等死的几率都比较大。所以在哪你能当特权阶层,就在哪呆着凉快吧
后院松鼠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52:01
还有,这次孩子发烧一周不退,儿医开始坚持不给抗生素,后来看实在扛不住了,加上嗓子有点红,终于给了药,我问他是strep throat 吗?他说不用化验,反正是抗生素就治了,不是也没大碍。过几天烧还不退,我又换了医生,说有点象肺炎,但也不肯定,反正先吃吃抗生素当肺炎治.....我特别有见到赤脚医生的感觉。
自由的小孩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47:41
拍照的地方是急诊室,地方空是方便各种救护仪器随时移动,或者急救人员活动,大急救是几个护士医生一起工作的,别说简陋,不过澳洲人口少,医疗仪器可能比不上中国,但是人均计算是不低的,如果看看病房你就知道环境有多好了。
后院松鼠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45:03
小女胳膊脱过几次位,在美国的时候倒也不麻烦,白天找儿医,晚上去urgent care, 就是贵点儿,一次100多刀,还是保险协议价。前年在上海,也是脱位,到了浦东的一家儿童医院,人家给算急诊,到那儿就看,摸了一下就给复位,也就2秒,最后各种费用算下来14块人民币...
jelous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06:20
谁给她拍的,看上去象摆拍。 扁桃体炎嗓子不疼吗?肯定要看扁桃体啊。文章细节不足,肯定有隐情。
俺是农民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04:44
楼下的WuxiMM:国外的急诊和国内不同,她这种连续高烧十几天后的急性扁桃体炎症,国内是很容易住几天医院的。在国外的急诊只要不死人,很难一下子有人照顾,国内的急诊一般高烧会马上挂吊瓶输液。她是有名有钱的病人, 所以住一个星期的院估计也比较容易。
toby嘛嘛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01:54
吹牛,我的孩子今年夏夏天去中国的时候生病了在和协和医院治了五天差一点耽误的命都没了。这些所谓的名人明星动用了中国最好的资源老百姓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正常读者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6:00:08
什么规定,顺序??==都是托词。
人病了就想找医生让自己尽快好恢复。
澳洲的医疗系统跟美国一样,都是官僚封闭的黑金系统。
所以,小病不用他们治,大的慢性病你只有等死。
这种系统说得好听,就是资源不足,
说得不好听,就是拿钱少干活。哈
俺是农民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59:55
国外的医生的确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过于呆板,不知变通。
markzhou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45:47
澳大利亚的急诊根据病情分五类。 1,2 类是对生命马上有剧大威胁的~心脏, 呼呼, 重度创伤及救护车送来的病人不需要等待, 直接进入由大夫,护士根据病情直接处理;3类是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肠梗阻,剧痛;4类是骨折,呕吐等;5类是发烧,等等。正急诊室没有先来后到之分, 只有急与不急之分。只有等1,2,3,4类都看完了, 才轮到第五类。这就是为什么你发烧去急诊室等了八小时还没看上。像李某的病应该是家庭医生的工作, 不是急诊室的事。
如尘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39:33
越来越看不懂了,没死不能复活吧?
xiangpi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17:39
靠睡红,恶性
WuxiMM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16:17
我没有仔细读报道,看李看了急诊静脉注射后回去要继续口服十天抗菌素,她遵医嘱了吗?急性扁桃体炎极少可能住院的,居然在协和需住一周医院,只有在国内有这样的待遇!急诊室的triage是根据vital signs (生命体症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综合决定true emergency的,每个病人从跨进急诊室开始都是自动记录的(sign in time),护士triage后决定有多急排队,在等待期间也一直在观察记录有无情况改变等等,如果因为判断错误造成延误及伤害,病人是可以告医院的,electronical signiture会很清楚显示,受法律保护保存的!理解急诊室的triage系统就会明白困扰,与是否救护车送来关系不大,就多了个EMS的报告(check out)
newyorksunny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02:41
图很可能是修过的。
牛鲜花妹妹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00:14
简直是瞎编。我曾经看过扁桃腺,医生马上摸我的脖子,张嘴看我的喉咙,如果白茫茫一片医生看不出来?医生瞎啦。请拿出证据,报上澳洲医院大名。
乌拉拉棒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5:00:10
有些人见识差了点,澳洲不算发达国家?有钱到澳洲看看说话就会有些谱。首先你用的wifi就是澳洲专利,再看看澳洲大学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排名和澳洲可以比比啊!在美的华人不能和美国土鳖们一样固步自封啊!走岀来看看吧。
平面几何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4:35:16
我在美国,在kaiser看病。据说kaiser在保险中不属于高端。我患有A.F(房颤)。每年去几次急诊,住病房1至2次,觉得Wuxi MM说的属实,我是自行去急诊,说心脏不适,护士一听,心律混乱,馬上推进里面,随即有二、三个人上来,插针,接监视器等,只有一次因肾结石快排出,引起血尿,等了二个小时才见到医生。另一个原因,平时只有会员可看病,急诊时(晚上)不论是否会员,有钱无钱都必须看,否则医院是犯法的。所以人多些。楼下说病房护士一个月做三次静脉扎针,是不可能的,因为进病房必须在静胍上插针头,以备急救。至于李小姐睡的应是急诊室的床,属于门诊范围,不是住院。中国急诊掛水,因人多,不少就在躺椅上,所以见床就以为是住院。病房里的床,应在尾部有栏杆,上面挂着号码等'床二侧也有栏杆。猜测李小姐应该没有住过院,赶着拍片,只看了几次急诊。所以她说14日再次去急诊室。“再次”就是以前去的是急诊室。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4:19:08
同意丽人的看法。特殊人物的意见对广大人民群众没参考性,所以不要被这类人洗脑。
优闲丽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4:00:47
李冰冰现在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在国内可以靠和高层睡到红,在国外谁也不吃她这一套!
凝露玫瑰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54:31
你一年几十块救护车保险是不贵,你叫一次试试,看收你多少钱。
凝露玫瑰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53:18
晕,保险又不是全报。
Angry小鸟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49:06
李冰冰在澳洲的看病经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语言不通与医生的交流不畅产生了一些误会?病人的症状还是需要由病人自己来告诉医生,医生根据病人的反映的症状再进行诊断及确定进一步检查的方向。
根据李冰冰之前发表的文章说,她发烧拖了十几天才去看医生,好象只看了一次医生(还是两次),好象是光说自己发烧了,好象没提嗓子疼的事。我想如果她告诉医生嗓子疼,医生肯定会检查她的喉咙,扁桃体炎这样的毛病能看不出来吗? 这个病我想再庸的庸医肯定也能检查出来。
邵志尚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43:34
救护车保险,
全家一年几十块,
谁会抠门地舍不得?
凝露玫瑰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39:28
国外的急诊,你如果是救护车去的,那直接抢救,你如果是自己走去的,那会根据病情排先后,所以病重了别舍不得叫救护车。
菜香香
发表评论于 2015-12-24 13:39:03
国内确实很好 请大家千万别出国
页次:
1
/2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50
, 共
87
分页: [
1
] [
2
] [
下一页
] [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