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科学家、副校长和改革派 施一公和他的平衡术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7 08:25:06
楼下的,你可以这样认为,但这就是中国庸医假药的根源。
ingodwetrustforever
发表评论于 2015-11-17 06:30:21
不是学医的, 一样能当医院的院长。 里根是演员, 当总统当的挺好。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8:12:36
另外,他本人不是学医的,居然医学院当副院长,要培养中国的现代化医生,多么可笑,在美国他连考医师执照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中国的落后之处。发了几篇生物文章就可以成为医生的导师了。当然不否认他的成就,每个人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菊香书屋
发表评论于 2015-11-17 05:51:25
没有文革,哪里来的火药奖。这真要感谢毛主席啊。一定要用中药来解救越南的兄弟。
beanntcn
发表评论于 2015-11-17 05:50:38
互相玩,各取所需。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2015-11-17 04:53:14
施一公真有能力去改革一些国内的医疗状况吧,尤其是建立私人医生诊所,给百姓带来方便,不用去挤医院门诊。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20:51:03
您老有权看不起任何人,任何事,但who cares?
在Nature Science 杂志发文章,学术界care,同行care,招人单位care,科研基金颁发机构care,更重要的是人类认知的重大突破很多就从这些文章开始,这就够了。
屠呦呦得奖是个由于文革的特例。以后国人要得诺奖只在中文杂志发表文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56:58
最看不起崇拜"nature“,“science"杂志的人,这些杂志每周一期,没人投稿,他们就的关门。每年多少人发文章? 屠呦呦的诺奖可都是投在中国杂志的。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9:10:55
说实话,施一公的学术就是一块敲门砖,给他一个平台。当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是视野、判断力和决策力,和学术水平关系并不大。
其实中国长期以来最需要的是管理人才,能将资源合理配置、能以点带面的那种。一个出色的人才,用不了一年就能在管理层面把握一个领域的前沿,不管他本行是什么。
回国发展对施一公和清华都是一件好事。施一公高智力、有海外经历、有书生意气,就看他以后能否扬长避短、击水中流了
sog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9:07:06
此人水平是有,但拿诺贝尔奖却需要开拓性成果。只是前沿未必能拿的到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8:49:19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科技领域的大骗子几乎都集中在生物领域。中国这里也不会例外。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8:12:36
另外,他本人不是学医的,居然医学院当副院长,要培养中国的现代化医生,多么可笑,在美国他连考医师执照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中国的落后之处。发了几篇生物文章就可以成为医生的导师了。当然不否认他的成就,每个人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sinprof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8:05:38
看下面评论,就知道哪些是理性探讨,哪些是小人吐酸水。
有的人自己是loser, 还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其实你真正需要看的是心理医生。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56:58
最看不起崇拜"nature“,“science"杂志的人,这些杂志每周一期,没人投稿,他们就的关门。每年多少人发文章? 屠呦呦的诺奖可都是投在中国杂志的。
fubin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50:38
一厢情愿的大忽悠。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42:01
fox77 请看清楚他说的什么再发言不迟,不是领袖少发这种议论,小心掉下来摔着。还真以为自己有能力救中国?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爱吃肉的胖子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24:21
11公低调一些,悠着点劲吧。别再来个重庆模式啥的,一下打入地狱。他脸上真的不挂相,适可而止也许是明智的。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21:10
说他在结构生物学上世界领先,大概国际上没什么异议。
这年头发一篇《Nature》或《Science》已经不易,发很多篇绝对是实力。
==========================================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35:54 别以为发几篇文章就真的领先了,真正的实力不在纸上谈兵。
品春风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13:39
这哥们河南省40中-实验中学毕业的,这可是个名校,赞。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12:41
他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原来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其工作本来在美国也是一流的。如不回国,也能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的研究依然是世界领先。这几年在世界顶级的《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媲美。
照这势头下去,他拿诺贝尔奖指日可待。
fox77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09:37
你真逗。他说的是科技突破,当然比毛邓更有资格和资历说这几句话。怎么你有没有科技突破还要等着领导批准啊?不是他把自己当根葱,是你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25:37
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和毛邓比肩,瞧瞧他说的这几句话,不是领袖人物谁有这么大口气?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雨过天晴2011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05:24
希望清华抓紧弄个诺贝尔奖,省得姓杨的同志到招摇!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01:07
创新 innovation vs 改革 reform, secret in C-E connection
innovation: ...the first time through the use of the imagination
reform: to make better
贪官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51:35
这个人有做官的欲望,技巧和其他的辅助条件, 比如博士, 教授, 留美背景, 将来是副总理。如果是共产党员, 说不定能当总理!千万别再来个文化大革命, 把他打成叛徒。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40:09
我的书已经解决了英中文字连接的秘密******amazon***/dp/0986078301,我的下一本书将面向大众市场.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35:54
别以为发几篇文章就真的领先了,真正的实力不在纸上谈兵。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25:37
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和毛邓比肩,瞧瞧他说的这几句话,不是领袖人物谁有这么大口气?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十全老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25:01
赞同狸猫。这是好事,现在不清楚,有争议和误解,将来会清楚。
Iamoverseachinese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21:39
我个人觉得,施一公这样的人才回到中国对中国还是大好事,不仅能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在美国得到学位而又有成就的人,会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意识带入中国的大学,对培养中国未来的新一代科学家和管理人才很有好处,造福中国未来。
xiaoqiwu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15:26
只要没有混到杨教授的年龄去中国发余热,就算有节操了。
很老留学生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03:43
学生物的在美國很难找到好工作,我们当年来美学人应该说是比较强的一批,但学生物的很少毕业能直接找刭高职位的。所以引进人才相对容易。引进优秀的工程人才就不易了。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5:59:55
施一公回国是双赢. 中国有的是潜在的人才,但还缺少好的学术带头人. 近10年来,清华,北大,交大等几所学校回国的人较多,水平上得很快(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in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journals).
TheEarth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5:45:49
还是打入到敌对势力国家然后被培养的人才靠谱。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5:38:52
因为想做官而回国,而且不喜欢美国社会对诚实的高要求,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非要搞得像个电影明星,常靠公关搏版面,就让人瞧不起。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32
, 共
32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