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汪国真最后的时光:"死就死呗,还记不记得一首诗?"(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Dalidali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6:01:15
"解放后"再加上文革, 中国文化断层,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造就了王朔,汪国真......
xinca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7:32:52
和民国比,90年代的玩意类似鸡汤。可是当代的东西已经连鸡汤都不如了。
90年代领导时代主流口味的是大学生。现在呢?其实还是90年代的大学生,只不过他们老了,改了名字,叫大妈。
今天的大妈时代,实际上就是90年代的大学生时代。
wuximm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7:29:31
为什么中国肝癌发病率那么高?因为肝癌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直接有关,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中国是10%,40岁后开始癌变,随着年龄增长!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从母亲到胎儿,感染的头四十年没有症状,四十岁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逐年增加! 现在已有抗乙肝病毒药,需终身抑制治疗,价格不菲!
xinca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7:26:28
身体敏感的在50岁前后被肝癌击倒。
多数人则在60岁前后被肺癌等击倒。
xinca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6:59:10
楼下的这不是为难老文青吗?
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从年龄别发病率看,45岁以后发病率上升明显,应在40岁开始重视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
我感觉肺癌虽然是第一杀手,但是肺癌的年龄段比较宽。60岁以前肝癌比肺癌凶猛。中老年人最怕肝癌。
xinca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5:42:51
习近平本身是北京大院第二代中的北方人,汪国真则是北京大院第二代中的南方人。
大院第二代属于中国的启蒙一代。他们被时代启蒙,也启蒙了时代。
xinca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5:37:39
汪国真北京人,祖籍福建厦门。北京的土地让他单纯而又具有理想
,南方人的血统让他温和地看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院第二代性格。
海上飘萍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5:30:57
谦谦君子,温文尔雅;茫茫人间,唯美唯真
精神绿洲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5:22:21
笔者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样议论过:八十年代文坛最出彩的确实有两个小伙子:一是将字码成轰动一时的小说,而且还上电影了;二是将字组合成一行行的令无数小青年抓狂的诗歌。前者是王朔,后者是汪国真。他们俩大闹了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不知后来汪还善于书法和作曲,格外为他的诗人形象添彩。
黑头发白裙子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4:40:28
很遗憾,应该请诗人做客一次“非诚勿扰”,没有来得及。。。。这个社会,爱情,大大需要一些诗情画意的。国真,天堂里你做嘉宾:“非诚勿扰”,好吗?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4:39:12
九十年代的東西都有點方便面的速度和味道,龐中華秋雨國真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4:36:23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出席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还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向世界重申中国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决心。
对此,汪国真对媒体说:“老实说,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得挺欣慰的。”
烟花已冷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3:42:02
我记得我们当时是以读汪国真的诗为耻的,年轻人需要的是反叛,激进,怀疑,怎么会喜欢这种甜唧唧的东西,说实话,现在老了,看他的诗,才受得了那腻腻的味道
刀客行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1:46:27
汪国真的诗歌比起顾城那一批朦胧派的诗人,意境和深度差了很远。
他是中国心灵鸡汤的创始人之一,鸡汤都是味精的人工添加,人工调出的味道比真的都要浓。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没什么营养。
有鸡汤喝,比没有鸡汤喝强许多,吃方便面长大的一代,人工鸡汤就是好东西了。鸡汤都是男人写的,当然女人愿意喝。或者用汪国真的鸡汤煨给女人喝,味道好极了。
汪国真的诗的鸡汤没有了,余秋雨的散文的鸡汤还在。不过铜臭的年代,这种人工的小清新也少人看了。
汪先生一路平安,天堂还可以诗篇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1:38:25
曾经有种刻薄的说法: 汪国真的诗; 庞中华的字;蔡国庆的歌...忘了还有谁...记忆中,汪诗在1990-1991左右很受追捧,后来又很受厌弃。现在看来,还是很清新,正面的。
Armin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1:18:18
汪国真的诗和余秋雨的散文都是九十年代初的产物,青年学生经历了八十年代末的妄想,激情和幻灭,需要一些清新的,脱世的,远离政治的东西。汪的诗正好满足了这个需要,再过两年在市场大潮的洗礼下,一切都卷入钱眼,诗歌,散文等再也不被需要了。
怎么可以瞎说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0:46:02
一楼说的没错.
汪国真的诗,伴随了一代人的青葱岁月.
来自猩猩的你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0:40:03
人生不长,但很精彩。
zenboy789
发表评论于 2015-04-26 10:37:12
没错,就是怀念自己的青葱岁月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19
, 共
19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