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女知青口述:上山下乡时混乱的男女关系(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KKK81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22:50:03
扯淡,自己臆想乱交,就认为所有的人都乱交。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22:20:58
Y389: 你同事告诉你的是有分寸的。农村说下流话不少,集体劳动时下流动作也见多不怪,这些按城里标准就是坏分子。但是乱交没有条件。乡下多为三代同堂,至少家里也有小孩(不去幼儿园的),家外谁到谁家互相眼睛都看着的,这一点正是没去过农村的想不到的。平时有条件乱跑作案的就是干部和刺头,所以为数并不多。此文笔法不错,但是夸张了一部分,忽略了另一部分,正是现在最要命的文风。有人说意图好就是正能量,敝人不敢苟同。再好的意图画歪了就不正,可取性就很小了。说别人没下过农村的,很多自己并不内行。
BORUO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21:44:39
绝对胡说八道,那个年代,不可能的。
Santaiya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20:15:00
这篇文章的标题误导人。作者其实反映的是农村某些地方的社会风俗,但给人印象以为知青制度造成男女关系混乱。
阿根挺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9:53:49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上山下乡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那个时代,农村条件太艰苦, 基本上是浪费青春,荒废学业。
现在不同了,很多山区变成了旅游景点,生活也大大提高。去过皖南,浙西,闽北山区的农家乐,那里民风淳朴,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物产丰富,是居住的好地方。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男女青年,可以去这些地方试一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今“漂”在大城市,是不是另一种浪费生命?
Y389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9:20:59
文章显然是真实的,作者的真诚令人感动。其实农村里男女关系混乱并非始于文革。更早的本人没有经历过,至少六四年的四清运动时,农村里就是象上面写的。当时,我们还在学校,那些先期参加社教工作队的传话回校,说千万不要把学校里对男女生活问题的标准去看农村,否则全是坏分子了。
有些人没有当年的经历,还是多听听为好。不要凭想像,就说别人造谣,乱写。作者说的主要是农村当地人,并不是指知青。
scbean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7:53:36
老毛的话别当真。他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这话从毛的嘴里冒出来就忒虚伪了。毛泽东出生于农民家庭,可是他从小就厌恶农作!一次,他爹让他向田里送粪,他偷懒,躲在田坎下看小说,被他爹发现后要打他,他跳起来冲他爹喊:再逼我干活我就跳塘!
beck_man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6:56:37
个别可能有,但中国一直到八十年代仍然比较保守,以前更不用提了,所以作者其实就是用现在的思想会议过去的事情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5:46:55
乱是乱,没有那么多。主要就是一些刺头和干部搞女人,多数人还是规规矩矩。然而另一方面,那时候女知青被潜规则的和被强奸的非常多,少数被结婚。我隔壁一个生产队来了四个上海女知青,其中最好看的一个没几个月就被结婚了。丈夫是队里的刺头,知青凡是到那个队去他都会找碴打人,叫你不敢靠近。另一个队有个磁头躲进女知青的柴堆,看女知青洗澡,出来后又告诉所有的伙伴,当新闻传。那个岁月对知青其实很黑暗,文章却一点没提到,给我的印象是心平气和锅里煮,对外不惹事,偏离了当时的真相。
pc123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5:46:53
写得好,有真实感,文笔也好,不必理睬前面那些屑小粗货的吵吵叫骂。
怎么可以瞎说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4:29:45
没错。

我家一个亲戚下乡了好几年。因为一个青年点的都是一个单位的子弟(原来中学时候也是同学),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有带队的(知青们父母工作单位的)常年在那里。也没有听说谁被咋样的。当然,走后门先回城的肯定有。

只有一个男孩,嫌生活太苦(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就跟一个附近镇里的女孩(当地的)搞对象了。不过回城时候也把女孩带回城了。大部分知青因为奔着回城,基本没有在当地搞对象的(因为一旦结婚,就很难回城了)。

-------
小小葉蟬 發表評論於 2015-02-10 13:18:51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大有作為,是人民日報1968的文章。很明顯文章裏提到的下鄉不是不以前的,小規模的下鄉,所以混淆55年有點糊裏糊塗。無論從什麽角度看,我這個下過鄉的都不認同文章的觀點。個別亂來的現象肯定有,但絕對不是
剑吼西风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4:18:03
胡编乱造。
花椒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57:55
没下过乡的请不要凭想当然说话. 我在孔孟之乡曲阜待过. 农民的混乱程度绝对不在这篇文章里的描写之下.
王魔牛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55:54
靠红卫兵流氓把对手灭了,主席就开始担心这些人会被利用来发对自己。不得不说,毛主席搞阴毛还是有一套。
花椒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22:18
毛泽东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大李庄乡的批示:
“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时为1955年.
小小叶蝉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18:51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是人民日报1968的文章。很明显文章里提到的下乡不是不以前的,小规模的下乡,所以混淆55年有点糊里糊涂。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我这个下过乡的都不认同文章的观点。个别乱来的现象肯定有,但绝对不是普遍的,甚至到了混乱的程度。
没有对错-只有过客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18:43
是动乱的男女关系。
紫微星下凡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16:36
人心啥样,编故事也啥样。
tellUlater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3:08:51
那时民风淳朴,哪有那么多这种事。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59:39
这种故事到真李逵面前要笑掉牙的。
珊珊来此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59:31
把自己的想象,加到时代,卑鄙之极。
我was一个兵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32:54
自己无耻,偏要指他人淫乱,卑鄙之极!
lgr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09:27
胡编乱造。
老蜀人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05:30
亮点是“哈喽--亨利!” 殖民时间不够长 :)
踏遍美国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2:03:18
上山下乡时知识青年的男女关系不是很乱的;乱的是部分的领导。
笔架山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54:12
胡扯的文章!
随意001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43:40
想不起来什么时候人类的男女关系不混乱了,这好像是人类社会的特点吧?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35:17
贫下中农也叫农民,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底的一层,最缺乏知识文化教养素质,最优良的是勤劳,最突出的是自私贪婪为我公德心也最差。要学生接受农民的在教育是毛泽东发神经的一个重要表现,简直一个大混球。
挂篮高手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28:28
纯属扯淡,写这种文章不知想干什么,坛子里太肮脏了
秋水山房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27:09
够瞎扯的,傅苹新文章?
baydad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23:50
老毛的话应该是64年后的。好像是批给邢燕子的。
花花辫子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23:31
写文章的人无疑在给自己编美好谎言, 反着听就是了
梦太d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19:36
应该62-65岁啦
bsmile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16:38
再怎么混乱也比不上现在吧,更何况当时对乱搞的惩罚是很重的。不排除有权人物以权谋私
yuhanxu2014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12:13
好文章,真实感人,可惜没有作者自己的情感故事
mltd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07:21
那时代,私密条件那么差,想乱搞也不容易吧。如果说男女关系混乱,现在的才叫乱。
6SunOctober6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1:00:44
这有什么新鲜的。都是60年代了,人性使然,而且住的那么近,又没事干。洋人几百年前就开始这样了,很多都是自家人之间,父女,母子间。为什么热带地域的人生育率高寿命短?比如墨西哥人和黑人,常年穿的那么少,都挤挤擦擦在一起,跟动物没什么区别。医疗条件不好,寿命都断,全靠人多维系社会的延续。
akiller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0:35:02
写的好!
小小叶蝉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0:30:07
第一句就是错的,1955年,毛泽东提出。。 如果作者说的是真的(非常怀疑),应该也是个别现象。60年代末70年代初,乱搞被枪毙的都有,以为像现在呢。别说乱搞,在青年点谈对象基本都是不允许的,还用说别的。
都是实话 发表评论于 2015-02-10 10:24:10
人都60了吧?现在才想起来讲这些桃色新闻提不起人的“求知欲”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44, 共44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