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如何定义商品国籍?亚洲制造业的“去中国化”难题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tz2000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18:09:04
其实分辨去中国化的一个标准就是利润税收的流向,以及政府的控制能力。
中国投资当然可以,但是必须本土化,必须利润留在当地继续发展,甚至于鼓励中国的老板长居并移民,蹲移民监。老板逃出来了,土工就管不了了。
东南亚国家也会欢迎这样的标准,这样会让利润以人工工资,配套设施,以及税收的形式更多的流入,即使总的贸易量减少,对于东南亚国家也是有利的。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07:24:55
没有市场的制造就是耍流氓。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07:13:54
其实从近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继续的快速扩张就可以看出来了,美国政府所作的就是螳臂挡车。因为全世界以中国制造业为干流,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为支流的模式已经建成。而这种模式的建成,就是愚蠢的美国政府(从川普第一任到拜登任期)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限制措施,导致中国制造业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下游制造业转到其他国家,从而形成了现代制造业体系这个巨无霸。对于这个巨无霸来讲,任何国家(特别是美国)想要限制他,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像当年满清末年时的闭关锁国,只会让这个国家脱离现代制造业体系,越来越落后。而美国现在就是这个越来越落后的国家。
chinesegod3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06:38:04
去中国化是个伪命题,做不到。
tankbig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05:55:54
那个smart321,现在是中美双方都在准备排除对方。现在不看谁的实力和耐力了。美国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大问题,还有美国能给别人让利多少,美国优先就是最大败笔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25-10-27 04:02:55
去中国化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把中国品牌打掉,让中国成为越南印度印尼产品的某些零件或者原料供应商,然后再逐步减少,川普的贸易战正在让美国实现低端产品供应链多元化,让美国避免了很多风险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6
, 共
6
分页: [
1
]
中国投资当然可以,但是必须本土化,必须利润留在当地继续发展,甚至于鼓励中国的老板长居并移民,蹲移民监。老板逃出来了,土工就管不了了。
东南亚国家也会欢迎这样的标准,这样会让利润以人工工资,配套设施,以及税收的形式更多的流入,即使总的贸易量减少,对于东南亚国家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