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用人类的尺度揭示量子特性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老大粗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12:34:22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12:11:40所以我猜想,现在的核聚变路子可能完全错了,走的太阳那种高温高压的路线。而真正“微型”(相对于太阳那种尺度的,人类可以利用的聚变装置,都可以说是微型)可控核聚变,可能需要的不是高温高压,而是低温,类似文中这种实验装置,可能需要低温才能大幅度提升隧穿效应的概率。
==========================================================
核聚变已经在利用量子隧道效应,否则它的温度还得高几个数量级。同样,没有隧道效应,太阳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还达不到核聚变。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12:12:44
世界上许多事,但凡以举国之力都难以实现,大概率并非力量还不够大,而是方向根本就是错的。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12:11:40
所以我猜想,现在的核聚变路子可能完全错了,走的太阳那种高温高压的路线。而真正“微型”(相对于太阳那种尺度的,人类可以利用的聚变装置,都可以说是微型)可控核聚变,可能需要的不是高温高压,而是低温,类似文中这种实验装置,可能需要低温才能大幅度提升隧穿效应的概率。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12:07:36
这影响的不仅仅是量子计算机,我感觉可能会对核聚变能源产生决定性影响。核聚变,本质上也是一个突破势垒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核聚变之所以这么难以实现,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理论问题,理论还不到位,现在是模拟太阳那种核聚变,用暴力方法强行突破势垒,导致需要先消耗巨大能量,并且突破势垒发生的概率很低,无法实现正能量输出。所以我一直认为核聚变的真正实现,需要理论上的突破,需要在宏观尺度上实现类似微观世界的高概率的势垒穿越,而这种势垒穿越本身并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当然维持这种状态肯定需要消耗能量),它是纯粹的能量释放,和衰变类似,众所周知,衰变本身就可以作为能源,所谓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也可以叫做衰变电池,它突破势垒是自发的,释放能量不需要任何能量消耗。
iloveCCP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07:36:42
一看到量子, 我本能的想到中科大潘教授潘校长, 我以为他得诺奖了呢。
zhige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07:17:23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06:53:13土共粪坑国继续零蛋,整天赢嘛了的出来走几步,哈哈哈,还是已经哭死在粪坑里。LOL
----------------------------
“引领世界命运共同体奖”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2025-10-07 06:53:13
土共粪坑国继续零蛋,整天赢嘛了的出来走几步,哈哈哈,还是已经哭死在粪坑里。LOL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7, 共7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