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6成核潜艇埋伏中国周边!水下难侦测 随时应对…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9-24 07:49:18
这是装弹量对比:美国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只能承载30枚鱼雷和导弹,对比美国一艘驱逐舰,可以容纳60枚到128枚导弹。也就是说,一艘驱逐舰的战力,是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的2到4倍。再对比价格,攻击型核潜艇一艘美国造假在60亿美元,而先进的“伯克-III”型驱逐舰才25亿美元。攻击型核潜艇是躲在暗处的狙击手,而不是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如果台海发生战争,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对于台湾来讲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美国根本不会将如此昂贵的战力单独来中国周边来做自杀性任务。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无法就损失和美国国会以及人民交账。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9-24 07:30:14
台湾媒体要找救命稻草,也要找的靠谱一些的。不能因为美国水上舰艇因为害怕鹰击反舰导弹不敢过来,就将美国的核潜艇也拉下水。美国潜艇分为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型核潜艇。战略型不可能用于常规作战,因为当动用它们时候,美国自己也会被核平。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总数量只有50艘左右。这些核潜艇虽然隐秘性好,但是速度慢,且装弹量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潜艇不能单独作战。原因很简单,一旦这些潜艇开火,就会暴露自己,再加上它们缓慢的速度,就成了活靶子。所以,这些核潜艇在没有水面舰艇以及空优的条件下,任何行动就等于自杀。更不用说中国附近的所有海域早就布满了中国的各式主动探测设施,即使一旦这些核潜艇进入中国的临近海域,就无所遁形。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5-09-24 05:12:56
倭寇尽管high,从伟大的川总到国务卿到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到印太司令都说一句:不寻求同中共冲突
倭寇试图把伟大美国的潜艇放到自己碗里,异想天开。傻瓜英雄泽伦斯基到现在拿到的最先进武器就是F6,核潜艇?做梦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25-09-24 04:28:30
有些人脑子真不行,也是受国内媒体的影响。核武器也是分级别的,就朝鲜那个核武器,在中国面前都是一盘小菜,而中国那个核武器在美国面前也是一盘小菜,这种情况中国知道朝鲜也知道,美国没有打中国朝鲜不是美国怕你的核武器,是美国不想发动战争而已。如果美国是一个邪恶国家,那些反美国家早就变成亲美国家了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25-09-24 04:21:32
这就是中国不敢发动战争打台湾的原因之一,美国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军队是强大的威胁,中共认为,如果打台湾导致中共军队大败进而导致中共政权垮台,那就太不值得了。对于中共来说,维持中共在中国的长期统治是最重要的,台湾没那么重要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2:31:00
霧蒙蒙:中國汲取了俄烏戰爭的教訓,絕不能讓台海戰爭不斷拖延,變成俄烏戰爭;台海戰爭一開始,就必須首先偷襲美國在日本和太平洋的基地,不能援助台灣;讓台灣變成甕中之鱉。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2:25:46
自从核武器发明以来,核大国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和长期的战争,因为大规模和长期的战争很容易失控,导致使用核武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天到晚满世界的去限制别国发展核武器,因为一旦别国有了核武器和运载工具,美国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常规武器的优势立即荡然无存,在核武器面前,穷国富国,大国小国,大家都差不多,能够把地球摧毁100次与能够把地球摧毁半次没有多大区别。你去看一看俄乌战争,西方嘴上硬,又出钱又出武器,但是没有谁敢越雷池一步,公开派人去打,其根本原因就是怕俄国那几千个核弹,一旦西方与俄国直接开战,谁也不敢保证局面不会失控,而一旦局面失控,整个西方文明可能就会被炸回原始社会,这种结果比失去一个乌克兰坏一万倍。所以不管美国有多少潜艇包围中国,美国连中国的一个县城都不敢动,因为动了就可能引发核大战。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2:24:00
陽光燦爛3: 首先中國在太平洋沒有軍港補給,潛艇去不遠。而且中國潛艇要出太平洋,只能經過巴士海峽或宮古海峽,這兩個海峽都被美日台聯合守衛,中國的任何船艦進出都會被跟蹤。
阳光灿烂3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2:18:39
台湾以东海域够深,很适合潜艇潜航。中国潜艇当然也不会傻乎乎待在东海和南海,一样会前出,直至美国西海岸。潜艇只要出了第一岛链,根本就没法去监测,所以也就是相互威胁罢了。
毛泽西2022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1:34:02
如果属实的话10艘俄亥俄可以毁灭2000个中国城市, 其中每艘弹道导弹改型可以毁灭288个中国城市,巡航导弹改型可以毁灭154个中国城市。
sunsetocean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0:24:16
这样赤裸裸的威胁一茬又一茬,中国怕过吗?
theriver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0:08:19
糖醋鲤鱼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9:45:37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几十米,美国潜艇没可能在台湾西面的海峡生存的下来,而在东岸潜艇能阻止大陆解放军登录台湾岛么?也就是狗粮们还在意淫。。。
-------------
给五毛科普一下,澎湖列岛以南的三分之一的台湾海峡, 平均水深是150米, 最适合部署潜艇了. 最关键的, 整个台湾东部沿海都是深达7000米的琉球海沟. 未来任何敢到台湾东部海域封锁台湾的土共舰队, 都将面临美军核潜艇的毁灭性打击. 美国不太可能派兵上岛保卫台湾, 但是让美军潜艇或轰炸机摧毁封锁台湾的舰队, 根据“与台湾关系法”, 完全师出有名.
theriver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0:04:31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47:06
9.3阅兵那种长长的细细的无人水下东东,ettoday多看看,吓唬不了别人,吓唬吓唬自己也可以
-----------
潜艇的战斗力及生存力和有人无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你无人潜艇再多,战时一架P8反潜机的一次巡逻就都给你灭了。中美装备技术代差最大的就是潜艇。而潜艇差距最大的技术,一个是声纳探测,一个是静音指标。这两大技术美国甩中国好几条大街!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实战声纳的发明者,美国在水声学技术领域(潜艇技术、反潜作战以及水下声学传感器)处于遥遥领先世界的地位。而中国的声纳技术全部仿造俄罗斯!而美国潜艇的静音水平之所以达到与海洋背景噪音相同的恐怖水平(98分贝),最关键原因就是美国是全世界超高精度机床的霸主!全世界只有美国能生产出直线度误差不超过25纳米,圆度和平面度误差不超过12.5纳米的超高精度机床!
justdoit2005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20:02:00
我怎么觉得意淫的是你呢? 你习二爹都快要下台了,你还天天指着打台湾?
要不你上? 就你那身板,能下海捉个鳖都算你赢
糖醋鲤鱼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9:45:37台湾海峡平均深度几十米,美国潜艇没可能在台湾西面的海峡生存的下来,而在东岸潜艇能阻止大陆解放军登录台湾岛么?也就是狗粮们还在意淫。。。
糖醋鲤鱼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9:45:37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几十米,美国潜艇没可能在台湾西面的海峡生存的下来,而在东岸潜艇能阻止大陆解放军登录台湾岛么?也就是狗粮们还在意淫。。。
毕纳到拉猛琴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9:26:32
悄无声息的,应该有一半被渔民捞了回家,另一半在日本船坞享受三温暖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47:06
9.3阅兵那种长长的细细的无人水下东东,ettoday多看看,吓唬不了别人,吓唬吓唬自己也可以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45:05
ettoday真的假的哦?水上没优势,水下就有了?
你脑壳肚皮都不行,脚却很厉害?吹牛
一点小看法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33:59
美国打的仗太多了,训练有素,设备经过实战考验。中国没什么实际经验。最近一次和印度,好像还是靠狼牙棒互殴的。
懒得编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28:52
所以你在别人家门口放一堆炸药,然后说“你怎么敢把我当成敌人 我可是和平自由的代表“
Young10987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8:13:34
楼下不会觉得日本开心有美国的保护吧?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54:01
美国在南韩,日本,关岛都有海军基地,如果菲律宾觉得要美国保护,不久也会有美国海军基地。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51:29
是这样,东海南海平均海底深度仅3-4百米,台湾东岸到关岛的菲律宾海平均海底深度5-6公里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42:00
台灣沖繩菲律賓以東海域,是深不見底的海漕,很適合潛艇隱藏。相反中國的黃海、東海、南海,則是被稱為大陸架的淺海;潛艇在這裏就如同裸奔!隨時被擊殺。
Lincoln2020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36:36
绿蝇头被拧下来后就消腾了。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36:14
这是公开的秘密。在台湾东边海域,从琉球到菲律宾二千多公里的海域,有多艘美国核潜艇长年水下游弋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26:00
樓下:這只是核潛艇的基地
就爱看闹热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7:09:32
美国西海岸是中国周边吗?
duty
发表评论于 2025-09-23 16:51:55
绿蝇新头壳的破玩意儿重复刊登是为哪般?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9
, 共
29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