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历时4年终赢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有话要说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不可以使用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4:47:13
运气好,买了特斯拉。如果买了遥遥领先/BYD,就等着人间蒸发好了。
Forever02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1:28:14
@西岸-影 当初马斯克取消雷达是因为需要额外的4000美元???

特斯拉之所以选择放弃雷达,转向“纯视觉方案”(Tesla Vision),有几个核心原因:

1. 感知一致性问题

多传感器融合带来冲突:雷达和摄像头经常对同一物体产生不同的识别结果。比如雷达能探测到远处的金属物体,但摄像头可能因为光照或遮挡没有识别出来;反之,摄像头能看到塑料障碍物,而雷达却无法检测到。

决策系统复杂:当摄像头和雷达给出不一致的数据时,系统需要额外的逻辑去“裁判”,这会让算法更复杂,甚至可能导致错误判断。马斯克认为这不利于提高安全性。

2. 雷达本身的局限性

分辨率低:传统车规级雷达对物体的形状、边缘和精细特征几乎无能为力,只能提供相对粗糙的点云。

容易受干扰:多辆车雷达互相干扰、信号反射(如金属护栏、雨雪)都可能导致“虚假目标”或漏检。

对非金属物体弱:比如行人、轮胎残骸、塑料交通桶,雷达探测效果都不佳。

3. 视觉与人类驾驶模式更接近

人类主要靠视觉开车:马斯克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要像人类一样驾驶,依赖摄像头视觉是更“自然”的方式。

深度学习 + 大规模训练:特斯拉利用数百万车辆收集的视频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去理解道路环境(车道线、红绿灯、行人姿态等),这种能力雷达无法提供。

4. 简化硬件与成本考虑

去掉雷达能降低传感器成本和硬件复杂度。

纯视觉方案更容易规模化、统一化,避免不同传感器组合造成的生产和标定难题。

5. 未来方向:软件驱动

马斯克认为,随着神经网络和算力的提升,视觉系统完全可以取代雷达。

特斯拉的目标是打造“端到端的视觉感知系统”,减少对传统冗余传感器的依赖。

不过需要注意:

放弃雷达是一个激进选择,行业内存在争议。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Waymo、Cruise 等)仍采用**多传感器融合(Lidar+Radar+Camera)**来提升冗余度和安全性。

特斯拉自己也在实验更先进的高清毫米波雷达(Phoenix Radar),可能会在未来新车型上重新引入,但会作为视觉的补充,而不是主要依赖。
Forever02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1:25:27
@历史的回声 蠢货,这个案子不涉及自动驾驶!稍微去了解一下再来评论。
历史的回声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0:12:00
Forever02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14:22我推测,数据涉及到很多商业和技术机密,所以特斯拉才不提供。
---------
脑残到相信汽车刹车控制数据涉及商业技术机密? 特斯拉在美国已经输了很多官司,自动驾驶都是夸大宣传,误导公众。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9:10:59
这事情其实在美国也是个问题,美国特斯拉已经有两千多起刹车失灵导致重大事故的案例,一直被特斯拉压着,也一直有类似这种顾客维权的官司,尤其是导致死人的案件。
去年有一个专题介绍这类事件在美国的情况。
特斯拉这种只靠镜头,而不是多普勒雷达的模式一直被人质疑,因为这完全依赖镜头的识别模式的能力。而雷达是只要有障碍就会发现,不在乎是什么。
当初马斯克取消雷达是因为需要额外的4000美元,如今只需要1000美元。从车辆生产成本的角度讲,一辆车增加10美元的成本不是小数字,阿瑟黑利的汽车城给了让人信服的解释。
Forever02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14:22
我推测,数据涉及到很多商业和技术机密,所以特斯拉才不提供。等此人看到数据后,估计要傻眼了,数据将直接证明,刹车系统没问题。但数据里涉及的商业和技术机密被传播出去,这个泄密问题怎么解决?
居家凡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7:36:13
1)赢了要求提供数据的诉讼 (希望能够用统一标准对所有人)2)数据不一定能认定责任 3)没这数据前她就一口咬定“刹车失灵”并去砸场子,没道理 4)官司还得接着打,但不要搞引导舆论的网络宣传
speakoutloudly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7:01:48
还好她告的不是那个遥遥领先的。要不估计全家都被灭门了。
一带一路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3:13:00
这个母夜叉背后个团队
柳飘飘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2:39:48
h t t p s : // w w w. 1 6 3 . c o m/dy/article/K4EFDL7A0547ESEH.html
柳飘飘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2:37:34
”******163***/dy/article/K4EFDL7A0547ESEH.html“
柳飘飘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2:37:02
还在继续造谣刹车失灵啊?

******163***/dy/article/K4EFDL7A0547ESEH.html

“2021年上海车展上,“刹车失灵”四个字点燃舆论风暴,将特斯拉卷入滔天巨浪。

四年后的今天,曾被视为“维权斗士”的三人——张女士和同伴李女士,以及组织策划者封某,被法院判罚向特斯拉赔偿49万元。而这背后,特斯拉的损失高达约2亿元。”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2:17:59
拿到数据证明是刹车失灵了么?
csru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1:55:27
特斯拉出了人命后隐瞒、删除行车数据,所以才在前不久佛州被判罚巨量赔款!!
你以为那不是它的标准操作么???天真了!
莫言无语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1:13:48
这叫赢了?无理取闹,nm要再长的记录有屁用,与事故的分析有什么关系?刁民想鸡蛋里挑骨头,看看能不能找到与事故无关的毛病。
搦战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1:13:09
北极星999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0:37:00马上跟上海警方打官司申请国家赔偿

==================================================

申请不了,上海警方是以扰乱秩序把她拘留的。
和特斯拉是否应该提供数据没关联
杰瑞王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1:06:00
佩服这毅力!不过闹到这步了,每天看到自己的特斯拉什么心情?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0:51:21
北京讲政治,上海讲经济一点错都没有。这就是为毛北京房价刷刷掉
北极星999 发表评论于 2025-09-17 20:37:00
马上跟上海警方打官司申请国家赔偿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9, 共19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