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纽约时报:为什么美国人买不到世界上最好的电动汽车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bullmax
发表评论于 2025-07-11 17:02:37
说什么呢?既然这样,川普为什么还千方百计要让日本进口美国车?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10 00:03:26楼下糊弄谁呢?
众所周知日本对外国汽车的关税很低几乎为零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10 00:03:26
楼下糊弄谁呢?
众所周知日本对外国汽车的关税很低几乎为零
乐乐幽灵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23:55:53
驻日评论员驻日都干了什么?去过比亚迪的日本4S店吗?比亚迪卖日本可是付了日本进口车的高关税,结果日本投资者一家一家4S店的开,非常看好市场前景,目前日本的比亚迪4S店只有一家是华人投资的,其他全是日本大佬投资的,而且销售逐年上涨,基本都是日本人在买,因为华人不会花比国内多一倍的价格买中国产车
Observerx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8:42:48
当年IPhone在日本可是最便宜的手机,日本当时最流行的能直接收看电视的手机在美国根本见不到,直到后来移动数据带宽的提高才使得Iphone收到欢迎。这次不知结局会如何,只是有点把美国人当井底之蛙的感觉。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8:16:23
忘了,城里的人更没有选择
油车上路都有日子限制,上个牌照更是耗时费钱还不一定排得上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8:12:26
说白了,酱缸电车能看似兴起来就是考了在剽窃特斯拉基础之上
更依靠政府补贴扶植,庞大的市场体量和封闭的市场保护
大多数韭菜们(尤其乡镇村的)爱用电车么?是没办法没有选择啊
不是已经全球领先席卷世界了么?
酱缸如果敢把对进口车的高关税撤了再来吹才让人信服一点
szyang0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7:01:39
正面评价:比亚迪搞垂直整合,效率高,省钱, 而其他车企都是水平整合。中国企业有战略优势:市场的覆盖面宽,可以卖到发达国家,中国的高端市场,低端市场,非洲,拉美,得益于廉价人力,原材料,水电,可再生能源。负面评价:有偷工减料之嫌,新车看不出问题,三五年后,可能就是一堆生锈的废铁。
zlzly1260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5:29:00
既然是最好的,留给中国自己用吧, 我们用又大又笨的燃油车就行了
富祖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1:37:00
没有自由竞争了 ?现在是各国都保护本国企业。全球化已过时 !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1:25:55
欧洲安全标准够高了吧?很多中国汽车达到五星标准,起码和欧洲汽车一个水平。比亚迪某几个型号被戏称是公里坦克车,和货车相撞都不吃亏。
人在旅途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9:01中国电动车就是花里胡哨的东西弄了一大堆,但最基本的安全性却让人不放心,防撞测试按美国标准不一定能过关。。
天堂小鬼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10:08:21
美国禁止中国电动车是对的。
中共的话完全是不可信的,武汉病毒的时候中共不但限制口罩给美国,而且还把美国市面上的口罩都卖走。
未来如果发生台海战争或美中战争,中国电动车早晚会成为在美国的定时炸弹。
st1025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9:03:20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
国家补贴产业升级
大量中国农民工被投入到产业第一线中一辈子拿着微薄的工作,过不上体面的生活。
大学宿舍管理员夏天被活活热死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40:52
马斯克的航天也是政府养着。这就是为什么他不能放过联邦政府,离了政府他得饿死。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37:41
如果电动车是马斯克唯一挣钱的企业,那他挣的钱就是不义之财。跟贪污犯一样。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28:00
这些电车自驾AI等等都可以在实验室里做。等到这些产品能够自负盈亏再推向市场吧。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26:54
没有机会开比亚迪,但如果连福特的总裁每年都要前往中国考察上百种型号和品牌的中国电动车,带回来十几台研究的情况看,美国汽车是不行了。更何况此人自己平时开的是小米SU7,4.2万美元(基本型2.9万),今年以前是最贵的SU7(如今最新型号是6.7万美元)。
特斯拉最近公开说美国电动车是死了,马斯克也开始转移精力用在航天上,而不是电动车,而实际上电动车是马斯克目前唯一挣钱的产业。
尤其是如今美国在稀土上被中国卡脖子,不得不把最核心的与发动机有关的组件制造放在中国,这是唯一可以合法获得稀土的方式。
因此可以预期美国制造业核心组件部分不得不移到中国。
akuan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17:08
单就技术路线来说,电车未来的方向是通过自学习的自动驾驶外加全AI智驾。这方面没有任何车企有特斯拉那样的集成能力。
先看自动驾驶,特斯拉是全视觉系统,通过不断收集数据自学习来不断完善自动驾驶功能,由于特斯拉有全世界最多的车和积累十年的数据,它的护城河是极高的。一旦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完善,其它车企再开发已经没有价值,因为从特斯拉获得授权远比自己开发合算得多。在这方面,中国车企虽然热闹,却与特斯拉相距甚远,很可能特斯拉是唯一胜出者,垄断这个领域。
而AI智驾,特斯拉自己的视觉AI训练系统是独一无二的,甚至可以对外出租算力来赚钱。而特斯拉的大语言模型也是目前的头部,所以特斯拉会以比别人快得多的速度低得多的成本把AI系统集成到电车里,这个能力也几乎是吊打其它车企。
我觉得特斯拉是最不希望有补贴的车企,因为没有补贴,它的竞争优势会更大。与特斯拉相比,中国车企技术上相差仍多(而且很难追赶),主要还是靠低价来淹没市场。所谓最好的电车自嗨成分太大了。西方关键还是把市场守好,不要被低价淹没,然后集中注意力培养特斯拉之外的车企来与特斯拉竞争(避免特斯拉一家独大),这才是发展的正途。
人在旅途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9:01
中国电动车就是花里胡哨的东西弄了一大堆,但最基本的安全性却让人不放心,防撞测试按美国标准不一定能过关。。。
Dalv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8:00
在中国 电摩更符合国情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7:12
该错试错应该在实验室里做。把不成熟的赔钱产品推向市场让政府买单,很不地道。
Dalv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7:00
电摩应该更符合国情
危言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8:01:11
如果下面的评论代表了美国人的想法的话,美国电动车就真的发展不起来了。电动车有缺点,但是一个产业就是要经过这些试错改错才能发展起来,试错改错就需要大量的市场反馈。不打算试错和竞争就永远没有发展机会。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57:47
hybrid 补错,弄辆hybrid开开。哈哈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49:54
最好的电动车应该留给中国人自己,中国人勤奋刻苦善良勇敢,应该享受最好的电动汽车,何况还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为什么要给美国人享受呢?
美国人有特斯拉,还有很多hybrid和油车,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可以凑合开。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49:47
性价比比不上油车也没关系。只要能自负盈亏不靠国家补贴就是正经生意。这种用政府钱的赔钱的生意做到再大,怎么看都像是骗局。
akuan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47:21
中国搞补贴,就由中国,那是中国自己的事。但是美欧日一定要保护好市场,让自己的车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充分竞争,这才是发展强大企业的正路。所以对中国立起贸易高墙是必须的,因为你没补贴的车企是没法与有补贴的车企竞争的,单就补贴造成的低价就能把你淹死。民主党主张的补贴政策是死路一条,因为不仅造成自身的经济扭曲,而且你再怎么补贴也补贴不过中国政府。相反,把市场守好,中国那些补贴车企无法获得外部供血的话,它们只是自相残杀,除了造成中国经济畸形外,得不到任何好处。中国的补贴政策也就慢慢偃旗息鼓了。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42:38
做得好不焚尸的电车也就是个高档玩具电子产品
其经济性价比和适应性永远比不上燃料车
除非电能像变形金刚里的能力块儿一样存储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33:50
什么时候电车商清洁能源能做到自负盈亏,才是正经生意。也许永远做不到。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31:07
如果清洁能源在中国能赚钱,在美国只能赔钱,就要找找原因了。中国有面子工程,三峡大坝,高铁都是赔钱的。但是中国赔得起。美国不用这样陪着玩。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29:02
这叫做对“幼稚园”产业倾斜扶持,等做大做强之后补贴就撤了。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24:04电车要政府补贴就是浪费资源,什么
akuan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28:10
电车领域真正的技术革新主要还是来自特斯拉,中国车企做的更多是模仿和改良。
美国要做的是保护好市场,鼓励特斯拉和其它具有革新精神的新车企充分竞争,美欧日的电车就会是领先局面。不要搞补贴,就让车企自己竞争,因为那样出来的车企才健壮。唯一要注意的是只要中国搞补贴(这个其实不可能改变,除非中国体制全变),就要禁绝一切中国电车进入市场,因为你不补贴的车企是没法跟有补贴的车企一同竞争的。这是阻断不公平竞争的唯一方法。
yezhu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24:54
真正的原因是,现在美中之间已经完全没有互信,互相把对方当敌人提防。所以美国对任何可以联网和远程监控的产品,都禁止引进中国公司产品。已经引入的也要踢出去。包括但不限于:IT/通信产品 比如 手机,运营商设备(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等),社交媒体app(TikTok等),甚至变压器,港口起重机 等等。电动汽车因为都具备智能化和联网功能,中国的当然也得禁。至于拜登加的 100% 关税,只是选举作秀。就算零关税也不可能引入中国电动车。
另外从用户角度来看,中国电动车虽然做得很好,但中国厂家大多是无良厂家,滥用远程锁车、锁电、广告弹窗、远程监控 等功能。比如:
2023年蔚来为了强行推广换电模式,远程锁定了部分山西车主的汽车充电口。
深蓝汽车未经车主同意在车机屏幕上推送广告,倒车时广告突然弹出来,360 影像全被挡住,差点撞到人。
某新能源汽车在未获车主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公布车主行车影像和具体车速,侵犯车主隐私。
2024年奇瑞车主因为自己的 瑞虎8plus 质量问题准备将车辆开去315"问题车展"进行维权,然后被厂家远程锁车。
其他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厂也干过类似的事。但特斯拉在中国从来没干过。
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曾表示,电动车如同装了轮子的手机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电动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说的一点没错。
所以中国电动车再好,咱们也不能要。我相信美国和其他国家(德日韩等)能造出比中国更好(至少不比中国差)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在核心技术方面是领先中国的。问题是西方政府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川普的大美丽还把仅有的一点联邦退税给取消了,可气可叹。自己的问题也怨不得别人。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24:04
电车要政府补贴就是浪费资源,什么时候电车商能自负盈亏了才是正经生意。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18:48
替代能源在美国无解,因为美国是富油国,不用白不用,但是多用了就污染。中国是贫油国,只能搞多样化,新能源,歪打正着,正好完成能源产业技术升级,中国的碳排放量正在减少,但是用电量却还在增加,是美国的两倍。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8:35电车只在大城市有用,减少排气汚染。美国地广人少,油车空气污染没那么明显。电车的电池仍然是烧油核电发的电。总体并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luting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17:50
ZGBD0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0:21電瓶車,本人絕對不買,除非:。。。準備明年遊美加的國家公園(從Nova Scotia, 到 Alaska。電瓶車行嗎?
你的标准美国EV是做不到,中国EV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人家不做,你的需求太小众,不值得。等吧,美国也行有一天会有的。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14:17
我不知道你在哪个地区住,咱们这边就有很多啊,说满街都是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确实是不少,而且还有长城,奇瑞,名爵,极氪,LDV等,甚至还看到过几辆小鹏和理想。准备明年买一辆合适的。
游浪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3:00陈阿疥,记得去年你说澳洲满大街比亚迪。今年1月在悉尼和墨尔本待了半个月,几乎没见到(好像看到一、两辆)比亚迪。别盯着美国了,赶紧让澳洲大量进口比亚迪,充实你的生活
ZGBD0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13:32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5:54:19
---------------------------------------------------
人类驾驶并未依赖“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却依旧安全有效
强调“取消毫米波雷达”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人类驾驶员完全依赖视觉系统(眼睛)和大脑的认知判断来完成驾驶任务。
我们在复杂交通环境下也能完成变道、避障、识别交通标志、预测他人行为等行为,这说明视觉系统本身在信息处理和判断上的能力已经高度成熟。纯视觉自动驾驶的目标,正是模拟人类这一高度智能的感知模式。
“传感器堆叠”≠更高安全,信息冗余不等于智能判断
当前一些中国车企采用“毫米波+激光+超声波+摄像头”的多传感器方案,看似全面,但更多传感器并不等于更高智能,而是转向了一种“堆料式”的保守路径。这种设计有几个问题:
冗余数据带来的融合复杂度:传感器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数据(如雷达误判静态物体为障碍),反而增加系统判断的不确定性。
依赖硬件而非算法演进:靠堆叠硬件而非提升AI决策能力,路线容易固化。
成本与维修负担高:激光雷达价格高,易受损,增加整车成本及维修复杂度。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更专注于AI识别能力的进步,就像人类婴儿学会认路一样,是一种“软件先行”的思路。
安全背书取消,是监管审慎而非技术否定
NHTSA等机构取消部分安全认证,并不意味着纯视觉方案本身不安全,而是反映出监管体系对新路线的谨慎态度。这是一种“政策滞后于技术”的典型现象。
例如:
监管机构更倾向于已验证系统(如雷达+视觉),在尚未形成标准前,宁愿暂缓认证。
特斯拉的安全记录仍居于全球领先水平,根据其2024年第四季度安全报告,其配备Autopilot的车辆每行驶数百万英里才发生一起事故,远优于人类驾驶平均水平。
四、未来趋势是“视觉为主,其他为辅”,不是“雷达为王”
尽管目前部分厂商追求多传感器并存,但长期来看,视觉系统的技术潜力远大于其他传感器:
AI视觉识别不断突破,已经能实现交通灯识别、手势识别、视角预测等高阶功能。
雷达/激光在恶劣天气下虽有补充作用,但精度仍低于视觉配合神经网络处理后的结果。
像特斯拉、Waymo等头部公司都在积极推进视觉主导方案,表明行业共识已在转变。
總之
取消毫米波雷达并不代表鲁莽,而是基于对人类驾驶本质的还原与科技路径的重新思考。用人类的智慧与视觉系统为标杆,推动纯视觉自动驾驶,是一种更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路线。批评者应当看到的是,这是一次对“安全=传感器堆叠”的传统认知的突破,而非简单的削弱配置。
这是一次激进但有方向感的探索,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逆势中争先”。中國的廠商敢嗎?從來都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追。
Ask ChatGPT
东方华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8:35
电车只在大城市有用,减少排气汚染。美国地广人少,油车空气污染没那么明显。电车的电池仍然是烧油核电发的电。总体并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游浪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3:00
陈阿疥,记得去年你说澳洲满大街比亚迪。今年1月在悉尼和墨尔本待了半个月,几乎没见到(好像看到一、两辆)比亚迪。别盯着美国了,赶紧让澳洲大量进口比亚迪,充实你的生活
ZGBD0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7:00:21
電瓶車,本人絕對不買,除非:a)充電一次春夏秋冬都可以跑400英里, b) 15分鐘充滿電, c)可以拉10000 磅的RV, d) 至少25萬英里不用換電池,換電池成本低於1萬美刀, e) 無論是盛夏還是寒冬可以實現空調自由, f) 在找不到充電樁的時候,可以用自帶電池跑200 英里 g)價格不高於8萬美刀。如果滿足這些條件就絕對買。鄙人剛剛買了一輛二手的2022 年的TAITAN 4x4, 400 HP, 完全滿足上面的條件,並且只花了 23000美刀(drive out price), 里程表12,0000 邁。另外又買了一個4萬8千mill 的 動力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的保險 花了2000 刀 (250刀自付)。準備明年遊美加的國家公園(從Nova Scotia, 到 Alaska。電瓶車行嗎?
麦迪拉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58:00
和特斯拉一样优秀?美国人太自以为是了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43:08
不能说满街都是,但是越来越多,而且开这车的不止华人,还有很多其他种族的,白人也不少。
游浪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09:00陈阿疥,澳洲是不是满大街比亚迪?
DukeAB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22:54
靠,NY Daily? 以为是 Ppl's Daily
新手一位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21:40
满大街都是TSLA,挺好的呀。
一方水土一疯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09:34
这牌子是是BiYangDe的缩写,说的就是城里的五毛
这个以英文“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
游浪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09:00
陈阿疥,澳洲是不是满大街比亚迪?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6:09:00
ajaychen: 雖然只是在美國Austin少量測試,但Tesla已經做到只依靠攝像頭無人駕駛的士Robo Taxi,甚至乎從工廠自動駕駛送車到客戶家裏。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5:54:19
早就追上了,特斯拉对外宣布,从5月份开始,北美市场的Model 3和Model Y将不再配备雷达传感器,取消车前方的毫米波雷达,仅使用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信息采集,这意味着特斯拉准备“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在量产车上实现“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的车企。仅仅是在北美市场取消毫米波雷达,已经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失去了多家机构的安全背书。包括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消费者报告》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在内的多家机构均宣布,将暂停或取消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部分安全背书。而中国电动车,毫米波超声波雷达甚至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标配。
四月如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5:32:38世界上最好的车是特斯拉,没有特斯拉在中国,中国的电动车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中国所有的电动车都是以特斯拉为标杆,想追却追不上。
herlion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5:50:09
牛屎是人民日报海外分部吧?
四月如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7-09 05:32:38
世界上最好的车是特斯拉,没有特斯拉在中国,中国的电动车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中国所有的电动车都是以特斯拉为标杆,想追却追不上。
页次:
1
/2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50
, 共
78
分页: [
1
] [
2
] [
下一页
] [
尾页
]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5-07-10 00:03:26楼下糊弄谁呢?
众所周知日本对外国汽车的关税很低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