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争夺未来能源主导权之战:中国正在领先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北京_01link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9:48:10
中国目前在新能源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要摆脱依赖进口石油和煤炭污染,政府大力铺贴。美国则正好相反,石油和天然气充足,如果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必然要与便宜的石油和天然气竞争,需要政府大力铺贴,还要影响有关开采和汽车工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旦石油供应短缺,美国自然就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没有任何理由会导致美国无力发展新能源。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8:20:50
楼下,你应该多看多听。现在除了太阳能以外,还有风能,水能,核能等等作为绿色能源。在这个基础上,还有生产大型锂电池的储能设备,就是让这些电力储备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应用。
winwin32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8:18:05
太阳能永远不可能取代传统能源,如果都用上了太阳能,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经常没电,因为阴天的时候黑夜的时候太阳能就无法发电了,二是电费非常贵,如果现在中国电费是5毛钱一度,太阳能是一块钱一度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7:57:34
中国贫铀,但是钍多得到此都是。中国也曾经长期研究钍发电的可能性,但是因为进展不大,加上资金困难,所以逐渐冷落了下来。九十年代初在美国公布了其钍基反应堆的资料后,上海应用物理所仔细研究和重复了其全部的实验,并且结合中国自己的经验和现代的认知,看出了名堂,再加上中国有余钱了,于是在2011年提出了建造一座钍基小型试验发电站。虽然钍基发电站非常安全,但是从小心起见,还是选址在甘肃武威,当然还有可以利用兰州高能物理所的实力,这个项目由江泽民的公子领衔,2023中国在甘肃武威的实验堆(2 megawatts)达到了临界状态,2024年实现满载运行,最近又实现了在运行中添加燃料。第四代核能发电有几种方案,中国的钍基熔盐发电的突破率先跨进了大规模商业建造和运行的门槛,离大规模商业化只有一步之隔,现在中国正在经受“首创”的痛苦,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在这方面的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全部要自己从零开始,从燃料配方,生产,储存,运输,保存,加装,废料取出,处理,电站各种部件的材料选择,定期检测,应急措施,电站的选址,规模,日常操作规范,运行的年限,等等全部要自己去摸索和制定。当其他第四代核电方案还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钍基熔盐发电已经看到了曙光,因为其优点多得匪夷所思,很可能导致其他第四代核电项目,比如核聚变的冷落。现在世界还处在惊愕之中,有的欢呼,有的不信,五年之内,当中国的10 megawatts的示范电站开始运行时,世界將大变。
清泉出山浊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7:50:48
利用沙漠搞太阳能,即发电解决能源,又降低了空气污染,又治理了沙漠,一举三得。
luting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7:35:33
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回收是人类的方向,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从各个国家的利益而言,石油是消耗品(生产对象),太阳能产品是生产资料,太阳能产品进口没有了只是没有了新的成长,石油没有就什么都没有了。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7:00:58
钍基熔盐发电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建造了一个实验装置,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胎死腹中 (当时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制造核弹要产生海量的byproduct,这就是核发电的燃料,美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核燃料的存量,再去开发另外一种核燃料,无异于画蛇添足,再加上那些巨型铀加工公司的lobby,所以很难拿到funding,其二,当时那一群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鉴于钍的优势(极高效率,安全性极高等等)他们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和现在都不现实的目标, 用钍制造一座钍基航空发动机,让飞机可以在天上飞几个星期不降落, 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后来发现这一目标根本不现实,只有放弃),美国把有关科研成果封存了20年,再加上因为钍基熔盐不能用来制造核武器,没有军事价值,所以美国在九十年代初全部公布了其有关论文和工作情况。因为没有了funding,美国的科学家哀叹道希望有successor把其工作继续下去,中国就成了这个successor。

******scmp***/news/china/science/article/3306933/no-quick-wins-china-has-worlds-first-operational-thorium-nuclear-reactor

******scmp***/news/china/science/article/3300360/chinas-thorium-survey-finds-endless-energy-source-right-under-our-feet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6:48:08
川普取消了EV的优惠,让美国再次回归以石油为主导的能源结构。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其进口石油的70%被用于生产能源。forget about 风能,太阳能,中国在两个月前宣布,中国在第四代核电站(钍基熔盐发电)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意义已经在业内引起巨大震动,与当下的核电站相比,钍基熔盐发电优点多得匪夷所思。中国这次名副其实的站到了世界的最前沿,2023中国在甘肃武威的实验堆(2 megawatts)达到了临界状态,2024年实现满载运行,最近又实现了在运行中添加燃料,从而完成了钍基熔盐发电实验运行的全部重要节点,离商业运行只有一步之差。注意这与核聚变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核聚变还处在试验论证阶段,离商业运行还有猴年马月,而中国的钍基熔盐发电实验站已经完成了商业建造和运行所要求的所有的重大步骤,现在各路人马都在拉帮结伙,磨拳擦掌的等待中国政府吹响冲锋号,发放执照。中国下一步将在2030年前建造一座 10 megawatts的示范钍基熔盐发电站,因为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中国需要为商业运行制定规范和标准(不仅为中国,也是为全世界),中国建造这座10 megawatts的示范钍基熔盐发电站的目的就是为商业运行收集数据,用于审批和评估等等,最近有几种说法,有人说中国应当建造5到10座这样的电站,这样才能为商业运行制定规范和标准提供足够的经验和数据。钍比铀的储量高4倍,中国的钍储量全球第一,光是中国内蒙的一个矿,就足以为中国提供上千年的电量。比起现在的铀基核电,钍基熔盐发电安全,高效,廉价,灵活,必将带来一轮能源革命。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6:04:14
To 令胡冲,你想的太多了。现在的美国,已经真的没什么人真的在乎新一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原因很简单,美国是市场经济,钱在哪里,人才就会在那里。而现在美国的钱就在金融业和IT虚拟技术。其实看看现在的中印二代,以及中印留学生就知道了。以前很多人去做医生,做律师,而现在则是则是清一色的华尔街以及IT公司。美国根本没有人愿意做实业,更不用提新一代的科学技术研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当年读博士的时候,有两个物理系从中国来的的博士生,毕业后都到美国国家研究所工作并拿到绿卡。之后,他们一个去保险公司做精算,另一个则是去做了房地产经济。第二个例子,前一段时间认识一个人,他以前和我一样都是做材料科学家的,结果到了40多岁的时候,竟然转行去金融公司干了。这让我目瞪口呆的同时,也确实知道美国没希望了。该搞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都去干金融业了,美国怎么可能在中美竞争中不输?
Dalv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5:50:00
政府的计划经济 经不起市场竞争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5:02:12
以中国这么多年新能源技术发展和全产业链支持,新能源已经被打成了白菜价了,而且技术已经升级迭代多年了,美国恐怕拍马都难追了。


德州呆子 发表评论于 2025-07-02 23:20:27以现在的成本,所谓的未来能源都是在浪费能源。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1:29:00
中國政府自作聰明!一力承擔產業升級+能源獨立+碳達峰和碳中和,完全不用考慮企業盈利。
摘星001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0:13:59
中国政府比较聪明,产业升级+能源独立+碳达峰碳中和,这些看似很难完成的经济转型,一次搞定。

核聚变很遥远,但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站就在眼前,未来核电+光伏+风电,基本上可以替代煤炭和天然气发电。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5-07-03 00:00:30


确实。但那需要中美通力合作才能变现落实。MAGA退化期不用想了。
——————
阳光灿烂3 发表评论于 2025-07-02 23:58:01 美国的创新能力的确在,但制造能力不行。美国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打造成世界智脑,all in创新和设计。
阳光灿烂3 发表评论于 2025-07-02 23:58:01
美国的创新能力的确在,但制造能力不行。美国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打造成世界智脑,all in创新和设计。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5-07-02 23:54:05


中国尚未领先。所谓领先也都是暂时的。美国创新能力依旧存在。

核能、空间太阳能、AI、量子计算、星际航行,这都是未来焦点产业。领先和落后都是暂时的



德州呆子 发表评论于 2025-07-02 23:20:27
以现在的成本,所谓的未来能源都是在浪费能源。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7, 共17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