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美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北京将加快向美出口关键矿产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5mslj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21:25:18
请看西岸影如何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一、关于稀土申请审批及用途的表述
原文:「欧盟的申请大部分被批准,美国的被批准的不到1%的申请。」
❌ 错误点:
• 缺乏数据来源:目前没有公开的、权威的统计表明“美国稀土申请批准率不到1%”。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极端的数字,未经证实。
• 审批机制问题: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出口许可制度,但没有针对美国“逐单审批”的做法。限制更多体现在配额、价格和是否用于军工,而非纯粹审批拒绝。
• 美国不依赖中国稀土原料的直接进口,而是依赖其加工产品,两者之间不能等量比较。
⸻
???? 二、关于美国汽车产业的描述
原文:「美国的三大家汽车已经大部分离开了美国,不在美国生产汽车」
❌ 错误点:
• 事实不准确:GM、Ford、Stellantis(前FCA)依然在美国本土有大量工厂和产能。
• 举例:2023年GM在美国本土生产了超过200万辆车,占其总产量的大约一半以上。
• Ford仍是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原文:「美国汽车业75%的盈利来自中国市场」
❌ 错误点:
• 严重夸张:GM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高,但盈利主要仍来自北美市场。
• 例如,GM 2023年财报显示,其北美利润约占公司全球利润的70%以上。
• 中国市场贡献收入,但由于合资公司结构(如与上汽五五开),利润比例远低于销量比例。
⸻
???? 三、关于GE购买50架C919的说法
原文:「GE最近竟然买了50架C919」
❌ 错误点:
• 未有公开信息证实GE购买了C919飞机。
• C919的公开客户名单中没有GE或其子公司。
• 很可能这是网络或社交媒体上的误传。
原文:「GE用这50架C919干什么让人好奇…」
❌ 推测无依据:
• 基于上面这一未证实的事件,推测其战略动机就失去了基础。
⸻
???? 四、关于“长江1000A发动机效率高于GE”
原文:「长江系列的航空发动机比GE相同类型的相对先进,尤其是效率高」
⚠️ 争议点:
• 长江-1000A仍在研制和适航验证中,尚未达到大规模交付、量产阶段;
• 官方尚未公布其详细性能指标;
• GE 的 LEAP-1 系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长江-1000A还不能被证实优于 GE,特别是在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
⸻
???? 五、关于F135发动机叶片来源
原文:「其实甚至F35的GE提供的发动机f135的叶片都是中国提供的」
❌ 严重错误:
• F135发动机不是GE制造,而是由普惠(Pratt & Whitney)制造;
• 美国军方对F-35发动机核心部件极为保密,不可能从中国进口关键叶片;
• 即使某些非关键材料供应链涉及中国,也不会用于核心军工装备的核心部位,如钛合金叶片。
⸻
???? 六、关于华为SUV和热效率的说法
原文:「华为hybrid SUW可以跑2400公里不需要加油冲电…效率是目前美国产品的六倍」
⚠️ 夸张与误解:
• 2400公里续航是CLTC工况下的理论最大值,真实使用中不可能达到这么高。
• “美国发动机效率”一般在热效率30%左右,中国最新混动发动机(如问界、比亚迪)热效率约41~46%;
• 所以差距为 1.5倍左右,不是六倍。
???? 总结
这位发言者的特点是:
1. 混用真实数据和谣言,制造“半真半假”的话术;
2. 夸张推断,将一些合理趋势(如中国制造进步)放大成“全面碾压美国”;
3. 逻辑跳跃严重,常以“主观判断”代替事实依据;
4. 误用专业术语,例如对发动机热效率、产业结构等理解不清。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7:29:02
把中国的稀土挖光啊
===========
bsmile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5:27:30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9:08:22
粪坑国的稀土从占世界90%多,到现在只有20%多了
=========
就这样,川普TACO什么?
bsmile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5:27:30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9:08:22
粪坑国的稀土从占世界90%多,到现在只有20%多了
=========
就这样,川普TACO什么?
毕纳到拉猛琴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5:00:49
“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谁先谁后,可能再谈判两年!
危言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2:13:33
都是贸易战惹的祸。本来双方互通往来不是挺好。都是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人搞砸了美国。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1:45:25
早就断言,中美虽然有矛盾,但是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基本上没有根本上的厉害冲突。
网迷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1:21:56
这两年其实其他国家搞稀土的新闻很多,每个新闻出来,都感觉要颠覆中国的垄断,结果到了关键时候,都不管用。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1:09:19
这件事在于几乎全世界的稀土贸易需要经过中国的审核手续,目前欧盟的申请大部分被批准,美国的被批准的不到1%的申请。
美国大致每年需要一万两千吨稀土,可以肯定未来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数量,因为不能用于军工。而且稀土使用大户的汽车业,美国的三大家汽车已经大部分离开了美国,不在美国生产汽车(美国汽车业的75%的盈利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是美国的六倍以上,因此可以放弃美国)。
所以美国可以通过正常申请途径获得的稀土会比过去少很多,尤其是对军工业是大麻烦。
川普和其班子在发起关税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过稀土问题,未来几十年,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
美国目前能拿住中国的东西不多,乙烷和飞机发动机已经对中国没多少吸引力,尤其是后者,中国不论技术还是制造水平已经超过美国,迫使为C919提供发动机的GE最近竟然买了50架C919。但由于C919并没有获得美国的适航证,不能飞美国,因此GE用这50架C919干什么让人好奇。但一般认为这是为了保住给C919供应发动机的地位,那怕美国政府不愿意。
避免被长江1000a取代,中国使用长江1000a发动机的C919已经完成了商业首飞,而且长江系列的航空发动机比GE相同类型的相对先进,尤其是效率高,就像华为hybrid SUW可以跑2400公里不需要加油冲电一样,靠的是中国的新型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目前美国同类产品的六倍。
其实甚至F35的GE提供的发动机f135的叶片都是中国提供的。这种钛合金叶片的加工工艺美国并非没有,但成本大大不同。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49:40
听说除了军事用途的重稀土依然卡紧,中国会对美国全面开放其他轻稀土,这样我们美国就不怕了,反正武器并不重要,民生保障才是第一位的
一点小看法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49:20
再过几年想卖都卖不掉了。所以还是现在能卖就卖吧。
太湖四白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42:36
为了稳股市,每天靠说谎,吹牛给自己续命,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哪里像个大国,十足一个Q,搁以前家里阔的时候还能装装门面,现如今连门面都装不起了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26:02
还剩两年的稀土命。
zwh96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10:03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 由于瞎J*B操,现在被党妈戴上了套套。这让粉笔情何堪?
beixuanlv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04:57
反美虫且气晕,等着习总制裁美帝,怎么是这画风呢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10:01:00
信口开河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9:08:22
粪坑国的稀土从占世界90%多,到现在只有20%多了,国外早就算好了,再过些年稀土圈里就没中国什么事儿了。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9:07:37
哈哈哈LOL,一堆五毛气急败坏!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58:45
楼下那位自己承认是从粪坑里出来的反中的人,有多臭我不知道。但这么玩下去,川普真的要被逼的满嘴喷粪了!
pltc63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56:13
花潭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52:16楼下也是从粪坑里出来的,你会出粪池而不染?
--------
骂得好!自己以为在美国就是个东西
桃花潭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52:16
楼下也是从粪坑里出来的,你会出粪池而不染?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43:19
轰炸伊朗的余波震惊了土共粪坑国,吓的屎尿横流,赶紧供应稀土,哈哈哈LOL
紫霞仙子234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40:50
牛屎又自作多情了。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5-06-30 08:36:46
中国已经发现,对美国必须是以牙还牙,打蛇打七寸,这样美国才能乖乖的让步。
这个框架协议就是让美国必须取消对中国的“制裁”,然后再回到谈判桌上谈贸易问题。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3
, 共
23
分页: [
1
]
一、关于稀土申请审批及用途的表述
原文:「欧盟的申请大部分被批准,美国的被批准的不到1%的申请。」
❌ 错误点:
• 缺乏数据来源:目前没有公开的、权威的统计表明“美国稀土申请批准率不到1%”。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极端的数字,未经证实。
• 审批机制问题: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出口许可制度,但没有针对美国“逐单审批”的做法。限制更多体现在配额、价格和是否用于军工,而非纯粹审批拒绝。
• 美国不依赖中国稀土原料的直接进口,而是依赖其加工产品,两者之间不能等量比较。
⸻
???? 二、关于美国汽车产业的描述
原文:「美国的三大家汽车已经大部分离开了美国,不在美国生产汽车」
❌ 错误点:
• 事实不准确:GM、Ford、Stellantis(前FCA)依然在美国本土有大量工厂和产能。
• 举例:2023年GM在美国本土生产了超过200万辆车,占其总产量的大约一半以上。
• Ford仍是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原文:「美国汽车业75%的盈利来自中国市场」
❌ 错误点:
• 严重夸张:GM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高,但盈利主要仍来自北美市场。
• 例如,GM 2023年财报显示,其北美利润约占公司全球利润的70%以上。
• 中国市场贡献收入,但由于合资公司结构(如与上汽五五开),利润比例远低于销量比例。
⸻
???? 三、关于GE购买50架C919的说法
原文:「GE最近竟然买了50架C919」
❌ 错误点:
• 未有公开信息证实GE购买了C919飞机。
• C919的公开客户名单中没有GE或其子公司。
• 很可能这是网络或社交媒体上的误传。
原文:「GE用这50架C919干什么让人好奇…」
❌ 推测无依据:
• 基于上面这一未证实的事件,推测其战略动机就失去了基础。
⸻
???? 四、关于“长江1000A发动机效率高于GE”
原文:「长江系列的航空发动机比GE相同类型的相对先进,尤其是效率高」
⚠️ 争议点:
• 长江-1000A仍在研制和适航验证中,尚未达到大规模交付、量产阶段;
• 官方尚未公布其详细性能指标;
• GE 的 LEAP-1 系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长江-1000A还不能被证实优于 GE,特别是在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
⸻
???? 五、关于F135发动机叶片来源
原文:「其实甚至F35的GE提供的发动机f135的叶片都是中国提供的」
❌ 严重错误:
• F135发动机不是GE制造,而是由普惠(Pratt & Whitney)制造;
• 美国军方对F-35发动机核心部件极为保密,不可能从中国进口关键叶片;
• 即使某些非关键材料供应链涉及中国,也不会用于核心军工装备的核心部位,如钛合金叶片。
⸻
???? 六、关于华为SUV和热效率的说法
原文:「华为hybrid SUW可以跑2400公里不需要加油冲电…效率是目前美国产品的六倍」
⚠️ 夸张与误解:
• 2400公里续航是CLTC工况下的理论最大值,真实使用中不可能达到这么高。
• “美国发动机效率”一般在热效率30%左右,中国最新混动发动机(如问界、比亚迪)热效率约41~46%;
• 所以差距为 1.5倍左右,不是六倍。
???? 总结
这位发言者的特点是:
1. 混用真实数据和谣言,制造“半真半假”的话术;
2. 夸张推断,将一些合理趋势(如中国制造进步)放大成“全面碾压美国”;
3. 逻辑跳跃严重,常以“主观判断”代替事实依据;
4. 误用专业术语,例如对发动机热效率、产业结构等理解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