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伊麗莎白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20:54:07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讲究普遍服务 ,不像西方国家, 一出大城市 ,手机就没信号。
lzysjs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7:45:17
" 北京上海仅需90分永远不可能实现." 100 多年前坐船要几个月到美国。
田丁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6:58:37
真空磁悬浮首先提出试验的有马斯克,但是他已经不再提起了。短距离试验轨道可以,长距离长时间是否能克服物理障碍?如库里奥利力的问题,长路程的磁悬浮的稳定性,真空密封问题和旅客呼吸的安全保证,...中国高铁一旦停车,车内的空气都难以维持。
中国高铁能有盈利的只占总里程的6%,整体的亏损是巨大的。关键在客运量,世界上有这样的客运量适合高铁的区域不多。中国拼命推销自己的“名片”,效果不大,就因为其它国家都要考虑经济效益。中国在印尼投资巨大的雅加达万隆线,虽然在印尼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还是大量亏损。所以可以用钱砸出来的先进东西不符合实际状况,就不见得是好东西。中国大量的高铁,许多城市的地铁都会成为严重经济负担。就是那些高楼大厦也会形成巨大困难,这些问题都很快就会成为各级政府的烦恼。
Wenosoul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3:43:09
支持中国建造京沪真空磁悬浮列车!
绝对匿名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3:41:07
可以预见到的一个问题是,一旦出现局部真空泄露,涌入的空气会不均匀扩散,带給路过的列车不平衡的空气阻力。高速下会发生啥容易想到。真空管道的磁悬浮不是说不能做到,而是风险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种风险的成本。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3:32:43
高铁4.5万公里,只有六条线盈利,不到总里程数的6%。
而国铁集团总负债6万亿,负债率65%左右。
高铁的亏空还没有补上,现在又搞磁悬浮?一个比一个败家,哈哈。
ld545888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3:10:09
有没比较一下票价的,中国富人很多,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2:23:02
高铁确实越来越受中国人群欢迎,旅客量不断新高;许多飞机航线都被高铁竞争的减少与停止了。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2:18:55
@洛城一郎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39:00
京沪高铁是唯一赚钱的线道,磁悬浮出来了,高铁还有人坐吗?花费巨大的高铁谁来买单呢?
---------
中国高铁目前(截止2024年底)已经是7条线路盈利了:京沪 广深港 宁杭 沪宁 沪杭 京津 武广。
总的讲,国铁集团整体是微利的状况(包括高铁与一般铁路以及货运)。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1:39:06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7:00中國領導人只信賴美國波音飛機。

你信赖波音吗?你家买辆车开了几年然后这车厂出了问题你就把手上的车卖了?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1:35:51
“磁悬浮”的概念在1900年就提出了,其后相关研究工作一直持续着,德国人把技术转移到中国,中国人在继续研究。现在的磁悬浮技术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了。创新是持续的过程,第一个提出概念的人固然可敬,但随后一代一代的研究者同样令人敬佩。不懂创新的人总是会说出“苹果创造了智能手机,特斯拉创造了电动汽车”这样的傻话。哈哈。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1:35:15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0:18:57高铁现在也是败家的货,现在很多高铁站就开始荒废了,高铁肯定以后越来越少,荒废越来越多。

高铁站荒废可不代表高铁少,淘汰掉一些不必要的站台运输效率成本就更高了。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0:58:00
这么多五毛竟然不知道磁悬浮很久以前作为德国的发明就被厉害国这个冤大头花巨资给买了,一直在浦东机场到市区做实验。
竞选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0:25:58
最难的,就是维护真空管道。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0:18:57
高铁现在也是败家的货,现在很多高铁站就开始荒废了,高铁肯定以后越来越少,荒废越来越多。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10:08:19
这种技术肯定是为二十年之后准备的。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只有现在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问题,二十年后才可能将这种技术实用化。
kl3527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53:00
安全,安全,安全。。。坐这个的绝不是韭菜,能像电动车一样用人命来试错吗?
据说据说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43:47

北京上海仅需90分永远不可能实现。

洛城一郎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39:00
京沪高铁是唯一赚钱的线道,磁悬浮出来了,高铁还有人坐吗?花费巨大的高铁谁来买单呢?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37:25
speedingticket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7:28
这项技术是大势所趋,会逐步完善的。
=============================
这玩意也能是大势所趋,呵呵呵
老北京炸酱面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20:00
真空磁悬浮从机场到市区还可以,京沪搞笑真空磁悬浮,那是天方夜谭的事情,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
老北京炸酱面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19:00
高铁早就有成熟的技术,中国只是照抄而已,磁浮列车德国人早造出来了,为什么不能大面积推广?就是在于维护的成本太高,而且不能有点滴闪失,一旦发生事故,那是十分无人能生还。就算一切都能做到,那也成本巨大,还不如坐飞机了
Simiguy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12:00
高铁之初也面临相同质疑。 中国工程师一定会找出低成本运作方式的
Liantao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02:59
每隔几个月 就拿出来赚点流量
老北京炸酱面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9:01:00
这个东西建造不难,虽然成本巨大,但是日常操作和维护成本巨大,而且一旦出事就十分危险,无人能生还
toliman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53:04
只要加速度不太高,人是不会有不舒服的(人类的极限大概有8,9个g).在赤道附近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概是1600公里每小时,也没见谁因此晕地球:)
-----------
speedingticket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7:28这项技术是大势所趋,会逐步完善的。
马斯克也有过这样的设想。
现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这么高的速度下,人坐在里面,怎么样才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39:05
1930-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仍然屹立,凸显当时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建筑水平的精湛
1950年代后美国的高速公路网是无数游客为之赞叹的奇迹
现在1000公里每小时已经在实验场地实现,距离商业化还要等100年吗?人类的后代不会让它等待那么久

伟大的川总让美国再次伟大实现之后,后来的伟大的美国总统必然采用这项技术
台湾也会用上
hkzs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9:23
人傻钱多,玩一玩。
speedingticket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7:28
这项技术是大势所趋,会逐步完善的。
马斯克也有过这样的设想。
现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这么高的速度下,人坐在里面,怎么样才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17:00
中國領導人只信賴美國波音飛機。
jiujiujiujiu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05:26
楼下想多了,领导不可能坐。领导只坐私人飞机和油车,连电车都不会碰的
亚洲食肉动物 发表评论于 2025-05-11 08:01:00
领导投胎专用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2, 共32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