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川普大刀一挥 苹果蒸发$2500亿 FT:可能毁了苹果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anchoret98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7:02:28
關稅不是魔法,不能一夜之間讓產業鏈全部本土化。
人員、設備、物料,產業鏈的建設,沒有三五年,連點影子都看不見。
原來以爲,川總的關稅政策,只會讓我們大美國的傳統製造業,一小部分獲益,大部分加速萎縮。
現在看,原本有領先優勢的高科技領域,也難逃一劫。
Observerx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5:50:57
苹果多年来无创新,心眼都花在降本外包去了
西楼月如钩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5:30:37
不是川普毁了苹果是库克毁了苹果。
第一届任期内,说好的让他投资
豁免关税
结果耍了川普,耍了美国人。
既然资本没国际届那么该杀还是杀
没有苹果建厂还有香蕉菠萝
总能找到愿意美国建厂的。
美国赚钱在美国商品,买外国商品交税补贴美国产业就这么简单。
匿名3333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4:53:27
像这种中文网站骂得太多,太频繁,更让人感觉是在curse, 而不是发表意见。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3:23:50
I hate Apple. To hell with it.
lovevi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35:00
制造业不可能回归的,没有一个头脑正常的企业家会在一个经济政策过4年就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的国家投资布局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发点钱表面应付一下。
Bhistory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26:46
如果只考虑大公司利益, 同样产值在全世界随便放, 掏空美国跟我公司有什么关系, 可能放外国我利润还高一点
我账面上可能还是1000亿产值, 甚至利润还高了几个百分点
但转出去后,美国必然有不少人没了工作, 没了房子, 一些工厂凋零, 一些社区凋零, 一些公路等基础设施凋零, 国家的一个小部分毁掉
所以不要看大公司利润和产值, 要看多少是美国生产的, 那些部分会转变为美国的房子公路桥梁学校教育等等
制造业离开美国, 即使大公司报表仍然漂亮, 利润只进入国家极小一撮人腰包, 整个国家实际会凋零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听华尔街那些只分析大公司报表的论调,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兴旺和华尔街分析的报表甚至会小矛盾, 因为产业转移回美国的过程会有疼痛
无论任何, 大公司利益跟国家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
封泥巴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23:00
不明白怎么会受影响,苹果理论上是爱尔兰公司,所有现金都是在海外。美国苹果只是爱尔兰苹果的研发中心。
汉武盛世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17:00
Apple一项把大量的海外资金藏在海外,是不是?美国早该下手了。这都不用中国动手了。哈哈
Bhistory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14:02
呵呵,从川普第一任到现在,给了苹果8年时间搬回来哦
大公司一个公司的利益和美国的利益是矛盾的
对大公司, 同样1000亿产值, 放美国放中国都可以, 如果在中国利润高点, 我就放中国
不论是制造岗位,还是售后服务这种服务岗位, NWO的布局都是掏空美欧, 对大公司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在美国国家层面, 同样1000亿放美国放中国, 是1000亿:0 的关系
把美国销售的放在美国生产吧. 不在美国生产, 毁了就毁了吧
接下来,同样要把服务外包的部分拿回美国!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12:34
The tarriff thing is like releasing COVID - it is an extreme measure to kill opponents. Both are intentional and hard to defend.
Apple's board is Jewish and they force Cook to go to China ... or not you.
linglang2012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07:09
川普做对了。苹果这种为了钱跟独裁中共合作的恶劣行为,早就该打击了。
GoldenEar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2:04:08
这次苹果该会回来了!哈哈哈。以后苹果手机只卖给美国人!自产自销啊,多好!
只影向谁去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53:52
赞同川普的动机,但不赞同他的方法。首先谈动机。一个企业可以以利益为先,将生产制造全部搬到外国去,以降低成本。但一个国家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没有了制造业的美国,就真的成了一只纸老虎了。但川普的方法是靠关税来提高外国产品进入美国的门槛,这造成一个毁灭性的后果,就是让美国制造业闭关锁国,失去和全球制造业竞争发展的机会。因为高关税让美国制造业维持在一个高成本的基础上,而各国的关税报复,让本来就价格高的美国工业产品因为高关税无法卖到其他国家。这和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何等相似!
mcsquare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29:00
一手打击非法移民,另一手增加关税。这就是给美国人机会!绝!哈哈哈。
匿名3333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26:14
美国企业不用美国人员工是种习惯,有时候他们把人从外国招过来,一旦变成美国人,又把人家该走,继续招募外国人。
只有一些服务型行业无法从外国招人,他们才会考虑招本国人。
所以大部分非服务行业的就业,都是全球竞争劳动力市场。要打破这个规律,难了。
wanderlustnyer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23:10
其实有些公司可以搬出美国的。反正制造和销售都不在美国。关税这么搞放弃美国市场就是了。以前GM就想做这个。
匿名3333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20:11
看起来川普这四年,股市没可能上涨了。
不仅仅是制造业回归,很多高科技都直接从中国印度招人,属于美国本土人的工作机会并不多。且不评判川普这一做法是否正确,这种大规模回归耗时耗力。
starwars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19:32
库克总是开投资美国的空头支票,这次不行了吧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17:48
毁了苹果,华为和三星喜笑颜开。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11:10
2500亿有啥,川总增加关税能年赚7000多亿呢,补上还有多呢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10:15
有大外宣在关心苹果, 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有大外宣在关心美国人, 我们都感受到共产裆的温暖。
匿名用户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53:41
支持美国政府,支持特朗普总统!打击中共,消灭习近平独裁政权!
XM25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50:00
川普相信制造业会让美国伟大。这家伙还活在上个世纪。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49:26
美国政府应该宣布:对苹果、惠普和戴尔在国外生产并返销美国的手机和电脑即日起征税,每件一千美元。
人们马上会看到,如同现在台积电向美国如火如荼地运送设备、物资、人员一样,苹果、惠普和戴尔马上会加入这股洪流,美国人很快就能用上本土生产的手机和电脑,而且这些大公司带给美国的就业和税收远远超过台积电和其他芯片企业。真正的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更妙的是:美国政府一分钱都不用掏。
还可以推而广之,对所有美国企业在国外生产并返销美国的产品征税,迫使这些美国企业迁回美国。
这样做,美国的国家和老百姓会大大受益,但这些大公司的股东就要少赚一点钱。拜登政府绝不会做这样的决定,他要这样做,就成了川普了。会被华尔街骂死。
(05/01/2022)
Capitaltwo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47:56
元首是对的,苹果回归可以创造几百万个工作机会还可以避免关税。再说使用苹果产品的人一般都对价格不敏感因为价格高些还能体现身份地位。
匿名用户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42:43
美国政府再次认证了台湾的主权独立于中国。"Country"就是指国家,特朗普总统在演讲中讲解对不同国家的关税的时候,也直接提到台湾,中共倒是开战呀?人家美国已经帕竹F-35B进驻台湾并强烈谴责中共炸鱼行为。美国威武,美军万岁,台湾国万岁,习近平下台!
TXZS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41:36
普帝的卧底,搞垮美丽国不遗余力!
cn_abcd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38:41
以后钱数不过来的时候,买苹果就买两个,左手拿一个,右手举一个
Lira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30:51
现在美国找不到这么多的技术工人,人头费又这么贵,制造业回归只能是空中楼阁
咔炸飞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30:25
挺好的啊,本来就是这些科技企业赚的太多,该拿出一部分盈利来替美国还债
cager812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19:29
苹果应该马上回美国。
西楼月如钩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14:18
未必会豁免了,豁免他永远不会投资美国
四年一过等着下一任了。
特朗普反正就一届了,把他逼回来。起码搞到其他国家去
西楼月如钩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12:59
干的好啊,库克不是说要在美国投资5000亿吗?
可以承担15年的关税。
几年前库克就说要投资要转移,要回来。
北美小镇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12:01
大外宣真是卖力,可惜连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苹果以前就被豁免了关税的,以后估计会继续豁免。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35
, 共
35
分页: [
1
]
人員、設備、物料,產業鏈的建設,沒有三五年,連點影子都看不見。
原來以爲,川總的關稅政策,只會讓我們大美國的傳統製造業,一小部分獲益,大部分加速萎縮。
現在看,原本有領先優勢的高科技領域,也難逃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