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人类的“终极能源”,真的要来了?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GoldenEar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12:54:31
聚变能源将是人类的最终能源!以后人类星际间的旅行就只能靠它了!正如流浪地球,自带干粮,几代人几代人的在星际间自由穿行!等找到合适的星球时再定居下来!
abcdaren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10:29:22
回答reno2389:卡托马克是用超导磁场把核聚合压缩在自己的范围内,这部分不需要外壁,但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制造超导磁场。所以Q 很难提高。。。
而等离子体‘一剑’是用来触发聚合反应用的。必须有外壁,而且把热能导出也需要有耐超高温度和粒子撞击的材料,这是文中已经说明的,难道还要我再说明?所以是死胡同,目前还是不太看好的方向。花花包子国库大笔钱而已。
还是美国队的方法有希望:可是孙先生在2006年不可能探知美国实验室的核心机密。。。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9:52:46
abcdaren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7:22:28合肥这种方法需要能经受如此超高温的外壁材料,根本世上不存在!所以是一条死胡同。太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不需要外壁材料。。。
还是美国队采取的路线有希望。

----------------
合肥采用的外壁是等离子,不是什么材料。等离子完全能够经受如此超高温。
abcdaren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7:22:28
合肥这种方法需要能经受如此超高温的外壁材料,根本世上不存在!所以是一条死胡同。太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不需要外壁材料。。。
还是美国队采取的路线有希望。
田丁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6:55:28
点火时间再长,能量获得是负值,有什么用?讲了那么多,没有一句话是消耗能量与获得能量比有多少提高,就是纯粹的宣传。如果托卡马克装置在能量获得上也有进步,那么还有希望。如果能量获得反而退步,那么没有价值。
道霖沙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6:06:44
等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太阳,实验就成功了!
hkzs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3:56:47
技术都没实现,还能商业化,除了作弊骗钱,别无其它可能。
ltrics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3:52:42
只要转移支付到位,什么都能建起来。
通过转移支付长脸,其实毫无脸面。

通过转移支付建造大项目、大科技,做大宣传,
虏文化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和证明中共政权合法性的一大办法。
wenxuechengbuhuanying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0:49:21
“赤霄”通过验收后,中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而“赤霄”的综合性能已做到国际领先。..........(请耐心看完全文)

不明白文章要表达什么? 厉害了,我的国?
空心白菜 发表评论于 2025-02-26 00:32:23
以我外行理解,这是说释放的热量使得温度足够高,维持持续聚变。这个不违背能量守恒。氢原子烧完了就完了,就没热量了。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3:56:56
自嗨一下不行吗?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3:00:27
dadong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56:30

47年前,我学等离子体物理等时候,说是托卡马克要束缚等离子体超过一秒(满足劳逊条件),就能“点火”…现在超过1000秒了…是个科研陷阱吧?

================

所以我就觉得现在就是政府显示自己技术领先,搞研究的糊弄经费。就算你能不断加码维持几个小时,输入的能量大于产生的能量,这样有什么意义,浪费电而已
dadong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56:30
47年前,我学等离子体物理等时候,说是托卡马克要束缚等离子体超过一秒(满足劳逊条件),就能“点火”…现在超过1000秒了…是个科研陷阱吧?
浪迹天下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32:45
核聚变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事实上,核聚变正是基于能量守恒的原理,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cmhug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25:55
搞科研的悲哀, 过段时间就来炒作一下, 估计研究经费续的不够多,不够快.

这个东东, 至少2050年吧, 美国也在搞, 也是过段时间就来炒作一下. 只不过没有中国这么频繁.
不好吃懒做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17:19
“一剑一堆”成为国内硬科技界的开年热词 - 等有真正成果再吹不行吗?潘建伟的量子传输喊多少年了,现在实现了吗?用上了吗?花多少钱了?
老耒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17:00
违背能量守恒
liuwei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16:45
新版水变油
lazysun-leo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20:00:16
同时要注意创新制度,科研管理体制。
MacGyver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26:00
人类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24:00
能量输出超过输入这类才算突破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23:00
没有理论突破,感觉这种一次增加几十一百秒点火时间的“突破”没啥实际意义
祖国万万岁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19:23
明显是胆大妄为的小骗子,骗小学生习近平的钱。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18:10
土共粪坑国又开始亩产万斤粮!LOL!
竞选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14:48
核聚变发电成功,绝对是另一次工业革命。希望中国能成为第一个实现核聚变发电的国家。
太空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9:14:14
等美国的搞出来了,国内的就快了
华伦久费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8:32:19
国内吹牛比的风气,以合肥中国科技大学最盛。什么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这些皇帝新装量级的吹牛逼都来自那里。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8:29:03
目标稍远了一点,本城老少有生之年看不见果实。
Erdoalja 发表评论于 2025-02-25 18:24:00
又开始画饼圈钱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29, 共29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