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国际空间站大裂缝 可能撑不到2031年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wumiao 发表评论于 2024-11-04 06:47:25
总是俄罗斯所在的空间站出问题,俄罗斯是不是故意破环大家的空间站啊?就像在地球破环世界的安宁?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4-11-04 03:31:27
到时国际空间站解体了,求着进入中国的天宫太空站收留他们
懒得编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20:16:18
bigcatf4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8:31:11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7:49:18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36:00
别造航空母舰了,把钱投入空间站吧,这捉襟见肘的。
=================*****************=*

你最好还是叫包子别造空间站了, 把钱投进全民医疗吧。
--
美国的全民医保真好用。。。。哦对了,没有。
把酒论思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20:10:49
2015年10月28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造、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的新型主流媒体——封面传媒正式成立,开启互联网+媒体新征程,封面传媒的核心产品是封面新闻客户端

党媒姓党 小心上当
bigcatf4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8:31:11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7:49:18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36:00
别造航空母舰了,把钱投入空间站吧,这捉襟见肘的。
=================*****************=*

你最好还是叫包子别造空间站了, 把钱投进全民医疗吧。
-----------
搞笑,你觉得中国是因为没钱才不办全民医疗?那么多比中国穷的国家都全民医疗了

包子要去的是星辰大海,中国就是靠让一部分人永远富不起来来驱动全国的竞争力
在美国感恩美国的中国人,应该主要是穷人,中高阶层都应该羡慕中国的制度,可以摩擦底层穷人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8:23:31
航天当然也是高科技,而且在动力,运算,材料上要求都极高
但人们说到制造业塔尖明珠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芯片
光刻机是全人类目前最复杂的机器,光、电、蚀刻都达到科技极限
宏观领域是大飞机,因为大飞机是科技整合度极高的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业成果
如今空间站最重要的掣肘是烧钱,每一顿材料送到太空都要烧掉大量的资金
技术角度,空间站技术民间资本都可以实现了,这几年的太空观光已经屡见不鲜
私企Space X前往空间站送货接人和Uber没什么区别,没那么频繁是地球发射窗口有限而已
太空技术下一个难点是在殖民星际上定居和安全返回,地球卫星轨道范围内都不再有多大的技术难点了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8:06:51
航天一致被认为是制造业塔尖上的明珠,制造业衰落,航天只好延迟,甚至退出,比如欧洲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8:04:18
目前形势下,承认不行不大可能,宁愿赌一把不出事,实在出了事再说。从科学技术上,一直漏气已经可以撤离了,因为飞船内外气压差太大,根本堵不住,这样耗下去出事是迟早的事

先把两位出差本来8天现在变成8个月的老龄宇航员接回来,这个问题已经太严重了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7:49:18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36:00
别造航空母舰了,把钱投入空间站吧,这捉襟见肘的。
=================*****************=*

你最好还是叫包子别造空间站了, 把钱投进全民医疗吧。

照妖镜007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7:35:28
湾湾只关心返回舱会不会砸在他们头上。。。
心无所住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36:04
有能力接回流浪宇宙的2名宇航员回来地球过剩蛋节吗?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36:00
别造航空母舰了,把钱投入空间站吧,这捉襟见肘的。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2024-11-03 16:26:41
空间站运行了十几年,能够想象到的实验大多也都完成,现在还有必要花大钱维持么
NASA的重心应该是加速探月进程,另外,给SpaceX更多便利,早日完成火星穿梭计划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3, 共13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