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从估值350亿到濒临破产,华尔街宠儿跌落神坛了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shakuras2000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19:07:15
对地下两位的问题针对性解释一下。

23andme对客户持续消费毫无兴趣,对顾客买第二次也没有兴趣。正相反,它卖一个kit就亏一份钱。这个是标准互联网模式,顾客的基因型才是它的产品,它通过这个搞出发现然后和药厂合作。

23andme需要的是每次给你发问卷调查,你能好好回答。


BeckyLin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5:35:00应该开发出跟进服务。让客户可以持续消费。lalalaland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5:00:00我在亚马逊上买过她的产品,很好,也觉得很值. 但问题是这不是消费品,没有理由再买第二次. 这个生意确实不好做.
shakuras2000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19:02:47
我亏了不少。

说说商业模式吧。这个玩意的起源是一种叫做GWAS的生物信息研究,就是只要人够多,通过简单的比较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就能找到各种遗传疾病的易感位点,然后根据这些发现研发相应的药物。这种方法确实很成功,有很多只有几千个人的研究就发现了大量重要的药物靶点,但是遗传频率低的突变就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群,这也是23andme的作用。

这玩意儿为啥后来赚不上钱呢?因为23andme只解决了基因型大数据的问题,但是比对的另一方“表型”的小数据问题解决不了,比如是不是有癌症,头发颜色,行为,体重等等。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创始人和google创始人离婚。在中国国内搞这些只要政府推动非常容易,在美国因为没法政府推动,只能搞志愿者,或者大厂尤其是社交网络大厂收集。23andme收集数据的时候没有拿到表型,只能通过后续email不断的请用户回来填写,大多数人都没兴趣这么做。
小小树林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14:53:42
谢谢“西岸-影”写了这么多,让我对个人基因数据和分析这项技术和业务有更多的了解。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14:01:51
如果没有听说过23andMe,那就是有点可悲了,因为这是目前美国最好的关于个人基因数据和分析的公司,我们大概十年前开始使用。
不仅可以知道自己个人祖先的来源,验证了中科院关于中国人姓名起源一书中关于具体的姓氏的来源的可靠性,也可以知道自己未来的健康趋向和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你是否会在老年有失忆症?
其实真的是人的命天注定的概念,你的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性格,从一出生就决定了。比如你是否擅长公众讲演,是你的基因决定的,你是否能学好外语,也是基因决定的。23andMe给你50多项你的各方面的特点的解释,基本都可以从你过去的生活经历验证,而他们根本不知道你的经历。
有些特点不是不能改变,但需要专门的努力,而且永远也到不了其他人天生就具有的水平。比如丘吉尔以擅长讲演出名,但关于他的传记认为他从来是缺乏这种能力,因而自己发明了一种讲演的训练方式,非常有效,但需要针对每一次讲演进行这种训练,数倍于他人的努力和准备时间。
使用这种方式训练过几个人,确实非常有效,而他们过去是一上台就出现心跳加快和手心出汗之类的现象,在学校里讲课都不合格(记得当年大一的时候的大学数学老师是个师范大学刚毕业的,整个学期讲课过程中不敢抬头,结果大学数学是学的最糟糕的,这对工科院校是硬伤,不得不在专业课的时候恶补)。
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提醒你需要注意可能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完全是根据基因统计数据,这个服务是终身的。
尽管他们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几年前最著名的加州的追查了三十年的金州杀手案件的破获,就是因为这个业务。人们做了基因数据检查后希望了解自己还有什么亲戚,就把自己的数据放到了公共的免费网站,系统会自动帮你寻找“亲戚”,这对于美国这种移民国家来讲是不难理解的,很多人因此而找到了自己的过去不知道的血亲,扩大了家庭规模,和社交圈。
但警方也在监视这个网站,寻找与犯罪DNA接近的基因信息,金州杀手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他是警察,知道警方的侦查手段,三十年中成功地避免了警察的科技追踪。
但架不住有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希望发现自己的血亲,结果让警方发现线索。就是尽管这厮一直保证自己的DNA不被发现,但毕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世界上总会有血缘接近的人,就能找到与你的关系。
之后警方做的就是在他家门口蹲坑,直到从他的垃圾中发现一个他喝过的纸杯,对上了真正的DNA.
但很明显,这种服务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只需要做一次,以后不论什么服务不需要再花钱,那就存在市场饱和的问题,毕竟美国的人口不是很多,而跨国进行这种业务涉及个人数据的法律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这个服务如今在中国也是很时髦,有几个公司在做。
生物基因信息分析仍旧是目前最热门的领域,有可能因此而发现新的治疗方法,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基因统计信息和分析,那么23andMe就是具有优势,毕竟是美国第一家。
但这也取决于他们与医学界的关系,毕竟只有后者才有利于这些信息的能力。

sevenfish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13:33:14
最大用处帮警察抓了很多罪犯。罪犯本身不去测基因,但是如果有亲戚测了,就能匹配80%相同,知道大概范围
mudanxianzi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8:13:47
成天做股票,没听说过这家公司
Lisland_2013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7:41:00
她自掏腰包为人民服务。普通人a轮都过不了
金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6:44:00
发明了一个锤子,四处找钉子打,殊不知潜在的钉子不上当。
Radianz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6:39:43
这些明显的商业模式短板,似乎在可行性分析时,通过基本逻辑分析就应当得出结论,不像有些投资,许多问题只能通过运作才暴露。可华尔街也跟着疯狂,只能说永远不要低估市场的非理性。
kingofLiu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5:54:21
这玩意就没隐私权问题了,生物信息加DNA比社交媒体搜集的个人信息危险多了。更何况本身还出了泄漏问题。根本没有一个合理安全的保密和应用方案,根本不知道风险有多大。要不是前谷歌老板娘(也算是创始人,她家的车库还有她姐妹都有入股),早就垮了。不是没人想到过类似的东西,关键是私人公司来做的话风险太大,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社会伦理风险,根本超出投资可控范围,起码在现在的科技和社会环境下很难做下去,能搞这么久算不错了。本来就是离婚后搞的兴趣爱好,自己一堆的钱,搞着玩的。
BeckyLin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5:35:00
应该开发出跟进服务。让客户可以持续消费。
lalalaland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5:00:00
我在亚马逊上买过她的产品,很好,也觉得很值. 但问题是这不是消费品,没有理由再买第二次. 这个生意确实不好做.
新中美 发表评论于 2024-03-16 04:40:00
这个是生物信息学的问题。拿着海量的数据不知道怎么用,当然也是因为美国的医疗诊断没有跟上,属于是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3, 共13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