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曾被控间谍,华裔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好的芯片材料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彼采荇兮
发表评论于 2022-08-18 06:54:57
不要脸的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真是少见。
******wenxuecity***/news/2021/01/30/10279737.html
陈刚案会否成为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的最后一案?
文章来源: VOA 于 2021-01-30 08:38:39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2021-01-30 14:54:56
陈刚这种利欲熏心的败类,必须惩罚!!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20:17:58
前几年看到陈刚教授被调查,我们相信美国的法制度的透明和公正。不会有严刑逼供,不会搞逼供信。如今他出来了,赞一个。陈教授是好样的!
iori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20:08:00
别的不说,咱不speculate,只是看到一个事实是MIT这么多教授学者为陈老师联名伸张正义,说明陈老师平时的人品和学术能力都是一流!
randomspot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8:20:26
前两年有不少华人看到陈刚被抹黑,或者兴高采烈或者义愤填膺, 这样的人现在是不是情何以堪?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6:55:10
为什么隐瞒和中国的联系只有自己知道,美国法律要定罪门槛很高,他的成就和他想把技术拿回中国换钱完全不矛盾。美国能做的就是睁大眼睛,防范自己花钱开发的技术被复制回了中国。以前中美关系好的时候美国睁只眼闭只眼没有严格执行,现在双方已经是敌人了就完全没啥好说的。中国现在偷的难度稍微大了点,但肯定还在偷。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6:33:50
中共的间谍无孔不入,美国小心中共间谍也很正常,科技交流与窃取很难区分
俺是农民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5:01:24
不在科研口不知道?一般来说,最后一名的The corresponding author才是老板(教授,提供基金和思路的),第一名只是把他的思路去做实验的。国外基本上只看谁是corresponding author。楼下已有网友回答你了,补充一下,要是这个得诺贝尔,给的也是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
bxie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2:36:54
这篇有点扯了。 我看了那篇题为“High ambipolar mobility in cubic boron arsenide” 的论文,发表在Nature, 第一作者是Jungwoo Shin, 像是韩国名字。 最后一名才是Gang Chen。 怎么这家伙成了“发现迄今最好的芯片材料”的头号功臣? 谁能解释一下?
Richard505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4:23:00
再优秀也改不了黄皮肤,沦为以华制华的工具,可悲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3:08:32
呵呵,陈刚不是那种一手递上核心技术,一手拿现金的小财迷,这样的守财奴是很容易落网滴。
陈刚玩得很大,直说就是从中共手里给美国大学拿到巨款$1900万,送给中共最急需的关键科技。
现钱交易,他自己几乎不拿钱。就像美国政客,当政时不拿钱,下台后收账。不愧是在MIT混的。
检察官指控他当间谍,显然太嫩了点,准星歪了,当然脱靶。MIT也就是抓住这一点,为陈刚脱罪滴。
哈佛的查尔斯.利伯,在这方面比陈刚嫩得太多廖,幕后有木有中共间谍高手为陈教授指点迷津,见仁见智廖。
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愿陈教授余生平安。
bxie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3:05:06
另外, 我核查了一下那个网站“加美财经” (caus***), 根据网页上他们自己的说明(“关于我们”), 那个网站的拥有者是“盖范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linhaiyin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3:04:30
这小子很不老实,再看看面相
妥妥的坏人
bxie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2:36:54
这篇有点扯了。 我看了那篇题为“High ambipolar mobility in cubic boron arsenide” 的论文,发表在Nature, 第一作者是Jungwoo Shin, 像是韩国名字。 最后一名才是Gang Chen。 怎么这家伙成了“发现迄今最好的芯片材料”的头号功臣? 谁能解释一下?
前后左右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2:14:23
祝贺陈教授.科学家薪水并不高,还常常受到指责非难,但他们是人类文明的开拓者。像布鲁诺,伽利略。这里指责他的人,拿鞋底照照自己吧
老李子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52:20
中国存折里钱哪里来的?
越活越有劲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49:12
砷化硼?首先含砷化合物就估计不可能大规模应用,因为砷是有剧毒的,长期的环境问题和毒害问题。而硅化合物就没有这个毒性的问题。
longmarch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44:52
大外宣假文章。 为了保护地下党。
实际上陈刚的专业和半导体一点都不搭边。
恰恰说明他就是间谍。
那夜的雨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42:50
属于基础科学研究,离实用化,商业化还差十万八千里
novtim2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34:38
希望他能被恢复教学科研职位;但是导热好不一定容易加工,其他一大堆问题在后面;仅仅是有潜力的材料, 题目断言太过早。
一笑耳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1:11:41
砷的含量不低。现在砷到处都销不掉,做成水泥棺材埋起来。
Richard505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53:00
可叹这样的华人科学家,为了米国的强大呕心沥血,但米国更领先了,自己却遭受更严重的种族歧视
true?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23:34
可惜他不是黑天使,不是非移,更不是恐怖分子,否则被冤枉后应该能拿到至少几千万的赔偿。
bluetag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19:00
最好只是他自己的说法,而且离实际应用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aaoc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17:00
钱学森被控间谍,最后也真成了间谍。这位打死也不回墙国,怕没了价值后去夹皮沟
彼采荇兮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14:35
地壳元素含量排名
这八种元素排名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和镁。
砷化硼,砷 和 硼 储量是硬伤,另外 氧化物都有毒性吧?
oakwoodoz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13:00
fbi查陈时有几人为他发声?现在轮到川倒是义愤填膺的人不少。
txnj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01:06
两种物质含量略低是硬伤啊,可能高端芯片还可用,中低端没有啥太大意义
挺没劲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10:00:00
我昨天看到新闻了,应该是三个月发表的。要解决怎么生长的问题
天台坐客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09:50:00
遵纪守法,不要再不清不白地和其他国家的人混了,特别是那些一心一意和自己国家和文明社会为敌的国家。科学和文化交流给自己设一个前提还是有必要的:不资敌。。。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09:43:54
曾被控间谍,这也成了一面奖章,可以写在履历里了。:)
西湖孤山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09:43:52
楼下的朋友操心太多了,华尔街和硅谷这些家伙会操心的。
lurenjia2014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09:42:51
成本多少呢?能工业化量产吗?从实验室到工厂,还有好多年的路要走。而且,硅的掺杂,这个新材料怎么掺杂呢?
iori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09:40:23
祝贺陈教授,华人的楷模。 清者自清!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31
, 共
31
分页: [
1
]
******wenxuecity***/news/2021/01/30/10279737.html
陈刚案会否成为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的最后一案?
文章来源: VOA 于 2021-01-30 08:38:39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2021-01-30 14:54:56
陈刚这种利欲熏心的败类,必须惩罚!!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2022-08-17 20:17:58
前几年看到陈刚教授被调查,我们相信美国的法制度的透明和公正。不会有严刑逼供,不会搞逼供信。如今他出来了,赞一个。陈教授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