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34岁研究生猝死”手记:一位普通人的人生与离去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2022-01-15 15:21:39
国内35岁的红线说明一个简单问题,就是劳动力相对于工作机会过剩,这有两个可能,劳动力过剩,或者好的工作机会太少(指公务员、高校、专业工作)。再看看总体老龄化的大势,唯一的解释就是好的工作机会太少。

不可否认,西方好的工作机会也是竞争激烈,但是起码人家不会赤裸裸地声称35岁以上的不招。事实上只要你有论文,有技能,四五十岁一样找到好工作。声称国内生活好得很的人自己想想,起码对于35岁就有了红线,这是个和谐社会么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1-15 10:32:45
34岁是年富力强的年龄,研究生学习导致猝死,真是令人唏嘘。可怜他的父母,怎么接受这个现实。
亘古未见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2-01-15 06:49:47
这个年龄辞职考研是错误决定,就算毕业,可能都找不到单位或没有原单位好。不懂就业市场。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2-01-15 00:39:04
写得不错!不过这类文章除了引起社会的共鸣和唏嘘,实际上改变不来什么。青年人多经济发达的社会,竞争内卷眼里是必然的。未来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这种竞争压力会小,其他的压力会上来。
杰瑞王 发表评论于 2022-01-14 22:07:00
扯蛋儿! 35就要功成名就? 50,60 咋整? 老话:越活越回旋,就是越活越年轻的意思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 共5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