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杨振宁出席百岁大寿活动 45岁妻翁帆相伴仍气质出众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福慧绵长 发表评论于 2021-09-24 11:14:42
曾经对这种年龄跨越特别大的婚姻是非常反感的。
自从读过台湾女星韩菁清写的她的婚姻的回忆录后,对这种年龄跨越大的婚姻有所理解。
韩菁清嫁给大她40多岁的 民国才子梁实秋后,曾引起台湾当时媒体坊间的很大的议论。
但凡这种超越了很大的年龄的婚姻,也有一种就是大家不惜以各种非常现实的暗黑心理揣测的 那样
就是 财权名和青春 的一种交易。

而另一种就是来自彼此精神上的一种相互吸引。
至于杨振宁老先生如果真的是一个好色之徒,也不至于 和翁帆结婚后,就一直是没什么绯闻的。所以我觉得大家也许可以真的用更宽容的态度去祝福他们的婚姻。
比起现在那些拥有财富的富商绯闻不断,杨是个忠实的丈夫。而同样是嫁给年龄大的丈夫的邓文迪,出轨疑云,离婚收场。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婚姻属性!

看着照片里翁帆的气色神态什么的都很好,婚姻幸福不幸福,就看一个女人的在经历了这段婚姻里她过的开心不开心,看看翁帆的气色,说明这段婚姻里带给她在精神和心灵上的滋养和进步是一定有的。 毕竟30岁以后的容貌是由个人的际遇 和 自己内心的修炼境界决定的。。
所以,我还是祝福他们幸福的!
东田枫叶 发表评论于 2021-09-24 07:31:02
佩服、点赞、祝福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翁帆也够贤惠出色。
老農夫 发表评论于 2021-09-24 04:38:59
身穿衬衣的杨教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耳聪目明、声音洪亮,正如他自己所言,除了耳朵的听力有些弱之外,身体几乎没有大毛病。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身體機能也沒有毛病?我不相信!給他看看xxx 片,他身體器官是沒有任何反應的,也許可以用物理學解答?
仟仟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21:01:34
这真让人恶心。还记得"茶馆"里有一幕后是有个年青女孩不得不嫁给一个有钱的太监。现在这俩何其相似, 心理正常的人都没法接受
两眼无光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7:37:52
我只是好奇:在小翁同学四十如虎的年龄,身边躺着一个长着男人器官的人却不能那个啥,她是怎么度过的。
花和尚团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7:08:00
采阴补阳有效果
与世无争好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5:38:50
老杨真能活,楞把翁帆拖到生不出孩子了,才能归西呢!
*summer*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5:20:19
翁帆可能是性冷淡,正好般配
wumiao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4:05:33
这俩会名垂千世,坏名。翁帆和邓文迪是华女之耻。
雾蒙蒙雨霏霏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3:49:30
如果杨振宁当年像邓稼先一样回国,他可能早已死于荒野了。邓稼先是李先念的女婿,而杨振宁的老婆是国名党战犯的女儿。
daloon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2:48:00
白骨精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2:04:28
不妨 google 一下 “most important physicists alive today” 有没有老杨。

老杨人虽还活着,早被物理界人们遗忘了
Panda-2020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2:04:00
老婆要先把老公的全部财产移交
兔比兰伯王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40:35
真的好老啊!
冬天变色的兔子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37:21
我扶,不扶不中~
Trumpeter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21:48
国安按照他亡妻的外貌物色了这个女特,这个女特已经离婚了,为什么还出席?
paladindancer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21:16
宇称不守恒确实挺有意思的,粒子跟镜子中的世界居然不一样,可以证明上帝是个左撇子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10:28
杨先生百岁大寿庆祝,他的子女却未能到场同贺,有点遗憾。
lhy86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1:03:29
娱乐明星又出来献宝了,他年轻,中年时把自己贡献给了物理事业;年老了把自己贡献给了祖国的娱乐事业,而且一定会活到老贡献到老,生命不息贡献不止。你看无论他是年轻时还是年老时的照片,眼神里都是精明。可怜的WF ,可怜她的父母,想哭估计都没有了眼泪。退一万步,如果他们真是有真爱也不是这个爱法,隔一段时间就出来携手溜达一圈,留下一片嘲笑的浪花。真正幸福的婚姻,对公众而言应该是隐秘沉默的。
Gooddevil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0:54:00
人生赢家,男人的终极目标
bsmile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0:37:05
两个人还是很有夫妻相的。
flysa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0:19:37
难得看到翁帆终于露出了笑容,苦日子快要熬出头了
看杨振宁走路的样子,随时可能都要不行了,不过难得100岁了思路还能这么清晰
phx007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10:16:00
两人都极不正常。翁真的没有性需求?unbelievable
xinxin76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56:54
翁帆应该有自己性伴侣吧,除非她自己不想
西雅图市委书记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54:07
应该快了,曙光就在前方。加油!
百家争鸣2012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41:17
老杨还是少参加这样的活动,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如果过分透支,会出问题。不过看老杨的精力还好,如果他再活十年二十年,一点都不奇怪。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40:35
免费的保姆而已。翁帆就是一活寡妇。
aloevera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39:17
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个名字的次序都与获奖论文的署名一样,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没有想到”,书中写道,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秦惠箬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

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里有“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 要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箬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当天晚上,杨又打来电话,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luck86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39:16
一个??, 吃一辈子,还要搭上一个人的青春,很有意思。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33:47
翁帆长得确实像年轻的杜致礼
ozstart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29:35
老杨这身体再活20年没问题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20:11
看上去小翁逆生长,很幸福。数着日子过,挺好
鄙视藤奴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19:00
翁帆至少是愿赌服输,倒也没啥可指责的。一旦真的给老爷子养老送终,笑话也就熬成了佳话
Grainsw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18:46
"杨老习惯早起看报,为了不打扰妻子休息,他经常静悄悄一个人到洗手间打开灯阅读,这些小细节都让翁帆感动不已。"--原来杨老家是一室一厅,杨老和翁帆在唯一的卧室同床共枕,我也感动不已。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04:18
萧光琰体验了痛苦,杨振宁体验了欢乐。

杨振宁在美国功成名就,改革开放后回到中国享尽荣华富贵,82岁高龄还取了个28岁的年轻女人做老婆。

与杨振宁相比,萧光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950年,萧光琰博士为了报效祖国,从美国回到中国,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了不少科研成果。在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中被关押毒打,最后全家自杀,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萧光琰死的时候才48岁,他的女儿年仅15岁。
    
杨振宁和萧光琰只相差三岁,属于同龄人,一个现在还活着,另一个早在40多年前就死去,而且是全家死绝。人的命运为何竟如此不同!
  
萧光琰忠贞报国,辛勤奉献,最后却全家惨死,他们一家早已被遗忘。杨振宁老了才回来,像宝贝一样供着,尽享荣华富贵,还娶了个年轻女人。
  
萧光琰在两个多月的关押中,饱尝无休止的审讯和毒打,死前遭受无尽的痛苦,而杨振宁尽享一切荣誉和荣华富贵,抱着年轻美女,欣喜若狂地说“这是上帝赐予我的礼物”(见杨振宁访谈)
  
上帝让人来到世上,是为了让他们体验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与欢乐。萧光琰体验了痛苦,杨振宁体验了欢乐。
爱国者受如此待遇,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这样?历史会不会重演?
日人民报 发表评论于 2021-09-23 09:04:15
1971年,回到中国,还能看到正能量,只能说不要脸。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6, 共36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