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习近平忆高考: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2021-06-09 11:09:51
这厮太搞笑了。也完全没有自知之明。他上大学是考进去得吗?简直是没脸没皮了。
dus_安东69
发表评论于 2021-06-09 07:03:44
这是高级黑的文章
dream_pillow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21:51:06
看了这段,我开始上吐下泻........
七彩丹霞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20:51:23
文革之后没高考,--直到毛死后的1977年
OldPortland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18:36:31
Can't get into college to revenge against society, it has been t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枫林深处是我家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16:11:00
见过不知廉耻的, 真还没有见过习姓二百五这样鲜廉寡耻的东西!一个靠托关系,走后门去大学里“上管改”的工农兵学员, 一个连小学一年级教的字都认不全的不学无术之徒,也好意思把那段丢人现眼斯文扫地的经历拿出来炫耀?更有甚者, 居然好意思在亿万人民的众目睽睽之下,编造出“填志愿”的谎言来糊弄那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一代!
请问习近平, 你这个祸国殃民的万古罪人,嘴里还有那句话是真的?
十五的月亮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12:35:00
当年农村能上学的99%是两种人:一是地头蛇(大队,公社领导)的子女;二是上面(县,地,省,中央)有人打招呼的,出生黑五类,表现再好也没用
田丁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9:49:32
1975年我参加了一个县的工农兵学员招生工作,条件就是大队、公社二级“选拔”推荐,县决定。没有门路想获得录取是很少的。当时讨论录取时,就是招生工作组讨论,决定录取谁,分配进那一所学校。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化考试,也不存在填写志愿。我当时还做了乱点鸳鸯谱的事。一个医生的儿子,我就提议他去读医。后来人家告诉我他儿子不喜欢学医。习近平下乡到陕西,录取清华都因为他父亲的老关系。文革中这样靠关系的事情普遍得很,在社会中才明白原来是这样。
Dalidali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8:54:51
名额到陕西省,省里到县里...... 清华的名额分到那个县是有讲究的!
估计给县里的名额私下沟通后暗里是指名道姓的!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7:22:14
当年工农兵大学生是靠推荐,推荐靠的是权力,不是表现,不是能力。
表现好只对穷人家的孩子有点用,对权贵子女屁用没有。
所谓推荐,就是当时当官的一句话,老百姓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官越大,话语权越高。这也是一尊当年去清华的底气。所以表现好不好,不是群众说的算的。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7:19:59
工农兵大学生需要高考吗?
工农兵大学生录取需要看成绩,需要学历吗?
如果没有那个权贵爹,没有后门,他敢只填清华吗?
真是恶心!
pandali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0:06:19
沃德法!好大一个坑!一蹦一跳绕过。。。。
lthy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2:48:45
1975年正是老邓2次复出大权在握翻文革案的时候,政治审查宽松一些,不然包子还是没机会。
lanxf126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2:46:59
他忆哪门子高考?别来装有文化凑热闹了,去继续裸奔吧
碧姐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2:13:00
众所周知,他不用高考,是推荐的。
0101011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2:05:00
哪有万岁爷参加科举的?科举向来都是给P民往上爬的阶梯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1:50:40
标题就想误导人,太缺德了!
平安之夜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1:33:00
小学生还真把自己当瓣蒜了……哈哈哈……
newreviver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1:20:51
他考了吗?还好意思吹。
rdsman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0:52:23
习近平忆高考 --- 呵呵--
喜得利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20:06:51
小学生志在必得!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58:30
"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您是说他能"扛二百斤麦子走十里山路不换肩"。这个确实是过人之处。清华化学系正缺个扛二百斤化学药品,从南门扛到化学系,爬十层楼不换肩的学生。他去化学系真是屈才了。
哈哈哈
MJ0324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53:23
习近平是特长生:挑200斤,十里山路不换肩,世上无人能敌(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奥运冠军)......
newbigman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29:23
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指鹿为马的时代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恢复高考是1977年。 一尊, 统治阶层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也不可能不知道全国老百姓都知道这个1975年没有高考的事实!
那又如何? 谁在意你们是否知道真相? 谁在意你们是否知道他们在撒谎? 他们只要保证没有任何人在国内公开说出来就行了!
现在看来他们的手法是绝对成功的! 在国内, 哪怕是在大一点的微信群里, 你都不敢发表您所谓的事实。
通过同一样的手法, 慢慢的您会看到, 3年灾害变味了, 10年文革变成10年探索了, 党的历史改写了。
下一步会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但是我敢打赌, 不出五年, 我党定能为我国人民创造出一位神, 一个新的救世主来!
modems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18:39
恬不知耻的黑五类习包子,要是被下放到贵州山沟里,没了他老爸手下人罩着,看他还敢这么横?填100个清华也去不了,拼爹去的还装白莲花
giboooo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14:22
谁敢不让他上
wanttosaysomething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9:12:44
"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您是说他能"扛二百斤麦子走十里山路不换肩"。这个确实是过人之处。清华化学系正缺个扛二百斤化学药品,从南门扛到化学系,爬十层楼不换肩的学生。他去化学系真是屈才了。
带头大哥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04:00
同意,实事求是的人太少。一个县里就三个名额,他老爹当时还在下放,不仅帮不了忙,反而差点影响他的政审,他能在成千上万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抢到清华名额,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在路上!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52:26
他还真认为自己是清华的,奇葩。
luting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45:00
如果凭考试,三个志愿都填清华那是励志。如果靠自己红二代,走后门非上清华不可,呵呵呵
wanttosaysomething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36:50
这人就和李鹏家的长公主一个德行,要能力没有,但"牛皮"天下第一,"能力之外的资本都为零",
不信,来, 朕宽衣给你们瞻仰一下。
输赢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33:04
1966年文革开始,
大学全部关门,
教授老师学生全部上山下乡。
一直到1977年才恢复高考。
570万考生走进考场
除了少数应届高中生,
大多来自农村工厂机关军营,
只有27万人实现的上大学的梦想,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五。
本人有幸成为人中一员。
感谢老邓及时恢复高考,
否则我们还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也不可能来到水深火的美国。
570万考生中又习的影子吗?
呵呵
nonamenogame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25:48
53年6月生,66年文革动乱开始,刚好拿到小学毕业证书。实际学历小学毕业。以后的学历证书全是靠父亲的光环混来的。所以讲话不离稿,对着林郑月娥谈话也得读稿。读稿也念错字。
wanttosaysomething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25:31
您太抬高他了,他哪里有初中的水平,他是1953年的,上初中时文革已经开始了。所以,李锐当初考察他时就说,以为他有初中水平,但其实只是小学。
但就是这水平,人家大学毕业直接进了中央军委当耿彪的秘书了。
不服不行
wumiao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53:59七五年根本不用高考,是他父亲官复原职后专门给他的清华指标,他的水平也就是初中。
输赢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8:21:50
1975 年工农兵大学生,
所谓推荐上大学,
完全靠习仲勋的背景,
没有参加过高考。
如何忆高考?
呵呵
standardpoodle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59:38
推荐的不算,要是真正高考恢复后自己考上的,那才牛。。。
wumiao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53:59
七五年根本不用高考,是他父亲官复原职后专门给他的清华指标,他的水平也就是初中。
mobamo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43:00
七五年土農兵是不需考試
饭太稀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41:00
看《新华字典》上清华,清华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被黑过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21:00
文革时期走后门盛行。一批知青,根据后门关系从事不同辛苦的劳动。最差没有关系的在小队里和农民三同,休息时抽根烟,没时间让你翻字典。走大队书记后门,就可分到农场林场有闲看书。路子野的走公社领导后门,在民办小学教书,交钱买口粮。习近平能通到县委,这是泼天的关系,受父荫庇护。
格利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15:20
“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根本没有什么“填志愿”一说,完全是推荐、指定,分配你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你就得服从分配,不服从分配名额就是别人的。”
————
当年确实是这样。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12:00
无知者无畏,有权者蛮横。
weewee32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09:00
呸,臭不要脸!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7:07:34
有一个北京的知青,当时到了县委还是地委的
知青管理岗位,竭力帮了习近平。
嘟嘟囔囔大总裁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47:29
德不配位,必有祸端.
令狐冲.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45:55
那是,宽衣拉倒
XM25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38:49
二十年后回到清华园读博士的是他的秘书吧。
futufutu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36:38
习的天性里有一股蛮劲,还有一种赌博心...
---------------------------------------
因为老爹的关系, 习家表面上是走资派,习仲勋陕北的党羽遍布,有人罩着。不选其它学校,的确是因为大家都帮他想办法, 不仅仅是最佳方案,是唯一方案.
5840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33:00
啥叫忆高考啊?考了吗?
两湖居士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16:08
不是说习填的不对
习的天性里有一股蛮劲,还有一种赌博心里。这种心理对个人来说未见得不对,但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就危险了!
带头大哥
发表评论于 2021-06-07 16:11:00
关于习如何抢到名额,网上有文章,主要还是他能吃苦、能“混”,也一直在读书。插队几年已成了基层干部,而且和县里的领导关系很好,当他因为老爹的问题政审受阻时,大家都帮他想办法
页次:
1
/2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50
, 共
99
分页: [
1
] [
2
] [
下一页
] [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