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人大开会或出新政拼经济 外界不看好现有刺激

中国人大开会或出新政拼经济 外界不看好现有刺激

文章来源: RFA自由亚洲 于 2024-10-26 09:55: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月初将召开会议,外界预期中国届时将会公布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不过,包括美国财长耶伦在内的多位财经人士不看好已推出的刺激举措,认为未能解决中国产能过剩和内需疲软等核心问题。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将于11月4至8日在北京举行。根据委员长建议,届时将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等。

外界期待本次会议将批准增发债务额度,但已发布的议程中并没有具体提及债务和其他财政措施。

外界期待人大常委会出台更多刺激方案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本台表示,希望有更多关于税收方面的刺激政策,因为央行、发改委都已相继采取了不同行动,现在还需要改善的就是税收方面的,而这种政策修改必须经过人大审议。“大家期待就是税收方面、还有社会补助方面有没有一些改善,能够对经济有一个比较好的刺激作用。”

两周前,中国财政部曾召开记者会,宣布将陆续推出包括发行特别国债等“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化债、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等。财长蓝佛安强调,这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并暗示大规模刺激已在路上,但具体额度则未披露,引发各种猜测。

另据中国媒体财新网近日引述消息人士报导,中国政府拟在未来三年内发行总额逾六兆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路透社也援引知情人士表示,中国计划今年发行约两 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作为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的一部分。其中,财政部计划发行一万亿元的特别主权债券,主要用于刺激消费。

针对中国将发行更多债券,学者黄大卫指出:“其实,中国在2012-2013年就陷入流动性陷阱,不断地发行M2,但资金去不了(民营)实体经济,大部分存在银行或流向国有企业,而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都比较低。”

彭博社: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在华府遭质疑

由于经济持续放缓,中国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从央行、财政部、到发改委,都分别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包括央行降准降息、向银行注入更多资金和支持房地产等。

但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在本周在华府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各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对这些举措都泼了冷水。他们的呼吁是,采取更多措施来平衡中国的增长,并让北京的政策计划更加清晰。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批评说,中国迄今为止的刺激计划未能解决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等最紧迫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若不进行改革来提振国内消费,中国未来的年增长率可能会“远低于”4%。巴西财政部长阿达德则表示,刺激措施存在“不安全性”,但没有详细说明。

专家:中国刺激政策只是在灭火而没有重建

针对耶伦的讲话,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中心经济学家俞伟雄表示认同:“中国家庭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9%,美国则占69%, 为什么中国的比重会这么低?主要就是中国把国家资源导向了投资。为什么要导向投资?因为中国的领导人就是有一种所谓要‘超英赶美’的很畸形的政策。”

俞伟雄指出,现在虽然房地产泡沫破裂了,但中国依然鼓励把非常有限的资源投入在所谓的“新质生产力”上,过度投资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债务。他还说:“面临这个结构性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增加中国的家庭消费。但资产泡沫破裂后,通常都是家庭和企业不敢消费。”

俞伟雄认为,近期中国的降息、发行中长期国债等措施方向是正确的,但“这些财政刺激政策能否帮助中国家庭增加消费是关键。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他还说,“目前这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在灭火,但是怎样在废墟当中重建起来,都还没有看到。”

专家:中国领导层战略不同  与西方财经界迥异

不过,学者黄大卫对于耶伦的讲话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耶伦担忧中国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这是站在西方国家立场来看问题。因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其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外销:“内需不足是个原因,但这些商品本身设计就不是卖给国内的。第二,耶伦试图去改变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希望中国走向中等福利国家,但这跟中国的体制相违背。”

黄大卫指出,北京当局认为民营经济不可控,还是要以国有经济为主,而这就要靠“新三样”,即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所以中国补贴是有战略目的的:“北京想的是怎么改写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秩序,而我们一般都会是从百姓的角度去看,他的方法对于民营企业家、对于百姓未必就是好的,但他们的看法未必相同。”

总体而言,黄大卫认为,中国迄今出台的都是一些中短期经济措施,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点,就是结构性问题,包括让国有企业垄断太多的市场空间,对民营企业支持不够。 此外,对于促进内需,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目前,它所有的措施对经济刺激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可能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高。”

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大卫表示,他们更关切的是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因为中国目前债务负担沉重,其GDP和出口又占全球重要比例,如果其金融系统崩溃,会对全球金融稳定会造成重大冲击。但他估计,北京对这些呼吁不会太理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继雷军之后 黄仁勋“密会”MiniMax 深度交流两小时
官媒:链博会境外展商美国最多 脱钩走不远!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闻集团 索赔百亿美元
马克龙泽连斯基通话,更多幻影战机将进入俄乌战场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爱泼斯坦门,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烦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黄仁勋急了!英伟达H20解禁,却已挡不住“中国芯”
宗馥莉: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父亲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祸从口出!ASML一句话致使市值蒸发300亿美元
大连工业大学女生被退学:一场“有损国格”的交往风波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人大开会或出新政拼经济 外界不看好现有刺激

RFA自由亚洲 2024-10-26 09:55:12

中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月初将召开会议,外界预期中国届时将会公布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不过,包括美国财长耶伦在内的多位财经人士不看好已推出的刺激举措,认为未能解决中国产能过剩和内需疲软等核心问题。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将于11月4至8日在北京举行。根据委员长建议,届时将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等。

外界期待本次会议将批准增发债务额度,但已发布的议程中并没有具体提及债务和其他财政措施。

外界期待人大常委会出台更多刺激方案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本台表示,希望有更多关于税收方面的刺激政策,因为央行、发改委都已相继采取了不同行动,现在还需要改善的就是税收方面的,而这种政策修改必须经过人大审议。“大家期待就是税收方面、还有社会补助方面有没有一些改善,能够对经济有一个比较好的刺激作用。”

两周前,中国财政部曾召开记者会,宣布将陆续推出包括发行特别国债等“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化债、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等。财长蓝佛安强调,这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并暗示大规模刺激已在路上,但具体额度则未披露,引发各种猜测。

另据中国媒体财新网近日引述消息人士报导,中国政府拟在未来三年内发行总额逾六兆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路透社也援引知情人士表示,中国计划今年发行约两 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作为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的一部分。其中,财政部计划发行一万亿元的特别主权债券,主要用于刺激消费。

针对中国将发行更多债券,学者黄大卫指出:“其实,中国在2012-2013年就陷入流动性陷阱,不断地发行M2,但资金去不了(民营)实体经济,大部分存在银行或流向国有企业,而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都比较低。”

彭博社: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在华府遭质疑

由于经济持续放缓,中国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从央行、财政部、到发改委,都分别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包括央行降准降息、向银行注入更多资金和支持房地产等。

但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在本周在华府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各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对这些举措都泼了冷水。他们的呼吁是,采取更多措施来平衡中国的增长,并让北京的政策计划更加清晰。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批评说,中国迄今为止的刺激计划未能解决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等最紧迫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若不进行改革来提振国内消费,中国未来的年增长率可能会“远低于”4%。巴西财政部长阿达德则表示,刺激措施存在“不安全性”,但没有详细说明。

专家:中国刺激政策只是在灭火而没有重建

针对耶伦的讲话,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中心经济学家俞伟雄表示认同:“中国家庭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9%,美国则占69%, 为什么中国的比重会这么低?主要就是中国把国家资源导向了投资。为什么要导向投资?因为中国的领导人就是有一种所谓要‘超英赶美’的很畸形的政策。”

俞伟雄指出,现在虽然房地产泡沫破裂了,但中国依然鼓励把非常有限的资源投入在所谓的“新质生产力”上,过度投资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债务。他还说:“面临这个结构性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增加中国的家庭消费。但资产泡沫破裂后,通常都是家庭和企业不敢消费。”

俞伟雄认为,近期中国的降息、发行中长期国债等措施方向是正确的,但“这些财政刺激政策能否帮助中国家庭增加消费是关键。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他还说,“目前这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在灭火,但是怎样在废墟当中重建起来,都还没有看到。”

专家:中国领导层战略不同  与西方财经界迥异

不过,学者黄大卫对于耶伦的讲话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耶伦担忧中国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这是站在西方国家立场来看问题。因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其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外销:“内需不足是个原因,但这些商品本身设计就不是卖给国内的。第二,耶伦试图去改变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希望中国走向中等福利国家,但这跟中国的体制相违背。”

黄大卫指出,北京当局认为民营经济不可控,还是要以国有经济为主,而这就要靠“新三样”,即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所以中国补贴是有战略目的的:“北京想的是怎么改写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秩序,而我们一般都会是从百姓的角度去看,他的方法对于民营企业家、对于百姓未必就是好的,但他们的看法未必相同。”

总体而言,黄大卫认为,中国迄今出台的都是一些中短期经济措施,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点,就是结构性问题,包括让国有企业垄断太多的市场空间,对民营企业支持不够。 此外,对于促进内需,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目前,它所有的措施对经济刺激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可能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高。”

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大卫表示,他们更关切的是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因为中国目前债务负担沉重,其GDP和出口又占全球重要比例,如果其金融系统崩溃,会对全球金融稳定会造成重大冲击。但他估计,北京对这些呼吁不会太理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