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突破美国封锁 中共三中全会定下“两大马车”

突破美国封锁 中共三中全会定下“两大马车”

文章来源: 朝鲜日报 于 2024-07-21 08:58: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7月18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20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上,“安全”和“科学技术”这两大马车战略已经初现轮廓。

在由364名中国领导层的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出席的探索中国经济方向的这次会议上,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就业难等当前课题相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表现出了更多集中精力加强国家安全和突破对抗美国封锁的技术等“超长期战略”的意志。有预测认为,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确保安全和技术”,经济反弹在短期内将变得困难。

当天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多次强调“发展与安全”,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5000字的公报中,“安全”被提到了16次,意为以尖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被提到了5次,作为高质量发展手段的“新质生产力”被提到了2次。习近平的治国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被提到了22次,多于市场(13次)和开放(12次)。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以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方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阶段。

根据三中全会结果,中国将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确保技术突破和安全。习近平去年9月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是以尖端技术为基础,极致提升生产力的构想。即,要以利用新技术、装备、研究成果等的制造业、为生产直接做贡献的服务业为中心,改善经济结构,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今年3月,相当于习近平智囊团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出版的同名书籍中,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提到了半导体、医药(生物)、电动车、元宇宙商业、数字经济、机器人、尖端电子设备等。书中还提到了乌克兰战争中使用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强调:“新质生产力联系着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支柱强调了“人才”和“金融”,暗示中国教育部门和金融部门将继续进行大规模改革。当天的公报中说:“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说,要制定把人才和金钱用于尖端技术的框架。

公报还提出了确保国家安全的方向。公报中说:“要加强舆论指导,有效预防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有效应对外部威胁和挑战。”公报还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但在本次会议上,对当前经济课题的关注似乎并不大。会议通过的文件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意味着没有提出大规模的改革方案。另外,在2013年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在这次会议上缩小地提到了“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提到了针对房地产、地方政府负债、中小银行等面临危机的领域制定对策,以及对财政、金融、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等进行改革。还决定促进外商投资和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系改革。

此次会议将中国实现改革目标的时间定在习近平执政第三届以后的“2029年”,这一点也值得关注。公报说:“在2029年中国成立80周年之前完成改革任务,2035年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10年前召开三中全会时,公报中并没有提到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间。

另外,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15日刊登的1万字特别报道《改革家习近平》,17日在中国互联网上被删除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将习近平描述为改革开放创始人邓小平接班人的改革家的报道被删除后,华语圈媒体纷纷表示:“过分强调市场化改革,可能让习近平觉得不舒服。”

获得习近平的信任而迅速晋升,并于去年7月落马的前外交部长秦刚在三中全会上确定“安静退场”。公报说他的中央委员(排名前205名)辞职申请被受理,还对其使用了“同志”的称呼。相反,在此次会议上,追认了对前国防部长(长官)李尚福和前火箭军司令官李玉超等人开除党籍的处分,对他们采取了司法程序。

朝鲜日报编辑注:新质生产力

中国的战略是摆脱以往大量投入资源和人力实现增长的方式,以尖端技术为基础提高生产力。以为未来产业和生产做出贡献的服务业为中心,在改善经济结构的同时,谋求突破美国技术封锁,从而一举两得。这是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尔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在今年的三中全会上作为国家口号全面登场。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5岁女子放弃投行高薪转行拍电影,37岁执导好莱坞电影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突破美国封锁 中共三中全会定下“两大马车”

朝鲜日报 2024-07-21 08:58:44
在7月18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20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上,“安全”和“科学技术”这两大马车战略已经初现轮廓。

在由364名中国领导层的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出席的探索中国经济方向的这次会议上,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就业难等当前课题相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表现出了更多集中精力加强国家安全和突破对抗美国封锁的技术等“超长期战略”的意志。有预测认为,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确保安全和技术”,经济反弹在短期内将变得困难。

当天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多次强调“发展与安全”,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5000字的公报中,“安全”被提到了16次,意为以尖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被提到了5次,作为高质量发展手段的“新质生产力”被提到了2次。习近平的治国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被提到了22次,多于市场(13次)和开放(12次)。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以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方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阶段。

根据三中全会结果,中国将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确保技术突破和安全。习近平去年9月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是以尖端技术为基础,极致提升生产力的构想。即,要以利用新技术、装备、研究成果等的制造业、为生产直接做贡献的服务业为中心,改善经济结构,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今年3月,相当于习近平智囊团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出版的同名书籍中,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提到了半导体、医药(生物)、电动车、元宇宙商业、数字经济、机器人、尖端电子设备等。书中还提到了乌克兰战争中使用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强调:“新质生产力联系着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支柱强调了“人才”和“金融”,暗示中国教育部门和金融部门将继续进行大规模改革。当天的公报中说:“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说,要制定把人才和金钱用于尖端技术的框架。

公报还提出了确保国家安全的方向。公报中说:“要加强舆论指导,有效预防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有效应对外部威胁和挑战。”公报还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但在本次会议上,对当前经济课题的关注似乎并不大。会议通过的文件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意味着没有提出大规模的改革方案。另外,在2013年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在这次会议上缩小地提到了“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提到了针对房地产、地方政府负债、中小银行等面临危机的领域制定对策,以及对财政、金融、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等进行改革。还决定促进外商投资和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系改革。

此次会议将中国实现改革目标的时间定在习近平执政第三届以后的“2029年”,这一点也值得关注。公报说:“在2029年中国成立80周年之前完成改革任务,2035年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10年前召开三中全会时,公报中并没有提到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间。

另外,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15日刊登的1万字特别报道《改革家习近平》,17日在中国互联网上被删除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将习近平描述为改革开放创始人邓小平接班人的改革家的报道被删除后,华语圈媒体纷纷表示:“过分强调市场化改革,可能让习近平觉得不舒服。”

获得习近平的信任而迅速晋升,并于去年7月落马的前外交部长秦刚在三中全会上确定“安静退场”。公报说他的中央委员(排名前205名)辞职申请被受理,还对其使用了“同志”的称呼。相反,在此次会议上,追认了对前国防部长(长官)李尚福和前火箭军司令官李玉超等人开除党籍的处分,对他们采取了司法程序。

朝鲜日报编辑注:新质生产力

中国的战略是摆脱以往大量投入资源和人力实现增长的方式,以尖端技术为基础提高生产力。以为未来产业和生产做出贡献的服务业为中心,在改善经济结构的同时,谋求突破美国技术封锁,从而一举两得。这是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尔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在今年的三中全会上作为国家口号全面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