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文章来源: ZAKER 于 2023-04-17 01:08: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北京 4 月 17 日电 ( 记者 袁秀月 ) 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

然而最近,一些人却 " 逃离 " 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久违的快乐和充实。

写字楼为什么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当他们摆脱脑力劳动时,究竟在摆脱什么?

资料图:北京一双螺旋造型写字楼亮灯调试。

" 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 "

从去年 2 月到现在,豆豆经历了自工作以来一段难得的 " 放松 " 时光。

她辞掉上海的工作,暂停 11 年的职场生涯,先是做手工,后来去山区支教。今年 3 月,豆豆父母在湖北老家开了一家早餐店。豆豆怕他们太累,于是回家帮忙做了一段时间的体力活。

每天四五点起床准备,六点开始招待客人,断断续续忙到十一点。由于早餐店还卖小炒,中午也不得闲,只能赶紧扒拉几口饭,下午又要准备第二天卖的东西。

忙活一整天脚不沾地,豆豆却获得了多年未有的好睡眠。几乎沾床就睡,一直到天亮。以往手机不离手的她,一天也看不了几次手机,今天热点是什么,八卦、热搜,全都不用在乎。她只用关心眼前的事,这桌客人点了什么 ,吃了多少钱结账没,后面如何调整餐单,如何梳理好店里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等等。

看不同的食客来 " 过早 ",豆豆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一个 77 岁的老爷爷早餐吃馄饨配白酒,老爷爷说他每天下地干活,一天喝三顿酒;一个 78 岁的老奶奶怎么都不让年轻人替她付账,说她昨晚跟朋友打牌刚赢了 300……

离家多年,家乡的人和事对豆豆来说已变得很陌生,这次通过卖早餐又重新连接起来。" 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其实不是。" 她说。

豆豆家的早餐。

" 逃离 " 写字楼的原因

事实上,不只豆豆。大厂员工转行卖快餐、设计师转行做宠物美容、女生兼职做陪诊师 …… 最近," 轻体力活 " 一词在网上走红,很多人告别写字楼,拥抱体力活。

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建立不到五个月,已吸引超 4 万人加入。从 80 后到 00 后,对于工作的重新思考和可能性的探索正成为很多人在做的事。

久期是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的组长,1998 年出生,工作不到一年,她将小组的建立溯源至和朋友们的聊天。

" 去年工作后,我发现职场跟预期的不太一样,和朋友聊天时大家会说,要不然去做个保安吧。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要不然’,而归纳起来这些‘要不然’并不符合常规意义上好工作的定义。" 久期发现,很多人想做的反而是不太动脑的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心理趋势是怎么来的?这引起了她的好奇。

从久期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做脑力工作不开心,其实大多并非因为工作本身,或是不想动脑思考,而是工作附带的人际关系层面带来的困难较多。

豆豆也分享,她有个剪辑师朋友白天工作,晚上去送外卖,用做体力活来对冲在办公室积攒的精神压力。

此外,很多脑力工作的边界感也不那么明显,一个微信就能把人拉回工作状态。久期说,体力劳动相反,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所谓 " 体力劳动有时尽,脑力劳动无绝期 ",很多人做体力活看中的就是这点。

孙晴在咖啡店兼职。

轻体力活带来的改变

轻体力活还可以带来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

大学刚毕业的孙晴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做运营。每天开很长时间的会,最后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由于跟老板观点不一致,她还被 " 穿小鞋 ",一度导致她对找工作很抵触。

最近,她在准备留学的间隙,去一家咖啡店兼职。虽然很累,但完全没了坐在办公室的心理煎熬。对她来说,做体力活除了没精神内耗,还足够简单,没什么挑战,更不会有怀疑自己的感觉。咖啡店环境很好,老板同事都不错,每天闻着咖啡香,闲暇时还能听音乐,完全超出她的预期。

而在豆豆看来,体力活都需要当下去完成,而且能够立马给出反应,成果较为明显,相比职场中一些明显无法完成的目标,更让人有成就感。

很多人有类似的感受。有网友从大厂辞职去当收银员,她的感受是,每一笔账都有准确的数字,每一天工作都有明确目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 哪怕是帮老奶奶选到不甜且易嚼的面包,也让我感到与他人的真实链接,这在以前的工作中几乎从未有过。" 她分享道。

豆豆在山区支教。

让工作具有意义

对于工作意义的思考,正成为当下很多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大学毕业后,豆豆就一直在职场打拼,遵循着职场的法则,从没有过空窗期。辞职前,她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到了中层管理岗位,薪资体面,是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但她自己知道,在这 11 年里,她不停地往前追,还是只能被推着朝一个路径往前走,想尝试别的很难,往上走也有职业天花板。

让她最在意的,还是工作本身。" 很多无意义的会议,无意义的 OKR,各种对齐,周报、月报、年报,明知一些目标完成不了,也需要继续做。时间一久,精神内耗,每天都如若针毡,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 豆豆说,30 岁左右时,她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去年 2 月份,她本打算去朋友公司,恰巧自己公司资方撤资,她便从职场出来了。

豆豆说,前几年她都是一步步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现在她想尽量去做自己想尝试的事,以自我目标驱动,而不是被职场的 KPI 驱动。

久期对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的一个帖子印象深刻。女孩 2018 年毕业后到深圳做视觉设计,虽然工资待遇、办公环境各方面都不错,但她却形容自己 " 每天活得像个老鼠 "。后来女孩从深圳回家,转行做了宠物美容师。

久期注意到,帖子前后文字的语气都不一样,明显能感受到女孩转行后的开心。让她更有感触的是,女孩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认真研究了晋升流程、前景等,是 "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 的状态。

在久期看来,其实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概念并不重要,两者也不是对立面。任何一种职业或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不是追潮流追来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孙晴在咖啡店兼职。

跳出社会惯性的一种探索

当然,体力活也并不完美。孙晴举例,比如工资低,忙的时候跑断腿,有时候还会被客人凶,无法做长久等等,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际关系的问题很难避免。

" 轻体力的确很好,当下也可以让我们很快乐,但会不会是青春饭呢?应该关注当下还是考虑未来?" 在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也有人如此发问。

" 你不得不承认,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年轻人也只年轻一次。每个人都知道,思量长远是更稳妥的,但为什么大家在知道这样更稳妥的情况下还这么做,一定也是有 TA 的道理。很多年轻人焦虑的问题,不是上一代人能理解的。如果一味考虑长远,而忽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可能也不划算。" 久期说。

在她看来,当下很多人做轻体力活的困扰还在于:别人怎么看?会不会不光彩?

"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应该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成为好学生,念好专业,找好工作,但有些人会慢慢反应过来,这个‘好’,到底是谁定义的呢?" 久期认为,轻体力活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不一定非得沿着社会框好的轨迹往前走,可以去探索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

她认为,不管去做体力活还是脑力活,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豆豆有相似的看法。她分享,辞职后三个月是最幸福的时候,但三个月后,也有人因为没事做或经济原因陷入焦虑。在她看来,不管做什么,找到自己的目标并进行自我驱动很重要。

查看评论(3)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5岁女子放弃投行高薪转行拍电影,37岁执导好莱坞电影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ZAKER 2023-04-17 01:08:57

北京 4 月 17 日电 ( 记者 袁秀月 ) 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

然而最近,一些人却 " 逃离 " 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久违的快乐和充实。

写字楼为什么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当他们摆脱脑力劳动时,究竟在摆脱什么?

资料图:北京一双螺旋造型写字楼亮灯调试。

" 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 "

从去年 2 月到现在,豆豆经历了自工作以来一段难得的 " 放松 " 时光。

她辞掉上海的工作,暂停 11 年的职场生涯,先是做手工,后来去山区支教。今年 3 月,豆豆父母在湖北老家开了一家早餐店。豆豆怕他们太累,于是回家帮忙做了一段时间的体力活。

每天四五点起床准备,六点开始招待客人,断断续续忙到十一点。由于早餐店还卖小炒,中午也不得闲,只能赶紧扒拉几口饭,下午又要准备第二天卖的东西。

忙活一整天脚不沾地,豆豆却获得了多年未有的好睡眠。几乎沾床就睡,一直到天亮。以往手机不离手的她,一天也看不了几次手机,今天热点是什么,八卦、热搜,全都不用在乎。她只用关心眼前的事,这桌客人点了什么 ,吃了多少钱结账没,后面如何调整餐单,如何梳理好店里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等等。

看不同的食客来 " 过早 ",豆豆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一个 77 岁的老爷爷早餐吃馄饨配白酒,老爷爷说他每天下地干活,一天喝三顿酒;一个 78 岁的老奶奶怎么都不让年轻人替她付账,说她昨晚跟朋友打牌刚赢了 300……

离家多年,家乡的人和事对豆豆来说已变得很陌生,这次通过卖早餐又重新连接起来。" 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其实不是。" 她说。

豆豆家的早餐。

" 逃离 " 写字楼的原因

事实上,不只豆豆。大厂员工转行卖快餐、设计师转行做宠物美容、女生兼职做陪诊师 …… 最近," 轻体力活 " 一词在网上走红,很多人告别写字楼,拥抱体力活。

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建立不到五个月,已吸引超 4 万人加入。从 80 后到 00 后,对于工作的重新思考和可能性的探索正成为很多人在做的事。

久期是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的组长,1998 年出生,工作不到一年,她将小组的建立溯源至和朋友们的聊天。

" 去年工作后,我发现职场跟预期的不太一样,和朋友聊天时大家会说,要不然去做个保安吧。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要不然’,而归纳起来这些‘要不然’并不符合常规意义上好工作的定义。" 久期发现,很多人想做的反而是不太动脑的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心理趋势是怎么来的?这引起了她的好奇。

从久期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做脑力工作不开心,其实大多并非因为工作本身,或是不想动脑思考,而是工作附带的人际关系层面带来的困难较多。

豆豆也分享,她有个剪辑师朋友白天工作,晚上去送外卖,用做体力活来对冲在办公室积攒的精神压力。

此外,很多脑力工作的边界感也不那么明显,一个微信就能把人拉回工作状态。久期说,体力劳动相反,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所谓 " 体力劳动有时尽,脑力劳动无绝期 ",很多人做体力活看中的就是这点。

孙晴在咖啡店兼职。

轻体力活带来的改变

轻体力活还可以带来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

大学刚毕业的孙晴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做运营。每天开很长时间的会,最后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由于跟老板观点不一致,她还被 " 穿小鞋 ",一度导致她对找工作很抵触。

最近,她在准备留学的间隙,去一家咖啡店兼职。虽然很累,但完全没了坐在办公室的心理煎熬。对她来说,做体力活除了没精神内耗,还足够简单,没什么挑战,更不会有怀疑自己的感觉。咖啡店环境很好,老板同事都不错,每天闻着咖啡香,闲暇时还能听音乐,完全超出她的预期。

而在豆豆看来,体力活都需要当下去完成,而且能够立马给出反应,成果较为明显,相比职场中一些明显无法完成的目标,更让人有成就感。

很多人有类似的感受。有网友从大厂辞职去当收银员,她的感受是,每一笔账都有准确的数字,每一天工作都有明确目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 哪怕是帮老奶奶选到不甜且易嚼的面包,也让我感到与他人的真实链接,这在以前的工作中几乎从未有过。" 她分享道。

豆豆在山区支教。

让工作具有意义

对于工作意义的思考,正成为当下很多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大学毕业后,豆豆就一直在职场打拼,遵循着职场的法则,从没有过空窗期。辞职前,她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到了中层管理岗位,薪资体面,是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但她自己知道,在这 11 年里,她不停地往前追,还是只能被推着朝一个路径往前走,想尝试别的很难,往上走也有职业天花板。

让她最在意的,还是工作本身。" 很多无意义的会议,无意义的 OKR,各种对齐,周报、月报、年报,明知一些目标完成不了,也需要继续做。时间一久,精神内耗,每天都如若针毡,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 豆豆说,30 岁左右时,她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去年 2 月份,她本打算去朋友公司,恰巧自己公司资方撤资,她便从职场出来了。

豆豆说,前几年她都是一步步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现在她想尽量去做自己想尝试的事,以自我目标驱动,而不是被职场的 KPI 驱动。

久期对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的一个帖子印象深刻。女孩 2018 年毕业后到深圳做视觉设计,虽然工资待遇、办公环境各方面都不错,但她却形容自己 " 每天活得像个老鼠 "。后来女孩从深圳回家,转行做了宠物美容师。

久期注意到,帖子前后文字的语气都不一样,明显能感受到女孩转行后的开心。让她更有感触的是,女孩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认真研究了晋升流程、前景等,是 "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 的状态。

在久期看来,其实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概念并不重要,两者也不是对立面。任何一种职业或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不是追潮流追来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孙晴在咖啡店兼职。

跳出社会惯性的一种探索

当然,体力活也并不完美。孙晴举例,比如工资低,忙的时候跑断腿,有时候还会被客人凶,无法做长久等等,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际关系的问题很难避免。

" 轻体力的确很好,当下也可以让我们很快乐,但会不会是青春饭呢?应该关注当下还是考虑未来?" 在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也有人如此发问。

" 你不得不承认,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年轻人也只年轻一次。每个人都知道,思量长远是更稳妥的,但为什么大家在知道这样更稳妥的情况下还这么做,一定也是有 TA 的道理。很多年轻人焦虑的问题,不是上一代人能理解的。如果一味考虑长远,而忽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可能也不划算。" 久期说。

在她看来,当下很多人做轻体力活的困扰还在于:别人怎么看?会不会不光彩?

"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应该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成为好学生,念好专业,找好工作,但有些人会慢慢反应过来,这个‘好’,到底是谁定义的呢?" 久期认为,轻体力活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不一定非得沿着社会框好的轨迹往前走,可以去探索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

她认为,不管去做体力活还是脑力活,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豆豆有相似的看法。她分享,辞职后三个月是最幸福的时候,但三个月后,也有人因为没事做或经济原因陷入焦虑。在她看来,不管做什么,找到自己的目标并进行自我驱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