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单身男青年被罚跪宗祠打屁股,玩笑背后的歧视文化

单身男青年被罚跪宗祠打屁股,玩笑背后的歧视文化

文章来源: 风声 于 2023-02-08 01:36: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作者|朱昌俊

媒体评论员

近几天,一则“广西玉林,大龄男青年没结婚被长辈罚跪宗祠打屁股”的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流传。

网传画面中,多位男青年集体跪在疑似宗祠的跪垫上。一位长者则拿着一根粗长的木棍,做鞭笞状挨个打向下跪男青年的后背,似乎在对他们进行训斥,旁边还有很多人在围观。但从画面中人群的表情看,现场的氛围并不是很严肃,很多人都在笑。据一些网友透露,事发广西某村,春节期间,“家族中没找到女朋友的男青年被带到祠堂接受惩罚”。

到目前为止,这个视频的真实性还存在疑问。但若确如网友所说的那样,还是耐人寻味的。视频公布后,不出意外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尽管也有网友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没多少人将它与“侮辱人格”联系起来。一来,现场的氛围,不像是一种真正的“惩罚”;二来,在大众观念中,“家有家规,族有族规”的想法太深入人心。不少人认为,只要没违反法律,就是他人家族事务,无需旁人置喙。

置于现实语境下,上述想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相比反对者,恰恰是更多人对它表示“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更显意味深长。

要指出的一点是,父母、宗族希望子女、族人结婚,延续后代和传承香火,这几乎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不必先入为主地将这种想法斥责为文化糟粕。比如,在分析一些南方地区的生育率相对较高时,很多人会联想到是当地保留相对完整的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生育观念。但是,当家族公开“暴力”催婚,将尚未找女朋友的男青年集体带到宗祠进行“惩罚”,这种仪式感所传递的象征意味,就应该被警惕了 。

一方面,集体下跪、“鞭笞”的一幕在家族祠堂内发生,在那一刻实际上就把“未找女朋友”归类到了“不孝”之列。它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期以来被以讹传讹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合流。甚至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是教育青年人“学好不学坏”,仿佛未找女朋友已被划分到“学坏”之列。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样一种思维都与现代价值观格格不入。退一步讲,当今社会,青年人尤其是男青年,找不找朋友,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主观上的“不愿意”,可能远低于其他客观上的“不能够”因素。

而将单身乃至“适龄”未结婚 、未生育的人群贴上“不孝”和“不学好”的标签,实则是一种道德矮化和人格的污名化。它不可能帮助更多人走入婚姻,还会制造更多的观念冲突,甚至引发现实矛盾。

比如,会不会强化“催生族”与单身人群的相互敌意?像目前部分年轻人的“厌孩”乃至“仇童”情绪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就时有流露,这背后不排除有对社会催生氛围和单身歧视的反抗意味。

如果说家族、父母的“训导”,舆论的“催婚”,还只是对单身人群的软性施压,那么,当这种“舆论”压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不是也会给某些强制性的催生力量推波助澜?这并非杞人忧天。近几年时常被讨论的“单身税”话题,以及就业中的单身歧视等,很难说是空穴来风。而且,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社会对单身及不婚不育族的歧视,很可能变本加厉。

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家族惩罚式催婚,就让人有点不安了。它会成为一种更强烈的对于单身人士的社会性歧视的前奏吗?

就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生育观、婚姻观趋向多元化,这是必然的。要鼓励生育,关键还是要从公共服务方面降低生育成本和顾虑,创造更好的生育环境。并且,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也不能高估种种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

对于低生育率和“单身社会”的难以逆转性,我们可能得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指望各种强势奇葩的催婚,只会加剧社会观念的撕裂、群体的对立,催生更多的问题,从而让更多年轻人失去生育的意愿。

查看评论(5)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中药注射液,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多少生命?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5岁女子放弃投行高薪转行拍电影,37岁执导好莱坞电影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单身男青年被罚跪宗祠打屁股,玩笑背后的歧视文化

风声 2023-02-08 01:36:48


作者|朱昌俊

媒体评论员

近几天,一则“广西玉林,大龄男青年没结婚被长辈罚跪宗祠打屁股”的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流传。

网传画面中,多位男青年集体跪在疑似宗祠的跪垫上。一位长者则拿着一根粗长的木棍,做鞭笞状挨个打向下跪男青年的后背,似乎在对他们进行训斥,旁边还有很多人在围观。但从画面中人群的表情看,现场的氛围并不是很严肃,很多人都在笑。据一些网友透露,事发广西某村,春节期间,“家族中没找到女朋友的男青年被带到祠堂接受惩罚”。

到目前为止,这个视频的真实性还存在疑问。但若确如网友所说的那样,还是耐人寻味的。视频公布后,不出意外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尽管也有网友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没多少人将它与“侮辱人格”联系起来。一来,现场的氛围,不像是一种真正的“惩罚”;二来,在大众观念中,“家有家规,族有族规”的想法太深入人心。不少人认为,只要没违反法律,就是他人家族事务,无需旁人置喙。

置于现实语境下,上述想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相比反对者,恰恰是更多人对它表示“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更显意味深长。

要指出的一点是,父母、宗族希望子女、族人结婚,延续后代和传承香火,这几乎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不必先入为主地将这种想法斥责为文化糟粕。比如,在分析一些南方地区的生育率相对较高时,很多人会联想到是当地保留相对完整的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生育观念。但是,当家族公开“暴力”催婚,将尚未找女朋友的男青年集体带到宗祠进行“惩罚”,这种仪式感所传递的象征意味,就应该被警惕了 。

一方面,集体下跪、“鞭笞”的一幕在家族祠堂内发生,在那一刻实际上就把“未找女朋友”归类到了“不孝”之列。它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期以来被以讹传讹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合流。甚至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是教育青年人“学好不学坏”,仿佛未找女朋友已被划分到“学坏”之列。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样一种思维都与现代价值观格格不入。退一步讲,当今社会,青年人尤其是男青年,找不找朋友,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主观上的“不愿意”,可能远低于其他客观上的“不能够”因素。

而将单身乃至“适龄”未结婚 、未生育的人群贴上“不孝”和“不学好”的标签,实则是一种道德矮化和人格的污名化。它不可能帮助更多人走入婚姻,还会制造更多的观念冲突,甚至引发现实矛盾。

比如,会不会强化“催生族”与单身人群的相互敌意?像目前部分年轻人的“厌孩”乃至“仇童”情绪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就时有流露,这背后不排除有对社会催生氛围和单身歧视的反抗意味。

如果说家族、父母的“训导”,舆论的“催婚”,还只是对单身人群的软性施压,那么,当这种“舆论”压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不是也会给某些强制性的催生力量推波助澜?这并非杞人忧天。近几年时常被讨论的“单身税”话题,以及就业中的单身歧视等,很难说是空穴来风。而且,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社会对单身及不婚不育族的歧视,很可能变本加厉。

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家族惩罚式催婚,就让人有点不安了。它会成为一种更强烈的对于单身人士的社会性歧视的前奏吗?

就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生育观、婚姻观趋向多元化,这是必然的。要鼓励生育,关键还是要从公共服务方面降低生育成本和顾虑,创造更好的生育环境。并且,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也不能高估种种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

对于低生育率和“单身社会”的难以逆转性,我们可能得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指望各种强势奇葩的催婚,只会加剧社会观念的撕裂、群体的对立,催生更多的问题,从而让更多年轻人失去生育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