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事业编制岗位“零应聘” 为何“铁饭碗”无人问津?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近日,“如何破解敦煌研究院招人困境”话题冲上热搜。据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晓刚称,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此后,多位受访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敦煌偏僻的地理位置、严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较低的薪资待遇等因素,让很多应聘者望而却步。

有受访者明确表示,“钱没给够、上升的途径不明确”。尽管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岗位逐年增加,却鲜少有人问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曹斌公开发声表示,人才在任何行业都是其发展的根本,考古自然也不例外。提升考古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首先要抓人才培养。曹斌副教授还表示,希望用人单位可以放低“本科门槛”。

山西云冈石窟

近年来,考古热、文博热热度攀升,“敦煌”“三星堆”等已成为新晋网红IP。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考古编制岗位却无人问津。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折射出了我国文保人才紧缺的现状。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空缺、人才断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招聘要求必须要“双一流”或八大美院的硕士研究生,年龄35岁以下。事实上,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一直是门槛较高的专业,对文化素养有一定的要求,而敦煌学是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迹和敦煌学理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决定了从业者必须拥有对口的专业基础。

张小杨(左一)和同事在开展田野考古(纪录片《敦煌师父》截图)

考古专业的人数较少,也是造成“零应聘”现状的原因之一。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676分考入北大,“爆冷”选择考古专业,再一次反映了高校“招生难”的现实问题。相对于高校里其它热门学科,在很多人看来,实习难、就业环境艰苦、方向专一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学生选择考古专业的阻碍因素。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敦煌地处西北,位置偏远,相对许多大城市来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差距。高校毕业后,优中择优的年轻人更加向往大城市发展,也是可以理解的。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艰苦、招聘门槛高,加上较低的薪资待遇,种种因素让专业人才对考古编制这个“铁饭碗”望而却步。

钟芳蓉(左)在宿舍楼内完善学生公寓住宿卡

今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发布,未来5年,山西省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有研究院工作人员认为,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打破考古编制遇冷、人才断档的局面,找准背后原因是关键。

人才为什么不愿意来?来了能不能留得下?这些细节问题仍待厘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水平提升,中国考古学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在开启一个学科发展的时代。新时期考古发展的需要则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到痛点,精准施策,在谈坚守与奉献之前,不妨先做好功课,切实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切实需求。

要稀缺人才,不仅要谈理想抱负,也要谈实际待遇。良好的发展环境,方能让考古情怀不是负担,更能让实际的待遇冲淡环境的艰苦。

如若不能降低学历门槛,就要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让付出和实际回报成正比。如提供适配的发展空间、齐全的生活配套设施,与职位匹配的薪资待遇等等。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破解考古招人难的问题。

gamlastan 发表评论于
高不成低不就的专业,但凡有点能耐的人,谁去学考古。不是学考古的人,这种单位也不要。零应聘是有道理的。
密码忘记了 发表评论于
太专业,不挣钱。普通考古岗位肯定有人应聘的。学会古董知识,淘淘古董肯定不错。跑到敦煌那嘎达,纯学术研究没油水啊……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年轻人总要考虑找对象孩子教育的问题。这个铁饭碗同时也是金箍咒。
SeSeYiYi 发表评论于
这个只能靠信仰去支撑了。
ajaja 发表评论于
把浪费在测核酸,建方舱,动态清零上的钱用于增加考古投入,怎么会招不到人去做?其他多少值得由国家投入的行业预算不够,非得为了继续当皇帝去动态清零去当千古罪人。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古董饭碗,
十户一个。
gameon 发表评论于
研究世界级文化遗产敦煌艺术,配得上是国家事业单位。
gameon 发表评论于
这么简单的事都解决不了?

1)把敦煌考古队/所变成国家级事业单位,所址在北京

2)所有业务人员上北京户口,孩子在北京上学

3)但业务人员必须保证每年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在敦煌工作。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大陆各种盗墓热考古热是真的,但是也架不住经济考量,考古的毕业生也得往北上广钻,大西北就差点意思了
酒酿圆子羹 发表评论于
应该给敦煌墙上添加些裸体美女的雕刻来增加应聘者的兴趣,男人的崇高理想就是偷窥女人身体,一旦有光不溜秋的美女欣赏一定能招来充满理想的应聘者,倒贴钱都行,反正一面研究考古木乃伊,一面欣赏现代裸女,事业理想二不误,多好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呵呵,兲朝“考古热”,“文博热”都是招牌,背后是洗钱外逃。
“古董”不必是真的,但一定是事先约好有背景的。“字画”未必是真迹但一定是有人约好“收”滴。
否则,就算是真品,木有幕后约定,没人会费那个劲鉴定真伪。
“风雅”背后,几十万几百万收了一副“画”,走了一笔巨款,该办的事就有着落廖。
整个事儿纹丝风儿不漏,木有贪污腐败利益输送,大家都是鉴赏家收藏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古人太聪明啦。
大米仔 发表评论于
有多少人去都不够精绝女王垫背的,太危险了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只有中央宣布大规模建设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设施,比如恒温恒湿大玻璃室之类的,这个职位立刻炙手可热
hkzs 发表评论于
归根结底,地方太偏,钱给的太少,鬼才会来。
Lacedaemon 发表评论于
中国考古界都知道没有学术出头的机会,因为要按习蠢货本月初提出的“中国考古四点要求”隐藏、修改甚至伪造证据,达到所谓“中国气派”。三星堆就是正在上演的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