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冲9分,网飞新片又赢麻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今年网飞赢麻了。出品的韩剧《鱿鱼游戏》直接登顶全球爆款。
然而,电影方面却有点拉跨。
砸了近13个亿的《红色通缉令》,口碑彻底扑街。
豆瓣评分从6.6降到了6.3。

本来鱼叔对网飞电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年底又炸出一部惊喜之作。豆瓣开分直奔9分
评论区也是一水好评。「年度最佳」呼声不断。

提前预定明年奥斯卡提名——《倒数时刻Tick, Tick…Boom!

影片改编自天才剧作家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on)的自传体舞台剧。舞台剧、歌舞片本是小众艺术形式。 但这部影片却收获了普遍的赞誉。除了得益于经典的原作打底、导演的高度把控能力之外。最功不可没的就是男主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的演出。

38岁的加菲,早已褪去《超凡蜘蛛侠》《社交网络》中的稚气。成功地诠释了一位 郁郁不得志的落魄艺术家。 颇有《血战钢锯岭》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有望第二次提名奥斯卡影帝。 

电影中大量的唱跳段落,都由加菲本人完成。 为此,他花费了数月参加声乐课。训练出了干净的嗓音,和自然的弹唱手法。

在此基础上,他演绎出了人物的矛盾和挣扎。空有满腹才华,却在温饱线上挣扎。 他恃才傲物,在音乐的律动中斗志昂扬。但也难免垂头丧气,为创作不甘,为现实不满。

他是 伟大又孤独的艺术家。也是夹缝之中求生存的理想主义者。他不再是加菲,他是 乔恩,生活在1990年代的纽约。 和如今北漂的文艺青年一样, 他有着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
乔恩怀揣着满腔热忱,创作音乐剧。幻想着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登上百老汇舞台。为此他连看电视时、走在路上时、在餐馆打工时。
都随时在琢磨着旋律和歌词。甚至和女友抱在一起时,想的都是「如何把这一切写成歌」。 

可是这一切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他一直寂寂无名。他几乎收到了业内每一个制作人的拒绝信。市场不给他这样的年轻人太多的发挥空间。经纪人也不会花太多钱给他来安排好的演出团队。

之所以不被认可,是因为他作品风格过于辛辣和超前。一方面,他愤世嫉俗,耍嘴炮冒犯每一个人。用歌词吐槽餐馆里的客人都是懒汉。「在家本可以花更少的钱」

《Sunday》揭露时代广场上资本的狡诈。「六十美元眼镜 全都是骗局」嘲讽MBA学位人手一份。「只靠浮华声誉就能混过日子」

《Play Game》另一方面,他大开脑洞,预测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被无处不在的媒体操纵,整天盯着屏幕。真实的情感已被取缔。如今看来是预言帝,但在那个时代只被当成妄想狂。

不得志的艺术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人设了。而本片之所以能广受好评,更大程度上在于,乔恩所遭遇的现实问题戳中了普遍性的社会痛点
纽约这座大城市,和北上广异曲同工。节奏快,压力大,靠一腔热血难以解决生存。乔恩眨眼已经30岁,生活却还没步入正轨。没房,没车,没事业。还和对象闹掰了。

他每天都过得筋疲力尽。凌晨四点就起床,半夜还继续创作。但作为无名之辈,这些创作毫不值钱。 为了温饱,他还得在快餐店打工,一干就是五年。

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只能住在价格低廉的出租屋。他还经常拖欠水电费。这导致写歌写到一半,忽然没电。

牺牲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他的友谊和爱情。他没有时间陪伴生病的朋友。也没有时间经营自己的感情。他在事业上裹足不前,而女友则收到了另一座城市心仪的舞蹈教师邀约。两人同是追梦人,但现实注定了他们的轨迹无法重叠。就如《爱乐之城》的塞巴斯汀和米娅,终究还是选择了分手。

同辈压力也让他没少焦虑。27岁的剧作家已经在百老汇一炮而红。昔日共同追梦的朋友,改行去了广告业,生活竟因此脱胎换骨。入住高耸入云的豪华公寓,还喜提一辆宝马。

这些都使得一直用爱发电的他,开始仿徨不安。除了无形的压力外,最让他破防的是:他耗费整整八年创作出的作品「失败」了

其实,这部作品预演时不仅得到了亲友的满堂喝彩,还获得了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没有制作人愿意投钱,作品终究无法问世。原因很简单,文艺片没市场。为了迎合主流大众的审美品位,艺术性太强的原创作品很少被接纳。很长一段时间里,百老汇都被大IP改编作品统治。

牺牲了一切,熬过了八年。他原以为终于可以享受人生,自由拥抱艺术。或者至少可以摆脱经济负担。可谁知,是这样惨淡的结果。
阅人无数的经纪人,说了大实话:「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的写作。」和当下社会一样,仅凭天赋和努力是不够的。不得不承认,成功就是小概率事件。

30岁关头,乔恩才看清现实的真相。也动了转行的念头。虽说在戏剧圈他的才华无法变现,但在营销界,他的才华足以秒杀同行。他可以轻松想到优美的辞藻,用以伪装营销话术。虽然违心,但却能让他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当然,乔恩最终还是放弃了满地的六便士,坚持追逐头顶的月光。因为一个意外的变故——他最好的朋友感染了艾滋病

90年代,艾滋防治还未普及,患者也深受歧视。朋友比他更清楚生命的紧迫感,也因此对人生的选择题看得更清晰。「不要浪费才华,才不会浪费生命。 」


朋友的苦难刺痛了他,也激发了他的创作。他先是写出了小而美的音乐剧《倒数时刻》
一个人,一架钢琴,一支乐队。讲述自己的生活,诉说自己的不满,审视自己的内心,寻回自己的坚守。

再是完成了另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吉屋出租》
用肆意不羁的摇滚乐,和犀利的唱词。谱写着纽约社会中的各种肤色、性别、性取向的底层边缘人群像。既延续了他针砭时弊的尖锐批评,又流露着爱与包容的温情。 

这部充满反叛意味的「非主流音乐剧 」,如同一声春雷。 斩获了戏剧界最重磅的几项大奖,包括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开启了百老汇音乐剧更加自由、大胆的新时代。从90年代一直演到了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现场录制版豆瓣评分也高达9.3。可惜的是,乔恩没能看到这一切。1996年1月,他因主动脉瘤离世,年仅35岁。而电影也无意拍出乔恩的逆袭。只是平静地结束于他30岁生日的那一晚。

一生为音乐剧理想呕心沥血的乔恩,倒在了成名作公演的前夕。实在令人唏嘘。但令人欣慰的是,乔恩和他的作品持久地鼓舞着后世。如今国内一线音乐剧演员郑云龙、阿云嘎等人。都曾在校园时期出演《吉屋出租》,进而走上音乐剧道路。

《吉屋出租》经典曲目 I’ll Cover You《歌舞青春》女主角凡妮莎·哈金斯,同样因为对乔恩的仰慕,参与了本片的拍摄。 饰演乔恩前两部音乐剧的女主角。「他是一位真正的开拓者,教我敢于跳出固定思维。」

本片导演林聚聚(Lin-Manuel Miranda)亦深受乔恩的创作影响。「RENT让我意识到我完全可以写我自己的故事。」他和乔恩一样,一边打零工一边在闲暇时创作。他所创作的《汉密尔顿》,同样改写了百老汇的规则,载入音乐剧史册。豆瓣评分高达9.5
如今他又拍出了乔恩的自传电影。现实与电影的互文,是爱与信念的接力和联动。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每个人都曾像乔恩一样,被无形的倒计时困扰。不知道下个月的房租在哪;不知道是该向现实妥协,还是坚持自我、勇敢追梦;不知道疾病会在哪一刻突袭……但,就像乔恩所写:别惊慌,别弃船。与其受恐惧牵引。不如听从热爱的引领。因为那才是真正令我们发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