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雪或袭击东北!傻狍子和东北虎或受威胁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又一次全国性寒潮南下!

中央气象台在11月19日18时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根据预警信息表示,在11月19日20时至23日08时,我国自西北向东南将会有一次大风降温过程,多地气温暴跌6-10℃,局部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达12℃甚至更高。
受冷空气南下影响,23日我国最低气温0℃线将会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到四川盆地一带。
当然了,寒潮并不是立即就影响你所在的地区,受地形、下垫面温度以及风力条件等,寒潮南下过程还需要持续几天,预计在本周日以及周一左右,就会来到我国南方多地,给南方多地也带来剧烈降温。

和上一次寒潮相比,此次寒潮等级似乎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造成的伤害不强。首先是上次寒潮过后,我国多地气温暴跌,虽然后续气温有所回升,但仍旧没有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此轮冷空气在南下之前,当地基础气温较低,虽然降温幅度不如上轮冷空气,但此轮冷空气南下之后,我国多地最低气温会比之前要低,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此轮冷空气,该把衣柜里的羽绒服拿出来了。
特大暴雪对动物的影响

很多人对上次的寒潮南下带来的特大暴雪记忆深刻,而这一次寒潮南下过程中,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将可能会遭大暴雪,甚至是特大暴雪,部分地区的新增积雪深度可能会厚达30-40厘米。
对于当地人们而言,特大暴雪的出现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上一轮特大暴雪中,内蒙古部分地区受灾,不少牛棚被积雪压垮,猪牛被冻死。甚至还有房屋被积雪压垮,消防员冒着厚厚的积雪救人。

希望在此轮暴雪来临之前,黑龙江东部或者北部的人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加固牛棚,准备好牲畜的过冬粮草和取暖设备,以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对于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野生动物而言,今年也是一个特别难熬的冬季,尤其是积雪的出现。

首先要知道的是,积雪反射阳光的能力非常强,这也使得当地气温会持续偏低,难以回升,造成积雪更难以融化。
其次,积雪的存在会使得当地的野生动物们行动能力减弱,而且积雪会遮盖地面,植被难以露出地面,给食草动物觅食带来了一定困难。
比如:狍子是森林中最容易受到大雪影响的动物,狍子的个头较矮,不能很好地适应深雪,在深雪中行走非常耗费体力。当东北地区发生较大雪灾时,狍子有时候会深陷在积雪之中难以动弹,然后在雪地里失温而亡。
还有,傻狍子不会拱雪,如果当地积雪较厚,傻狍子将很难寻找到食物,此时它们就可能会饿死。所以东北地区发生雪灾,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傻狍子这类的动物。
食草动物的大量死亡,也会影响到食肉动物的生存,东北虎虽然在冬季来临之前会储存厚厚的脂肪,但是在冬季长期不进食仍旧有可能会被饿死。

而厚厚的积雪会使得东北虎在狩猎时,容易提前暴露自己的身影,造成猎物逃脱。亦或者雪灾造成食草动物大量死亡,东北虎虽然可以捡现成的,但到冬季后期时,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也会造成老虎狩猎困难。
野猪成拯救者

野猪在我国的口碑并不好,尤其是随着我国自然环境的恢复,野猪数量开始飙升,不少地方的野猪已经成灾。

然而在积雪较厚的地区,野猪却充当着“拯救者”的角色,它们的存在能够让其他动物更好地过冬,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知道,野猪喜欢群居行动,每当野猪种群外出觅食时,它们总是会蹚出一条雪道,其他动物也可以沿着这条路快速移动,能够节省体能,以及尽快地到达目的地。


其次,野猪喜欢拱土,它们长长的獠牙能够将坚硬的土壤拱开,因此在积雪较深的地方,它们也能够利用獠牙和鼻子拱开厚厚的积雪,露出表面的植被。这些露出的空地,将会为其他拱雪能力较弱的小型野兽或者是鸟类提供觅食场地。

还有,野猪蹚出的雪道,也会为鸟类提供觅食场所,帮助留鸟们过冬。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野猪被冻死,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知道,野猪数量较多,即使冻死一批个体,种群数量仍旧能够快速恢复,不像傻狍子数量较少,且繁殖速度不够快冻死之后种群很难恢复。冻死的野猪能够为当地的猛禽猛兽甚至是食腐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让大型猛兽们安全越冬。

可以说,野猪在冬季对生态链的贡献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野猪局部泛滥,但我们做的只是有序猎杀,而不是将其消灭殆尽。

总结

事实上,在一些生态链比较脆弱的地方,人们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补饲,比如:为野猪,狍子等食草动物投喂玉米、蔬菜,帮助它们过冬。如果东北虎受灾,当地也会为东北虎进行补饲,尽最大可能帮助它们越冬,以免导致它们种群数量大幅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