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现场:德国之声记者遭郑州民众拦堵 两位女子身份神秘

现场:德国之声记者遭郑州民众拦堵 两位女子身份神秘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21-07-25 09:54: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河南暴雨之后,一名德国之声驻华记者于7月24日在郑州报道时,因被认作是正在拍摄抹黑中国新闻的BBC记者遭到郑州民众的围堵引发关注。

7月24日,大陆微博用户@vanessa言午发布两段视频,一名外媒记者与陪同人员一起,试图在刚刚遭遇极端特大暴雨后的郑州采访,遭到郑州民众的抗议和阻拦。

大陆观察者网报道称,这名外媒记者是德国之声(DW)驻北京记者马蒂亚斯·比灵格(Mathias Bölinger)。他在德国之声24日发布的新闻短片中,神色局促,停顿颇多,但依旧不忘借河南灾情抹黑中国。

德国之声记者郑州遭民众围堵。(微博@vanessa言午)

绿衣人员对灰衣女子说:“他(比灵格)代表国际发声,我更希望他能够真正帮到我们”。(微博@vanessa言午)

德国之声记者比灵格。(微博@vanessa言午)

绿衣女子高举双手:“大家都听我说,不要着急......大家听我说!”(微博@vanessa言午)

德国之声记者报道画面。(Twitter@RealYunyun2020)

德国之声记者个人推特。(Twitter@mare_porter)

舆论关注德国之声记者。(Twitter@RealYunyun2020)

据悉,比灵格于7月22日启程前往河南。纵观他的推特(Twitter),多有转发、撰写抹黑中国新疆和香港事务的推文。

此外有网友称,在郑州街头为德国之声记者解围的是《洛杉矶时报》北京首席ALICE Su同学。从小在香港、台湾、加州和上海生活。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北京大学,应该又是学传媒新闻的,之前在中东当了4年的自由职业者。

此人推特置顶贴是抹黑新疆的专题报道。从Alice Su的推文得知了郑州群众后续对两人的态度:解释完之后,群众相信了他们的说法。有一位黑衣女士还说:这两位是德国朋友,大家应该欢迎。大家鼓掌,一位群众说抱歉。

ALICE Su的信息。(微博@水果蛋糕大概十一点)

此外,BBC记者7月22日发布消息称“地铁上的乘客被扔在站台上等死”,此言论遭到网友反驳:“我就在郑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没有任何人被丢在地铁上等死。”“不要刻意抹黑中国,请用事实说出郑州水灾的真相!”

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因为愤怒于BBC等外媒对河南水灾等的不客观报道,有人在网上呼吁警惕他们在郑州的采访,甚至主张在郑州找到他们,上述摩擦不知是否与那些呼吁有关。

《环球时报》认为,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产生愤怒情绪完全事出有因。西方媒体长期扮演了抹黑中国的角色,对西方社会形成偏执的对华看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媒体在编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超级谎言,它们的一些在华记者在这当中扮演了活跃角色,有些人的报道严重违反新闻从业人员基本道德,西方媒体显然需要围绕中国报道开展集体反思,真正回归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

该媒体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强烈不建议各地民众对西方记者个体进行现场围堵。在那些记者没有破坏性卷入并干预事态本身,而是作为采访者进行记录的时候,不宜以强制方式阻止他们的拍摄等。

他指出,第一,这无助于阻止那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开展负面报道,扭转不了他们的视角和态度,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宣传自己在中国的报道受到“冲击”和“打压”提供现场素材,使他们在西方的语境下进一步抹黑中国更加振振有词。

第二,这样的摩擦会高抬那些西方媒体,他们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国多么“受到重视”。事实上,那些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都在下降,有些下降得还非常厉害,描述自己在中国“被重视”“受打压”已经成为他们在西方自抬身价的常用套路之一。

胡锡进表示,中国社会对那些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那些媒体当然仍有影响,但已远不如前,他们急迫想围绕中国搞事,彰显自己维护西方利益的“不可取代”作用,在中国碰瓷对他们自我炒作有着特殊意义,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环球时报》主张,要以更加恰当的方式与西方舆论机构博弈,中国公众对他们的强烈不满要更加有效地表达出来,包括被采访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毫不客气地对那些西方媒体提出批评。在他们的报道发出后,如果有严重不实之处,中国被采访者应高声抗议,让那些西方记者和他们所属的媒体付出声誉代价等等。

胡锡进并主张,不与出现在事发地现场的西方记者直接冲突,不给他们攻击中国社会提供篡改、利用现场素材的额外机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7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爱泼斯坦门,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烦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闻集团 索赔百亿美元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黄仁勋急了!英伟达H20解禁,却已挡不住“中国芯”
马克龙泽连斯基通话,更多幻影战机将进入俄乌战场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宗馥莉: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父亲
官媒:链博会境外展商美国最多 脱钩走不远!
继雷军之后 黄仁勋“密会”MiniMax 深度交流两小时
美国国务院大裁员伤筋动骨,亚太策略恐沦为空谈
大连工业大学女生被退学:一场“有损国格”的交往风波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现场:德国之声记者遭郑州民众拦堵 两位女子身份神秘

多维 2021-07-25 09:54:10

河南暴雨之后,一名德国之声驻华记者于7月24日在郑州报道时,因被认作是正在拍摄抹黑中国新闻的BBC记者遭到郑州民众的围堵引发关注。

7月24日,大陆微博用户@vanessa言午发布两段视频,一名外媒记者与陪同人员一起,试图在刚刚遭遇极端特大暴雨后的郑州采访,遭到郑州民众的抗议和阻拦。

大陆观察者网报道称,这名外媒记者是德国之声(DW)驻北京记者马蒂亚斯·比灵格(Mathias Bölinger)。他在德国之声24日发布的新闻短片中,神色局促,停顿颇多,但依旧不忘借河南灾情抹黑中国。

德国之声记者郑州遭民众围堵。(微博@vanessa言午)

绿衣人员对灰衣女子说:“他(比灵格)代表国际发声,我更希望他能够真正帮到我们”。(微博@vanessa言午)

德国之声记者比灵格。(微博@vanessa言午)

绿衣女子高举双手:“大家都听我说,不要着急......大家听我说!”(微博@vanessa言午)

德国之声记者报道画面。(Twitter@RealYunyun2020)

德国之声记者个人推特。(Twitter@mare_porter)

舆论关注德国之声记者。(Twitter@RealYunyun2020)

据悉,比灵格于7月22日启程前往河南。纵观他的推特(Twitter),多有转发、撰写抹黑中国新疆和香港事务的推文。

此外有网友称,在郑州街头为德国之声记者解围的是《洛杉矶时报》北京首席ALICE Su同学。从小在香港、台湾、加州和上海生活。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北京大学,应该又是学传媒新闻的,之前在中东当了4年的自由职业者。

此人推特置顶贴是抹黑新疆的专题报道。从Alice Su的推文得知了郑州群众后续对两人的态度:解释完之后,群众相信了他们的说法。有一位黑衣女士还说:这两位是德国朋友,大家应该欢迎。大家鼓掌,一位群众说抱歉。

ALICE Su的信息。(微博@水果蛋糕大概十一点)

此外,BBC记者7月22日发布消息称“地铁上的乘客被扔在站台上等死”,此言论遭到网友反驳:“我就在郑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没有任何人被丢在地铁上等死。”“不要刻意抹黑中国,请用事实说出郑州水灾的真相!”

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因为愤怒于BBC等外媒对河南水灾等的不客观报道,有人在网上呼吁警惕他们在郑州的采访,甚至主张在郑州找到他们,上述摩擦不知是否与那些呼吁有关。

《环球时报》认为,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产生愤怒情绪完全事出有因。西方媒体长期扮演了抹黑中国的角色,对西方社会形成偏执的对华看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媒体在编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超级谎言,它们的一些在华记者在这当中扮演了活跃角色,有些人的报道严重违反新闻从业人员基本道德,西方媒体显然需要围绕中国报道开展集体反思,真正回归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

该媒体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强烈不建议各地民众对西方记者个体进行现场围堵。在那些记者没有破坏性卷入并干预事态本身,而是作为采访者进行记录的时候,不宜以强制方式阻止他们的拍摄等。

他指出,第一,这无助于阻止那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开展负面报道,扭转不了他们的视角和态度,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宣传自己在中国的报道受到“冲击”和“打压”提供现场素材,使他们在西方的语境下进一步抹黑中国更加振振有词。

第二,这样的摩擦会高抬那些西方媒体,他们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国多么“受到重视”。事实上,那些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都在下降,有些下降得还非常厉害,描述自己在中国“被重视”“受打压”已经成为他们在西方自抬身价的常用套路之一。

胡锡进表示,中国社会对那些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那些媒体当然仍有影响,但已远不如前,他们急迫想围绕中国搞事,彰显自己维护西方利益的“不可取代”作用,在中国碰瓷对他们自我炒作有着特殊意义,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环球时报》主张,要以更加恰当的方式与西方舆论机构博弈,中国公众对他们的强烈不满要更加有效地表达出来,包括被采访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毫不客气地对那些西方媒体提出批评。在他们的报道发出后,如果有严重不实之处,中国被采访者应高声抗议,让那些西方记者和他们所属的媒体付出声誉代价等等。

胡锡进并主张,不与出现在事发地现场的西方记者直接冲突,不给他们攻击中国社会提供篡改、利用现场素材的额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