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明代郡王府遗址 出土大量龙凤纹琉璃构件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6月26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正府街遗址考古成果。

2018年7月,为配合成都市兴城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建或拟出让、划拨正府街建设用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地点进行了文物勘探发掘。发现了明代郡王庆符王府相关建筑遗址,出土大量龙纹、凤纹琉璃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还揭露出了一组从晚唐五代沿用至南宋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



唐宋时期建筑遗迹,主要分布于发掘区中部,根据建筑磉礅打破关系及出土瓷器,修建年代至少可分晚唐、五代与宋代三个时段。初建于晚唐时期,建筑规模较小;五代时期进行大规模扩建,以建筑间的天井为分隔,形成了主体建筑面阔7开间的多进深院落格局;宋代基本沿用五代时期的建筑朝向与大部分磉礅(sǎng dūn),并进行小范围增补或改建。

这一时期,磉礅砌筑方式相似,在原地面向下开挖1至2米深坑,在坑中反复以一层卵石、一层夯土逐层向上夯筑。在解剖磉礅时,发现了少量瓷片,以晚唐五代时期的邛窑为主,如大饼足或玉璧足碗,低温青黄釉绿彩瓷片等,结合上下地层出土遗物判断大部分磉礅始建年代为五代时期。





明代建筑遗迹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北部及南部,以南北两座建筑基址为代表,反映出该建筑群至少存在东西两组院落,布局规整,皆为正南北向。南侧建筑基址还保留着部分地砖、排水沟及房屋垫土,地砖由大块方形红砂石砌筑;北侧建筑基址四周有卵石拼砌的散水,砌筑考究。

在整个发掘区明代地层及灰坑中,出土大量仿木建筑构件,包括琉璃龙纹瓦当、滴水,琉璃凤纹滴水,琉璃斗拱,琉璃脊筒、龙吻等脊梁上的大型构件以及龙、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等屋脊走兽。正府街遗址明代建筑规模较大,实用性建筑构件极多,青色琉璃瓦占比较高,根据明代天启成都府志图标识,其地理位置在明蜀王府北部萧墙外,推测应为明代郡王庆符王府。



考古人员介绍,正府街遗址地处唐宋罗城时期的成都城城市核心地带,所发现的五代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对复原城内历史格局具有重要价值。另外遗址紧邻明蜀王府萧墙北部,明代建筑群规模大、等级高,所出瓦当、滴水、脊筒、脊兽等建筑构件是研究明代中高等级古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