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贺国强失踪后,网民与西媒大玩文字游戏(图)

贺国强失踪后,网民与西媒大玩文字游戏

文章来源: 明镜网 于 2013-02-19 14:34: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北京的外国记者发现,在中国对日本的缠斗中,中共中央有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和李克强四位政治局常委密集表态。但他们也发现,习近平和贺国强两位政治局常委,不仅在这一重大事件上悄无声息,而且,已在公众视线消失超过11天之久。

  法国《世界报》说,“鑑于习近平的名字与中共其他领导人的名字一样属于禁忌词,中国的网民就用英语的She来替代指称习近平,因为She的发音接近‘习’(Xi)。于是,一位网民在互联网上发问,‘She真的是被靠边站了吗?’网民woshenanla则问,‘She受伤?Who干的?’这里的She指习近平,Who则是指国家主席胡锦涛(Hu)。最多的人用英语发问,‘Where is she(Xi)?’(习到哪里去啦?)”

  他(He,指贺)也一度失踪?

  更有人把She(Xi,指习)和He (一语双关,既是英文“他”,也是贺国强的“贺”字的汉语拼音)联起来,说“She和He都失踪了,Who (Hu,指胡) cares?(谁在乎呢?)”。

  不过,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习近平与贺国强同时失踪,引发了一系列阴谋论猜测。贺国强被认为是被整肃的薄熙来的政治对手,自8月31日以后,就一直没有露面。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观察家说,虽然习近平被选为下届中国最高领导人,但是,他的理念很少为外人所知,考虑到中国最领导人对世界政治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很不寻常。

  正当国际媒体关注贺国强“失踪”之际,中国官媒报导他再次露面。

  据官方新华社报导,贺国强9月12日到中国监察杂志社等官方媒体机构进行调研,强调增强反腐宣传针对性。

  明镜新闻网获悉,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已从公众活动中消失良久,并非谣传的他和习近平遭遇车祸,而是他全力进行对前重庆巿委书记薄熙来一案的处理,听取中共元老们的意见,并且起草对薄熙来处理的文件。

  “对于贺国强来说,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他本人曾任重庆巿委书记,他的旧部曾遭到薄熙来的整肃。现在,轮到他来收拾薄熙来了,但一点也不敢轻松。因为薄熙来的势力不止他个人,而是最高层几乎每人都和薄有瓜葛。”应一家英语出版社之约,撰写了一本关于薄熙来事件政治影响着作的何频说,“中共高层现在对薄熙来的处理是轻也不是,重也不是。他们不敢公开审判薄熙来,等于坐实了政治阴谋论”。

  中方的无动于衷又进一步被解读为:一是传闻为真,无法辟谣;二是传闻无伤大雅,不值得辟谣。

  在中国,官员缺席本应出现的场合,不外乎是两种可能:一是健康出问题,二是仕途出问题。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缺席,官方通常会以其他形式作出澄清——“该官员去外地视察或出国访问,若情况许可,会尽快安排让该官员公开露面,以正视听。”

  中央级的领导亦难免落此俗套,数月前被传涉及薄熙来案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有一段时间频频露面,异常活跃,也与释疑解惑有关。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政治学家蔡欣怡(Kellee Tsai)表示,在无根据的传言甚嚣尘上之下,大陆当局对习近平“消失”三缄其口,“甚至比控制消息还鲁莽”,会让传言散播得愈来愈快。

  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塞契(Anthony Saich)说,中共根本“不认为民众有权知道领导人的事情,除非相关消息受到谨慎管制,而且属于正面”。

  前澳洲外交官及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国问题专家任格瑞(RichardRigby)表示,中共对某些议题引发的舆论较前敏感,譬如民族主义和社会动乱。

  他说:“但若与领导阶层有关,原先在地下政党时期的阴谋本能就会显现。”

查看评论(2)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5岁女子放弃投行高薪转行拍电影,37岁执导好莱坞电影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中药注射液,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多少生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贺国强失踪后,网民与西媒大玩文字游戏

明镜网 2013-02-19 14:34:07


  在北京的外国记者发现,在中国对日本的缠斗中,中共中央有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和李克强四位政治局常委密集表态。但他们也发现,习近平和贺国强两位政治局常委,不仅在这一重大事件上悄无声息,而且,已在公众视线消失超过11天之久。

  法国《世界报》说,“鑑于习近平的名字与中共其他领导人的名字一样属于禁忌词,中国的网民就用英语的She来替代指称习近平,因为She的发音接近‘习’(Xi)。于是,一位网民在互联网上发问,‘She真的是被靠边站了吗?’网民woshenanla则问,‘She受伤?Who干的?’这里的She指习近平,Who则是指国家主席胡锦涛(Hu)。最多的人用英语发问,‘Where is she(Xi)?’(习到哪里去啦?)”

  他(He,指贺)也一度失踪?

  更有人把She(Xi,指习)和He (一语双关,既是英文“他”,也是贺国强的“贺”字的汉语拼音)联起来,说“She和He都失踪了,Who (Hu,指胡) cares?(谁在乎呢?)”。

  不过,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习近平与贺国强同时失踪,引发了一系列阴谋论猜测。贺国强被认为是被整肃的薄熙来的政治对手,自8月31日以后,就一直没有露面。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观察家说,虽然习近平被选为下届中国最高领导人,但是,他的理念很少为外人所知,考虑到中国最领导人对世界政治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很不寻常。

  正当国际媒体关注贺国强“失踪”之际,中国官媒报导他再次露面。

  据官方新华社报导,贺国强9月12日到中国监察杂志社等官方媒体机构进行调研,强调增强反腐宣传针对性。

  明镜新闻网获悉,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已从公众活动中消失良久,并非谣传的他和习近平遭遇车祸,而是他全力进行对前重庆巿委书记薄熙来一案的处理,听取中共元老们的意见,并且起草对薄熙来处理的文件。

  “对于贺国强来说,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他本人曾任重庆巿委书记,他的旧部曾遭到薄熙来的整肃。现在,轮到他来收拾薄熙来了,但一点也不敢轻松。因为薄熙来的势力不止他个人,而是最高层几乎每人都和薄有瓜葛。”应一家英语出版社之约,撰写了一本关于薄熙来事件政治影响着作的何频说,“中共高层现在对薄熙来的处理是轻也不是,重也不是。他们不敢公开审判薄熙来,等于坐实了政治阴谋论”。

  中方的无动于衷又进一步被解读为:一是传闻为真,无法辟谣;二是传闻无伤大雅,不值得辟谣。

  在中国,官员缺席本应出现的场合,不外乎是两种可能:一是健康出问题,二是仕途出问题。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缺席,官方通常会以其他形式作出澄清——“该官员去外地视察或出国访问,若情况许可,会尽快安排让该官员公开露面,以正视听。”

  中央级的领导亦难免落此俗套,数月前被传涉及薄熙来案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有一段时间频频露面,异常活跃,也与释疑解惑有关。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政治学家蔡欣怡(Kellee Tsai)表示,在无根据的传言甚嚣尘上之下,大陆当局对习近平“消失”三缄其口,“甚至比控制消息还鲁莽”,会让传言散播得愈来愈快。

  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塞契(Anthony Saich)说,中共根本“不认为民众有权知道领导人的事情,除非相关消息受到谨慎管制,而且属于正面”。

  前澳洲外交官及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国问题专家任格瑞(RichardRigby)表示,中共对某些议题引发的舆论较前敏感,譬如民族主义和社会动乱。

  他说:“但若与领导阶层有关,原先在地下政党时期的阴谋本能就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