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江苏扬州发现《晴雨录》奏折 清朝已有气象报告

江苏扬州发现《晴雨录》奏折 清朝已有气象报告

文章来源: 结诚晶 于 2009-06-20 01:52: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扬州市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征集的关于清朝扬州的上万份奏折中,发现了数百份《晴雨录》奏折。有关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连续完整的气象记录之一,标志着中国气象记录历史向前推进300年。

  这次发现的《晴雨录》奏折有数百份之多,其中记载较为完整的一份是嘉庆三年(1798年)两淮盐政征瑞向嘉庆帝报告雪情的奏折,嘉庆帝阅后,御批道“欣慰览之”;再如,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奏报扬州米价甚平并进晴雨册折》上,就留下了康熙帝的御批。

  据有关专家介绍,清政府对气象观测工作很重视,并且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清政府令钦天监和各地气象观测部门逐日观测阴晴和雨雪等天气现象,并将观测结果写成《晴雨录》,按月呈报皇帝阅看。有些《晴雨录》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向等内容,关于雨雪情况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和程度,已经很接近于现代的气象观测记录簿。此外,对于特殊的天气现象如初雷情况等,钦天监要进行详细观测并以“题本”形式奏呈。保存至今的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的大量《晴雨录》以及钦天监题本、各地奏折等气象档案,是研究各地气候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扬州市档案局负责人认为,这些奏折定期记载关于气候、雨水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气象记录,这也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连续完整的气象记录。过去认为,外国人在上海开埠后,光绪年间中国才有气象记录。《晴雨录》奏折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气象记录历史向前推进300年。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博索纳罗:被强制戴电子脚镣无比屈辱 我已经70了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宗庆后未在香港设立家族信托?律师分析三种可能
柬埔寨王家军及特种部队全面待命,洪玛奈发令了
人工智能将解决孤独问题,但这本身就是个问题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特朗普:这语言最难学 我不会模仿 会引起很大混乱
接收31名离美研究者,马克龙真从美国抢到了人
特朗普自称“从不画画” 但他的许多简笔画都在拍卖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七大任务,网民如何理解?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丁家喜律师:"我爱你们,但我不能放弃理想和信念"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江苏扬州发现《晴雨录》奏折 清朝已有气象报告

结诚晶 2009-06-20 01:52:11

近日,扬州市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征集的关于清朝扬州的上万份奏折中,发现了数百份《晴雨录》奏折。有关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连续完整的气象记录之一,标志着中国气象记录历史向前推进300年。

  这次发现的《晴雨录》奏折有数百份之多,其中记载较为完整的一份是嘉庆三年(1798年)两淮盐政征瑞向嘉庆帝报告雪情的奏折,嘉庆帝阅后,御批道“欣慰览之”;再如,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奏报扬州米价甚平并进晴雨册折》上,就留下了康熙帝的御批。

  据有关专家介绍,清政府对气象观测工作很重视,并且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清政府令钦天监和各地气象观测部门逐日观测阴晴和雨雪等天气现象,并将观测结果写成《晴雨录》,按月呈报皇帝阅看。有些《晴雨录》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向等内容,关于雨雪情况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和程度,已经很接近于现代的气象观测记录簿。此外,对于特殊的天气现象如初雷情况等,钦天监要进行详细观测并以“题本”形式奏呈。保存至今的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的大量《晴雨录》以及钦天监题本、各地奏折等气象档案,是研究各地气候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扬州市档案局负责人认为,这些奏折定期记载关于气候、雨水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气象记录,这也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连续完整的气象记录。过去认为,外国人在上海开埠后,光绪年间中国才有气象记录。《晴雨录》奏折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气象记录历史向前推进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