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海归遭遇“海投”挫败 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了伤害

海归遭遇“海投”挫败 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了伤害

文章来源: 结诚晶 于 2009-06-15 23:56: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一位回国的“海归”谈起自己经历眼圈红了。回国后先是到市里的人事部门报到,也受到热情接待,获得了几个企业的名称。接下来,他自己开展了一场“海投”——大量投放简历,也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选”——到用人单位接受面试。结果,他多次发现,当自己叙述在日本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对方或者把简历甩到一边,或者冲他挥挥手,表示面试已经结束了。他感到自尊心深深地受到挫折,委屈地说:“我搞不明白,面试官为什么不喜欢海外的高学历?”   我们愿意把这位“海归”的经历当作一个“个案”来看待,同时也希望就此探讨“面试官为什么不喜欢海外高学历”的问题。

  坦率而言,“海归”变成“海待”,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个期间,中国社会的开放度不断加大,到海外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结果必然是“海归”的总 “量”也在增长,好比“飞入寻常百姓家”,“海归”已经不再新鲜。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外向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对“海归”的“质”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一些名不副实的“海归”更是给后来的“海归”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内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海归”戴起有色眼镜,应该说是事出有因的。对于这一点,“海归”更应该用平和心去理解。反过头来看看日本,类似“海归”这样的词汇早已不存在了,到海外留学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吹嘘的时候,从海外学成归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放下身段,放平心态,对“海归”来说应该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面对面试官,“海归”不应该对自己的学历夸夸其谈。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把简历“海投”的“海归”应聘者,在心态上就不端正,因此事先没有能够对应聘单位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前往面试的时候,只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语言,诸如“希望能够在贵公司发展”、“贵公司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名望”等等,一旦接触到公司的实质性问题,便显出一问三不知的真相。如此“海归”,怎么能得到聘用?

  面对面试官,“海归”应该事先就预想如何消除他的不信任感,如何帮助他摘到有色眼镜。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博士生入学考试还要难上几分。这个时候,“海归”比展示自己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示自身对其企业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对其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测,一句话,就是要从展现自己改变为关注企业。这不仅是一种面试的技巧,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责任感的催生。

  “海归”不再是中国职场的“护照”,学历也只是一个重要的标杆,关键在能力、在一份体认对方的情怀。(蒋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他死于762年,他的朋友圈却传到了2025年
稳定币法案落地,比特币跳水,美国银行业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30年王室规定将松绑?威廉凯特考虑为儿子打破传统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海归遭遇“海投”挫败 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了伤害

结诚晶 2009-06-15 23:56:04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一位回国的“海归”谈起自己经历眼圈红了。回国后先是到市里的人事部门报到,也受到热情接待,获得了几个企业的名称。接下来,他自己开展了一场“海投”——大量投放简历,也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选”——到用人单位接受面试。结果,他多次发现,当自己叙述在日本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对方或者把简历甩到一边,或者冲他挥挥手,表示面试已经结束了。他感到自尊心深深地受到挫折,委屈地说:“我搞不明白,面试官为什么不喜欢海外的高学历?”   我们愿意把这位“海归”的经历当作一个“个案”来看待,同时也希望就此探讨“面试官为什么不喜欢海外高学历”的问题。

  坦率而言,“海归”变成“海待”,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个期间,中国社会的开放度不断加大,到海外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结果必然是“海归”的总 “量”也在增长,好比“飞入寻常百姓家”,“海归”已经不再新鲜。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外向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对“海归”的“质”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一些名不副实的“海归”更是给后来的“海归”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内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海归”戴起有色眼镜,应该说是事出有因的。对于这一点,“海归”更应该用平和心去理解。反过头来看看日本,类似“海归”这样的词汇早已不存在了,到海外留学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吹嘘的时候,从海外学成归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放下身段,放平心态,对“海归”来说应该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面对面试官,“海归”不应该对自己的学历夸夸其谈。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把简历“海投”的“海归”应聘者,在心态上就不端正,因此事先没有能够对应聘单位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前往面试的时候,只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语言,诸如“希望能够在贵公司发展”、“贵公司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名望”等等,一旦接触到公司的实质性问题,便显出一问三不知的真相。如此“海归”,怎么能得到聘用?

  面对面试官,“海归”应该事先就预想如何消除他的不信任感,如何帮助他摘到有色眼镜。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博士生入学考试还要难上几分。这个时候,“海归”比展示自己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示自身对其企业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对其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测,一句话,就是要从展现自己改变为关注企业。这不仅是一种面试的技巧,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责任感的催生。

  “海归”不再是中国职场的“护照”,学历也只是一个重要的标杆,关键在能力、在一份体认对方的情怀。(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