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高考成英文词 美媒邀美国人“挑战”中国高考题(图)

高考成英文词 美媒邀美国人“挑战”中国高考题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9-06-15 23:53: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随着上千万中国高中生开始这场马拉松般的考试,中国进入高考时间,因为这场考试的关键性,它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带来沉重的压力也就不足为奇……我是彻底被语文作文题击倒了,如果英国高中生也面临同样考题,他们会怎样……” ———《每日电讯报》驻印度前记者彼得·福斯特评论中国高考

  “中国、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令人恐惧的高考”,本月6日,英国媒体以此为题,报道2009年中国高考。这一场超过千万学生参加的考试,在上周也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中国焦点之一。

  “‘千军十马’过独木桥”

  因为这场超大规模的考试,“gaokao”这一拼音词组,一时间成为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的热门词汇。《纽约时报》甚至还给“gaokao”注上英文发音:“gow kow”。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9v8je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英国媒体报道称,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上千万学生接受了一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而这场考试,也被视为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成败。

  而《纽约时报》则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不过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似乎没能准确理解这句俗语的意义,将其描述为“一千名士兵和10匹马通过独木桥。”

  美国网络杂志《SLATE》则在一篇报道中对高考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报道称,“kao”意为考试,而“gao”意指这一考试的高级、暗示它的难度,也暗示它对中国学生前途的“胁迫力”。

  “高考就像筷子文化”

  对于高考这一制度,国外媒体有不同的解读。

  《纽约时报》认为,高考制度的存在似乎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不大搭调,“中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而高考制度依然像中国人使用筷子那样难以改变。”

  但英国媒体则认为,高考被视为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一个毕业生成为白领的最好选择。”此外,“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大学,也可以到其他省份上学。”

  《SLATE》的报道则将高考与美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相比较,“如果SAT也持续两天之久,也覆盖你从幼儿园开始学到的所有知识,也有能力决定一个人的职业轨迹的话,那中国高考也就相当于美国的SAT”。

  “世界最难学术测试”

  美国《外交政策》编辑则在其杂志博客上发表评论,认为中国高考“可能是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评论称,持续两天的马拉松考试试图考核中国学生所学过的所有东西,而这一考试的成绩也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

  “这一制度似乎能体现当代中国的一个现象———追求现实的、甚至有些无情的高效率。”评论说。

  美国人也来做高考题

  国外舆论还对今年的作文题很感兴趣。《外交政策》编辑评论说,尽管中国高考称得上是“标准化考试之母”,但它的题目却“令人惊异的新潮”,甚至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隐形的翅膀”。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报道也称,从有趣的寓言到流行歌曲,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西方读者看了,可能也会忍俊不禁。”

  报道还将高考全国卷和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原文刊载,“挑战”美国读者———“想上中国大学吗?先完成这些大学入学考试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他死于762年,他的朋友圈却传到了2025年
稳定币法案落地,比特币跳水,美国银行业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30年王室规定将松绑?威廉凯特考虑为儿子打破传统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考成英文词 美媒邀美国人“挑战”中国高考题

anakin 2009-06-15 23:53:42


随着上千万中国高中生开始这场马拉松般的考试,中国进入高考时间,因为这场考试的关键性,它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带来沉重的压力也就不足为奇……我是彻底被语文作文题击倒了,如果英国高中生也面临同样考题,他们会怎样……” ———《每日电讯报》驻印度前记者彼得·福斯特评论中国高考

  “中国、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令人恐惧的高考”,本月6日,英国媒体以此为题,报道2009年中国高考。这一场超过千万学生参加的考试,在上周也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中国焦点之一。

  “‘千军十马’过独木桥”

  因为这场超大规模的考试,“gaokao”这一拼音词组,一时间成为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的热门词汇。《纽约时报》甚至还给“gaokao”注上英文发音:“gow kow”。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9v8je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英国媒体报道称,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上千万学生接受了一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而这场考试,也被视为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成败。

  而《纽约时报》则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不过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似乎没能准确理解这句俗语的意义,将其描述为“一千名士兵和10匹马通过独木桥。”

  美国网络杂志《SLATE》则在一篇报道中对高考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报道称,“kao”意为考试,而“gao”意指这一考试的高级、暗示它的难度,也暗示它对中国学生前途的“胁迫力”。

  “高考就像筷子文化”

  对于高考这一制度,国外媒体有不同的解读。

  《纽约时报》认为,高考制度的存在似乎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不大搭调,“中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而高考制度依然像中国人使用筷子那样难以改变。”

  但英国媒体则认为,高考被视为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一个毕业生成为白领的最好选择。”此外,“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大学,也可以到其他省份上学。”

  《SLATE》的报道则将高考与美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相比较,“如果SAT也持续两天之久,也覆盖你从幼儿园开始学到的所有知识,也有能力决定一个人的职业轨迹的话,那中国高考也就相当于美国的SAT”。

  “世界最难学术测试”

  美国《外交政策》编辑则在其杂志博客上发表评论,认为中国高考“可能是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评论称,持续两天的马拉松考试试图考核中国学生所学过的所有东西,而这一考试的成绩也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

  “这一制度似乎能体现当代中国的一个现象———追求现实的、甚至有些无情的高效率。”评论说。

  美国人也来做高考题

  国外舆论还对今年的作文题很感兴趣。《外交政策》编辑评论说,尽管中国高考称得上是“标准化考试之母”,但它的题目却“令人惊异的新潮”,甚至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隐形的翅膀”。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报道也称,从有趣的寓言到流行歌曲,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西方读者看了,可能也会忍俊不禁。”

  报道还将高考全国卷和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原文刊载,“挑战”美国读者———“想上中国大学吗?先完成这些大学入学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