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孩子缺乏赡养父母的意愿 中国老人常常备感孤独

孩子缺乏赡养父母的意愿 中国老人常常备感孤独

文章来源: 的的 于 2008-03-09 01:12:3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尽管吴绍丘(音译)和妻子生活在一个有着13亿人的国度,但老两口还是感到孤独。他们的儿子如今住在加拿大,女儿在法国。“我们需要有人在身边待着,不时跟我们说说话。”75岁的吴说。他是中国湖北省的一名退休官员。   2006年,他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条广告,内容是为空巢老人介绍愿意被“收养”的成年妇女。吴看中了一位名叫芳芳(音译)的公司主管,把她带回家跟妻子见面。“她带了一束花……她叫我爸爸,叫我老伴妈妈。”吴说。芳芳很快就加入到这个家庭,还介绍了其他两名妇女,这老两口也都接受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3名40来岁的已婚妇女,就去看望他们,做饭、打扫卫生、打牌或上网。“我现在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女儿。”吴说。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石,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30年的巨变正在动摇这些古老的纽带。如今愈来愈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甚至祖国到别处找工作,这一代人是首批在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中国人。人口专家蔡昉说,他们“更容易被宠坏和自私自利”。“这一代的孩子成人后,缺乏赡养父母的意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中国 42%的家庭由独居老年夫妇构成。

  这促使中国的年轻父母们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数百年来,儿孙满堂被视为最可靠的社会保障。这在农村地区基本上还是这样:农民重男轻女,因为儿子能干农活,而女儿的收入潜力,如果有的话,日后会转移到她丈夫家里。

  但在中国的城市,如今许多年轻夫妇表示更喜欢女孩子,因为女儿更孝顺。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冯晓天(音译)说:“城市夫妇都觉得女儿比儿子好。女孩子更体贴人,特别是对父母。”《中国青年报》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青睐女儿的受访者(29%)略微多于想要儿子的(28.4%)人。

  其他人则动用各种招数(有时是非法的),希望减少被子女“遗弃”的可能性。一些有钱的城里人干脆不理会独生子女政策,甘愿为超生受罚。其他人则到海外生育,或者伪称第一胎有出生缺陷。

  中国政府知道单是官方努力不足以赡养老龄化人口。由于工人以前是靠“铁饭碗”国有企业的退休金养老,政府的社会保障网还不完善,进养老院仍被视为是丢脸的事情。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最近公布了一项计划,打算到2010年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庭护理体系,但单是寻找足够的设施和受过培训的护士就不是易事。政府还设法教育年轻人赡养父母。中国教育部还支持儒学的复兴,因为这种学说倡导尊老。一些政府单位甚至把孝顺列为职员晋升的条件。

  吴绍丘承认自己的办法并非适合所有人。另一对湖北夫妇也尝试了类似做法:前建筑专家田振东和妻子在独生子搬到加拿大后感到“孤独和失落”。老两口到国外看望儿子,但不适应西方的生活。回到家后,田在报纸上刊登了“老年夫妇急求女儿”的广告。出乎他的意料,应征者达到了100人。但夫妇俩最终不得不取消,因为他们的儿子反对。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组建新的家庭。(作者 Melinda Liu编译 朱庆和美国《新闻周刊》3月10日提前出版)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24小时讨论排行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王室密谈录音疑流出!哈里求和条件曝光:要弃梅根了?
爱泼斯坦门,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烦
马克龙泽连斯基通话,更多幻影战机将进入俄乌战场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闻集团 索赔百亿美元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宗馥莉: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父亲
黄仁勋急了!英伟达H20解禁,却已挡不住“中国芯”
纽约CEO跟女高管相拥听演唱会,上大屏幕后忙躲闪
美国国务院大裁员伤筋动骨,亚太策略恐沦为空谈
官媒:链博会境外展商美国最多 脱钩走不远!
继雷军之后 黄仁勋“密会”MiniMax 深度交流两小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孩子缺乏赡养父母的意愿 中国老人常常备感孤独

的的 2008-03-09 01:12:38

 尽管吴绍丘(音译)和妻子生活在一个有着13亿人的国度,但老两口还是感到孤独。他们的儿子如今住在加拿大,女儿在法国。“我们需要有人在身边待着,不时跟我们说说话。”75岁的吴说。他是中国湖北省的一名退休官员。   2006年,他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条广告,内容是为空巢老人介绍愿意被“收养”的成年妇女。吴看中了一位名叫芳芳(音译)的公司主管,把她带回家跟妻子见面。“她带了一束花……她叫我爸爸,叫我老伴妈妈。”吴说。芳芳很快就加入到这个家庭,还介绍了其他两名妇女,这老两口也都接受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3名40来岁的已婚妇女,就去看望他们,做饭、打扫卫生、打牌或上网。“我现在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女儿。”吴说。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石,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30年的巨变正在动摇这些古老的纽带。如今愈来愈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甚至祖国到别处找工作,这一代人是首批在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中国人。人口专家蔡昉说,他们“更容易被宠坏和自私自利”。“这一代的孩子成人后,缺乏赡养父母的意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中国 42%的家庭由独居老年夫妇构成。

  这促使中国的年轻父母们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数百年来,儿孙满堂被视为最可靠的社会保障。这在农村地区基本上还是这样:农民重男轻女,因为儿子能干农活,而女儿的收入潜力,如果有的话,日后会转移到她丈夫家里。

  但在中国的城市,如今许多年轻夫妇表示更喜欢女孩子,因为女儿更孝顺。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冯晓天(音译)说:“城市夫妇都觉得女儿比儿子好。女孩子更体贴人,特别是对父母。”《中国青年报》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青睐女儿的受访者(29%)略微多于想要儿子的(28.4%)人。

  其他人则动用各种招数(有时是非法的),希望减少被子女“遗弃”的可能性。一些有钱的城里人干脆不理会独生子女政策,甘愿为超生受罚。其他人则到海外生育,或者伪称第一胎有出生缺陷。

  中国政府知道单是官方努力不足以赡养老龄化人口。由于工人以前是靠“铁饭碗”国有企业的退休金养老,政府的社会保障网还不完善,进养老院仍被视为是丢脸的事情。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最近公布了一项计划,打算到2010年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庭护理体系,但单是寻找足够的设施和受过培训的护士就不是易事。政府还设法教育年轻人赡养父母。中国教育部还支持儒学的复兴,因为这种学说倡导尊老。一些政府单位甚至把孝顺列为职员晋升的条件。

  吴绍丘承认自己的办法并非适合所有人。另一对湖北夫妇也尝试了类似做法:前建筑专家田振东和妻子在独生子搬到加拿大后感到“孤独和失落”。老两口到国外看望儿子,但不适应西方的生活。回到家后,田在报纸上刊登了“老年夫妇急求女儿”的广告。出乎他的意料,应征者达到了100人。但夫妇俩最终不得不取消,因为他们的儿子反对。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组建新的家庭。(作者 Melinda Liu编译 朱庆和美国《新闻周刊》3月10日提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