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高考英语听力金嗓子播音去世 听众超过千万(组图)

高考英语听力金嗓子播音去世 听众超过千万

文章来源: 今日时事 于 2007-09-30 10:47: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英国人Paul是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声朗读者,也是担任次数最多的男声朗读者。但在上周,癌症夺走了他的生命。昨天,他的朋友和同事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草坪上为他举办了追思会。 ■癌症让“金嗓子”告别人世

昨天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主楼草坪上的一个小亭子里,Paul的彩色遗像被摆在了石桌上,两侧是鲜花和水果。遗像里的保罗戴着眼镜,面带微笑,穿着牛仔服。

石桌下的录音机里播放着Paul朗读的英文磁带,声音浑厚、清晰。

参加追思会的30余人都是Paul的同事、学生或者朋友。他们站在两边,吃着点心,互相交流着,并不时轮流地在Paul的遗像前拍照,现场没有笼罩着悲伤的气氛。

直到Paul的同事Catherine发言,人们才开始流露出悲伤的情绪。Catherine说她之所以要安排这样的一个聚会来纪念Paul,是因为Paul喜欢帮助别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喜欢他,“我们不应该为一个好人的离开而悲伤。”

然而,对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张卫老师来说,他并没有把这个聚会仅仅看作是一个家庭式的聚会,“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全国高考英语听力的男声朗读人,直到生病前,他一直做这个工作。”

张卫说是他把Paul引入了这个职业,“在这个圈子里,他很有名气,人们称他是金嗓子。”而在上周五,癌症夺走了这位“金嗓子”的生命。“他的去世或许会对中学的英语听力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张卫说自己并没有夸大事实。

“那只是一个很小的皮肤癌。”Paul的另一个朋友Debbie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9/30/20070930084507600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追思会上Debbie看着Paul的遗像非常难过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9/30/2007093008445834f6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Debbie与Paul一起工作
■初次录音时音标跟随中国老师念

Paul 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接触英语听力教材播讲的,而当时作为学校录音师的张卫是他的“发现者”。张卫说,Paul最初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后来留校当了外教。张卫发觉Paul的嗓音很好,英语发音也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他建议Paul参加听力教材播讲的工作。

但是,一个最大的困难摆在了Paul的面前,他不会读音标。“因为英国人几乎不学音标,反而中国老师比他熟练和标准。”张卫说第一次录音的时候,他让Paul跟着一名中国老师念音标。在最后的制作中,录音带里只留下Paul的声音,“当时两人的时长几乎是一人一半。”

不过,三次录音以后,Paul基本掌握了音标,能够独立进行录音工作。此后,Paul陆续地录了各种英语听力教材。“他似乎就是为这个工作而生的,没有人能够比得上。”Debbie说。

2000年,中国高考统一考试开始加入了英语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向全国征集英语录音资料,以选拔高考听力播讲者。张卫把Paul的录音带上交到了相关负责部门。在面试考核后,Paul成为了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播音员。

■给高考播音展示自己

“我是去年你们高考英语听力的播讲者。”这是Paul给2001年入学的新生们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而当时听课的黄奇亮说,Paul似乎只是很平常地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情,而给学生们的印象就是他的发音肯定标准,“大家可能会很惊讶,但没有更多的感觉,因为我们当时更注重的是考题。”

不过,Catherine说Paul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满意的酬劳是Paul干这个工作的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太适合Paul了,因为他可以展现自己。”

Debbie说Paul喜欢帮助别人。在Paul看来,给高考播音,这是帮助中国学生学习和认识英语的一个机会,“他说他自己感到很自豪。”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Paul喜欢女孩子。”Debbie说从2000年到去年Paul生病回国,他担任了5次全国高考的男播音,而女播音换了好几个,“Paul喜欢女孩子,能够和那么多不同的女孩子合作,他觉得很幸福,很有乐趣。”

张卫说,Paul之所以担任男播音时间最长,是因为他的发音和嗓音在这个圈子里无人能及,最符合高考的要求,“两次离任,一次是因为他自己有事,一次是因为他要回国看病。”



■高考播音有时也很无奈


Debbie 说对于他们来说,播音工作本身其实很枯燥,“考题的样式几乎年年都一样,没有什么新意,总是在重复。”内容上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陈旧。Debbie举例说,他们曾经播讲过一个关于伦敦雾的事情,“其实那好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伦敦现在已经没有雾了,但我和Paul没有办法改变。”

而让他们感到更困惑的是,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去朗读一些语法“错误”的文章。这些所谓的语法“错误”,Debbie说主要是一些英国人很少使用的语法,或者并不能够准确表达原意的用法。为此,Paul他们也提过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说因为要做选择题,不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明白。”Debbie说,后来他们就私下议论了。

同时,缓慢的语速也是他们要适应的过程。Debbie说,录音的人喜欢按年级把语速分“初一的”、“初二的”、“高一的”……但即使 “高三的”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慢。当Debbie第一次接高考这个活儿的时候,已经干了多年的Paul经常会帮助她去适应。而张卫说,当被要求取消连读或者要求慢读的时候,很多外国人都不会说话了,像是在蹦字。

除此以外,参加高考播音的人还要保密。Catherine说,他们都被要求不能向外人透露任何关于高考的内容。很多知道Paul“秘密”的人总要问他一些考试的情况,此时平常和蔼的Paul会马上回绝,告诉他这是自己的责任。

尽管工作有时很无奈,但Paul总是会找些乐趣。Debbie说,一次她录音迟到了半个小时,Paul吓唬她说以后再也不愿跟她合作了,甚至还要“打”她。不过,最后的惩罚就是第二天Paul也迟到了半个小时。

“他的去世或许会影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由于Paul生病,今年的全国高考英语听力是一位美国人朗读的(北京还是使用Paul的录音带,那是以前录过的)。张卫说,现在,他们学校里的美国外教开始忙了起来,因为很多出版社邀请他们去录听力教材。

张卫说,中国的英语一直按照英式发音教学,而高考突然请美国人进行朗读,人们会以为高考听力要以美式发音为主了,“其实,英语听力考试并没有过多考虑发音风格的问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馥莉: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父亲
黄仁勋急了!英伟达H20解禁,却已挡不住“中国芯”
63岁阿汤哥和女友乘游艇放松,37岁安娜穿吊带裙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祸从口出!ASML一句话致使市值蒸发300亿美元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闻集团 索赔百亿美元
接收31名离美研究者,马克龙真从美国抢到了人
马克龙泽连斯基通话,更多幻影战机将进入俄乌战场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特朗普:这语言最难学 我不会模仿 会引起很大混乱
特朗普自称“从不画画” 但他的许多简笔画都在拍卖
宗庆后未在香港设立家族信托?律师分析三种可能
爱泼斯坦门,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烦
爸爸是清华博士,但娃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格陵兰岛主权易主?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一审领刑12年,海航原董事长陈峰当庭表示上诉
与多名高僧有染的35岁女子被捕入狱,和住持育一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考英语听力金嗓子播音去世 听众超过千万

今日时事 2007-09-30 10:47:29

英国人Paul是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声朗读者,也是担任次数最多的男声朗读者。但在上周,癌症夺走了他的生命。昨天,他的朋友和同事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草坪上为他举办了追思会。 ■癌症让“金嗓子”告别人世

昨天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主楼草坪上的一个小亭子里,Paul的彩色遗像被摆在了石桌上,两侧是鲜花和水果。遗像里的保罗戴着眼镜,面带微笑,穿着牛仔服。

石桌下的录音机里播放着Paul朗读的英文磁带,声音浑厚、清晰。

参加追思会的30余人都是Paul的同事、学生或者朋友。他们站在两边,吃着点心,互相交流着,并不时轮流地在Paul的遗像前拍照,现场没有笼罩着悲伤的气氛。

直到Paul的同事Catherine发言,人们才开始流露出悲伤的情绪。Catherine说她之所以要安排这样的一个聚会来纪念Paul,是因为Paul喜欢帮助别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喜欢他,“我们不应该为一个好人的离开而悲伤。”

然而,对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张卫老师来说,他并没有把这个聚会仅仅看作是一个家庭式的聚会,“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全国高考英语听力的男声朗读人,直到生病前,他一直做这个工作。”

张卫说是他把Paul引入了这个职业,“在这个圈子里,他很有名气,人们称他是金嗓子。”而在上周五,癌症夺走了这位“金嗓子”的生命。“他的去世或许会对中学的英语听力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张卫说自己并没有夸大事实。

“那只是一个很小的皮肤癌。”Paul的另一个朋友Debbie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9/30/20070930084507600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追思会上Debbie看着Paul的遗像非常难过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9/30/2007093008445834f6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Debbie与Paul一起工作
■初次录音时音标跟随中国老师念

Paul 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接触英语听力教材播讲的,而当时作为学校录音师的张卫是他的“发现者”。张卫说,Paul最初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后来留校当了外教。张卫发觉Paul的嗓音很好,英语发音也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他建议Paul参加听力教材播讲的工作。

但是,一个最大的困难摆在了Paul的面前,他不会读音标。“因为英国人几乎不学音标,反而中国老师比他熟练和标准。”张卫说第一次录音的时候,他让Paul跟着一名中国老师念音标。在最后的制作中,录音带里只留下Paul的声音,“当时两人的时长几乎是一人一半。”

不过,三次录音以后,Paul基本掌握了音标,能够独立进行录音工作。此后,Paul陆续地录了各种英语听力教材。“他似乎就是为这个工作而生的,没有人能够比得上。”Debbie说。

2000年,中国高考统一考试开始加入了英语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向全国征集英语录音资料,以选拔高考听力播讲者。张卫把Paul的录音带上交到了相关负责部门。在面试考核后,Paul成为了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播音员。

■给高考播音展示自己

“我是去年你们高考英语听力的播讲者。”这是Paul给2001年入学的新生们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而当时听课的黄奇亮说,Paul似乎只是很平常地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情,而给学生们的印象就是他的发音肯定标准,“大家可能会很惊讶,但没有更多的感觉,因为我们当时更注重的是考题。”

不过,Catherine说Paul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满意的酬劳是Paul干这个工作的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太适合Paul了,因为他可以展现自己。”

Debbie说Paul喜欢帮助别人。在Paul看来,给高考播音,这是帮助中国学生学习和认识英语的一个机会,“他说他自己感到很自豪。”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Paul喜欢女孩子。”Debbie说从2000年到去年Paul生病回国,他担任了5次全国高考的男播音,而女播音换了好几个,“Paul喜欢女孩子,能够和那么多不同的女孩子合作,他觉得很幸福,很有乐趣。”

张卫说,Paul之所以担任男播音时间最长,是因为他的发音和嗓音在这个圈子里无人能及,最符合高考的要求,“两次离任,一次是因为他自己有事,一次是因为他要回国看病。”



■高考播音有时也很无奈


Debbie 说对于他们来说,播音工作本身其实很枯燥,“考题的样式几乎年年都一样,没有什么新意,总是在重复。”内容上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陈旧。Debbie举例说,他们曾经播讲过一个关于伦敦雾的事情,“其实那好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伦敦现在已经没有雾了,但我和Paul没有办法改变。”

而让他们感到更困惑的是,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去朗读一些语法“错误”的文章。这些所谓的语法“错误”,Debbie说主要是一些英国人很少使用的语法,或者并不能够准确表达原意的用法。为此,Paul他们也提过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说因为要做选择题,不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明白。”Debbie说,后来他们就私下议论了。

同时,缓慢的语速也是他们要适应的过程。Debbie说,录音的人喜欢按年级把语速分“初一的”、“初二的”、“高一的”……但即使 “高三的”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慢。当Debbie第一次接高考这个活儿的时候,已经干了多年的Paul经常会帮助她去适应。而张卫说,当被要求取消连读或者要求慢读的时候,很多外国人都不会说话了,像是在蹦字。

除此以外,参加高考播音的人还要保密。Catherine说,他们都被要求不能向外人透露任何关于高考的内容。很多知道Paul“秘密”的人总要问他一些考试的情况,此时平常和蔼的Paul会马上回绝,告诉他这是自己的责任。

尽管工作有时很无奈,但Paul总是会找些乐趣。Debbie说,一次她录音迟到了半个小时,Paul吓唬她说以后再也不愿跟她合作了,甚至还要“打”她。不过,最后的惩罚就是第二天Paul也迟到了半个小时。

“他的去世或许会影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由于Paul生病,今年的全国高考英语听力是一位美国人朗读的(北京还是使用Paul的录音带,那是以前录过的)。张卫说,现在,他们学校里的美国外教开始忙了起来,因为很多出版社邀请他们去录听力教材。

张卫说,中国的英语一直按照英式发音教学,而高考突然请美国人进行朗读,人们会以为高考听力要以美式发音为主了,“其实,英语听力考试并没有过多考虑发音风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