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河南“搓背村”:靠搓背搓出30个百万富翁(图)

河南“搓背村”:靠搓背搓出30个百万富翁

文章来源: 大河报 于 2007-09-26 11:04: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全村靠搓背产生了30个百万富翁

【村情报告】

虞城县大杨集镇谢店村是全国有名的搓背村,距虞城县城40公里。该村以前交通不便利,也没有什么能致富的项目。贫穷的村民为了生计,只好出门干搓背的活儿。

如今,搓背村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该村近3000人中,有1000多人常年外出搓背,一年每人净挣两万余元,全村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全村靠搓背产生了30个百万富翁,80多户村民建起了自己的小洋楼。

●“搓背师爷”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谢店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外搓背的村民春节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他们的“开山祖师”李友良坟墓前拜一拜,以示纪念和感谢。

据该村村支书葛战华说,搓背村的功臣李友良2005年已经去世。新中国成立前,14岁的他开始偷偷摸摸外出搓背,是村里第一个外出搓背的人。

提起李友良和搓背村的“历史”,葛战华倒背如流。

14岁的李友良,先是在周口一家澡堂端茶倒水、抹桌扫地,但工钱少,不够吃饭。而搓背工钱多,搓背工吃饭顿顿都有馒头,还能喝点小酒!

当时搓背一人才挣两毛钱,交给老板一毛多,剩下几分钱,也就够买几个馒头。但在

李友良看来却比自己强上百倍。于是他开始拜师学搓背。出师之后,澡堂老板还把他当学徒看,发的工钱不多,还经常克扣。手艺在身,李友良胆气壮了不少,过一段就辞了工。

之后,李友良到了商丘火车站附近一家澡堂,搓背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李友良却很满足。也就在那个时候,李友良学会了搓背的全套活计。

李友良每次回来都让邻居们纳闷:“穿得体面,出手大方,跟其他劳力回来就是不一样。”看着李友良家盖起的砖瓦房,大伙儿总在一起琢磨:李友良到底出去干啥活儿了?最后,有几个村民找到他,在保证不跟其他人透露的情况下,李友良无奈地告诉他们:“去城里搓背去了。”“搓背?那可是……”乡亲们话没说出来,李友良就接过话茬儿说:“有点不入流,可就是比种地挣钱。”几个村民咬咬牙下定决心:“走,只要能挣钱就行!”

就这样,每年农闲时他们一块出去搓背,每次打工回家就跟别人说做生意去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李友良“搓背师爷”的身份渐渐公开,这时,他已经偷偷摸摸干了大半辈子。

●搓背村搓出30个百万富翁

刘文革不是谢店村人,却是谢店人带出来的。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大杨集镇自家的洗浴中心柜台里收账。大池、淋浴、桑拿、包间、休息大厅,他的洗浴中心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差。

这个洗浴中心是2004年初建成的,花了60万元,集洗浴、餐饮、住宿为一体。

刘文革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1991年,他开始了“搓背”生涯。两年奔波后,刘文革攒了3万多元,但他并不满足,因为“工钱很大一部分被澡堂老板及‘包堂老板’提走了”。

我为什么不能包一个澡堂带一班工人呢?他大致算了一下:承包一个中型澡堂,10个搓背工再加上理发、擦鞋等这类服务,除去承包费一个月能净赚1万多元。

1996年秋,刘文革在天津承包了一家中型洗浴中心。2003年,刘文革承包了两个大型洗浴中心、六个中型洗浴中心,身家近百万。2004年,刘文革回到家乡发展洗浴行业。

据村支书葛战华介绍,像刘文革这样的百万富翁,谢店村不少于30个。

●村支书担任“搓背协会”会长

百万富翁的致富效应,带动了整个大杨集镇。大杨集镇17个行政村、60多个自然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搓背了。

据镇政府的上报材料显示,今年,全镇外出搓背的人数超过8000人。这些搓背工遍布江苏、西藏、北京、上海、湖北,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

如今,大杨集镇成立了“搓背协会”,谢店村村支书葛战华任“搓背协会”会长。协会相当于一个中转站,所有的劳务输出都从这里经过;还相当于一个培训站,给搓背工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一个业务培训的平台。“协会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的澡堂老板都打来电话,跟我们要搓背工。哪里待遇好,我们的人就往哪里去。”葛战华高兴地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馥莉: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父亲
黄仁勋急了!英伟达H20解禁,却已挡不住“中国芯”
63岁阿汤哥和女友乘游艇放松,37岁安娜穿吊带裙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祸从口出!ASML一句话致使市值蒸发300亿美元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闻集团 索赔百亿美元
接收31名离美研究者,马克龙真从美国抢到了人
马克龙泽连斯基通话,更多幻影战机将进入俄乌战场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特朗普:这语言最难学 我不会模仿 会引起很大混乱
特朗普自称“从不画画” 但他的许多简笔画都在拍卖
宗庆后未在香港设立家族信托?律师分析三种可能
爱泼斯坦门,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烦
爸爸是清华博士,但娃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格陵兰岛主权易主?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一审领刑12年,海航原董事长陈峰当庭表示上诉
与多名高僧有染的35岁女子被捕入狱,和住持育一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河南“搓背村”:靠搓背搓出30个百万富翁

大河报 2007-09-26 11:04:04
 

全村靠搓背产生了30个百万富翁

【村情报告】

虞城县大杨集镇谢店村是全国有名的搓背村,距虞城县城40公里。该村以前交通不便利,也没有什么能致富的项目。贫穷的村民为了生计,只好出门干搓背的活儿。

如今,搓背村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该村近3000人中,有1000多人常年外出搓背,一年每人净挣两万余元,全村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全村靠搓背产生了30个百万富翁,80多户村民建起了自己的小洋楼。

●“搓背师爷”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谢店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外搓背的村民春节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他们的“开山祖师”李友良坟墓前拜一拜,以示纪念和感谢。

据该村村支书葛战华说,搓背村的功臣李友良2005年已经去世。新中国成立前,14岁的他开始偷偷摸摸外出搓背,是村里第一个外出搓背的人。

提起李友良和搓背村的“历史”,葛战华倒背如流。

14岁的李友良,先是在周口一家澡堂端茶倒水、抹桌扫地,但工钱少,不够吃饭。而搓背工钱多,搓背工吃饭顿顿都有馒头,还能喝点小酒!

当时搓背一人才挣两毛钱,交给老板一毛多,剩下几分钱,也就够买几个馒头。但在

李友良看来却比自己强上百倍。于是他开始拜师学搓背。出师之后,澡堂老板还把他当学徒看,发的工钱不多,还经常克扣。手艺在身,李友良胆气壮了不少,过一段就辞了工。

之后,李友良到了商丘火车站附近一家澡堂,搓背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李友良却很满足。也就在那个时候,李友良学会了搓背的全套活计。

李友良每次回来都让邻居们纳闷:“穿得体面,出手大方,跟其他劳力回来就是不一样。”看着李友良家盖起的砖瓦房,大伙儿总在一起琢磨:李友良到底出去干啥活儿了?最后,有几个村民找到他,在保证不跟其他人透露的情况下,李友良无奈地告诉他们:“去城里搓背去了。”“搓背?那可是……”乡亲们话没说出来,李友良就接过话茬儿说:“有点不入流,可就是比种地挣钱。”几个村民咬咬牙下定决心:“走,只要能挣钱就行!”

就这样,每年农闲时他们一块出去搓背,每次打工回家就跟别人说做生意去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李友良“搓背师爷”的身份渐渐公开,这时,他已经偷偷摸摸干了大半辈子。

●搓背村搓出30个百万富翁

刘文革不是谢店村人,却是谢店人带出来的。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大杨集镇自家的洗浴中心柜台里收账。大池、淋浴、桑拿、包间、休息大厅,他的洗浴中心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差。

这个洗浴中心是2004年初建成的,花了60万元,集洗浴、餐饮、住宿为一体。

刘文革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1991年,他开始了“搓背”生涯。两年奔波后,刘文革攒了3万多元,但他并不满足,因为“工钱很大一部分被澡堂老板及‘包堂老板’提走了”。

我为什么不能包一个澡堂带一班工人呢?他大致算了一下:承包一个中型澡堂,10个搓背工再加上理发、擦鞋等这类服务,除去承包费一个月能净赚1万多元。

1996年秋,刘文革在天津承包了一家中型洗浴中心。2003年,刘文革承包了两个大型洗浴中心、六个中型洗浴中心,身家近百万。2004年,刘文革回到家乡发展洗浴行业。

据村支书葛战华介绍,像刘文革这样的百万富翁,谢店村不少于30个。

●村支书担任“搓背协会”会长

百万富翁的致富效应,带动了整个大杨集镇。大杨集镇17个行政村、60多个自然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搓背了。

据镇政府的上报材料显示,今年,全镇外出搓背的人数超过8000人。这些搓背工遍布江苏、西藏、北京、上海、湖北,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

如今,大杨集镇成立了“搓背协会”,谢店村村支书葛战华任“搓背协会”会长。协会相当于一个中转站,所有的劳务输出都从这里经过;还相当于一个培训站,给搓背工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一个业务培训的平台。“协会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的澡堂老板都打来电话,跟我们要搓背工。哪里待遇好,我们的人就往哪里去。”葛战华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