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未婚妈妈"网络通缉"男友要其尽父责 引轩然大波 (图)

未婚妈妈"网络通缉"男友要其尽父责 引轩然大波

文章来源: 现代快报 于 2006-09-28 10:11: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现代快报道,昨日在某网站“只爱陌生人”论坛上,一条名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宝宝能见父亲一面!》的帖子引来了1000多条跟帖。帖子是一个网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在9月26日9时35分发布的。   “意悠然”用3000多字的篇幅述说了她跟一个24岁的男子在网络聚会上认识、同居并怀孕的过程,但因为“意悠然”自身方面的原因和男子家人的反对,最终没能结婚,男孩也突然消失,至今没有出现。在生下孩子并与男子的亲属交涉无果后,“意悠然”选择了“网络通缉”的方式找人。   “我的最后一步,就是在全国各大网站BBS发出网络通缉,希望他可以避无可避,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意悠然”说,最想的是让孩子见见父亲,“现在孩子每个月的花费已经让我觉得很吃力,我的父母也在跟着我艰难地熬着。我们都有错,所以我不想去追究过去的事情,我要做的是对孩子负责,也希望他像个男人。”帖子中还贴有10张相片,包括两人的合影、婚纱照和婴儿的相片,并公布了孩子父亲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地,以及毕业学校和时间。   截至昨晚7时30分,这条“通缉令”的点击率已经达到近2万次,有近900名网民跟帖1100多条。多数网民在对“意悠然”表示同情的同时,纷纷用激烈的言辞对“负心男”进行指责,其中不乏谩骂和诅咒,并有人开始查询男子的行踪。但也有少部分网民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意悠然”本人也负有责任,有人翻出“意悠然”以往发布的帖子,指责“意悠然”过去的经历,认为她并不值得同情。   在激烈的争论中也不乏冷静的声音。有不少网民认为,“意悠然”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一位网民说,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孩子来承担大人的错。除了这条“通缉”帖外,还有十几位网民另外发帖对此发表看法,从内容看,其中一些人与当事人双方都比较熟悉,他们分别支持各自的朋友,相互指责,甚至攻击谩骂。   论战也将男子的姑妈牵扯了进来,因为她曾经代表侄子出面跟“意悠然”交涉过。几名网民公布了男子的姑妈在南京的公司名称、地址和电话,记者联系到她时,她表示“小孩子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跟我的公司也无关”,她也不知道侄子的行踪。   南京圣典律师事务所周结晶律师认为,只要“意悠然”有证据证明孩子是她与她在网上所公布的被搜寻人所生,虽然两人是非婚生子,但对孩子来说,其父母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抚养义务。现在孩子的父亲消失了,作为母亲,“意悠然”理应替自己和孩子维护正当的权力,现在通过网络方式,公布其父亲身份信息和照片等方式来寻人,也未尝不可。“意悠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在网上张贴孩子照片,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的父亲,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上说,也是可以的。   至于部分网友将孩子父亲的姑妈的公司地址和电话等公布在网上,并号召网友打电话等,周律师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妥,属于恶意透露他人隐私,侵犯了他人隐私权,被侵权主体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周律师还认为,目前对“意悠然”来说,应该到法院起诉孩子的父亲,要求其承担抚养义务,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和小孩的正当权益。   网络寻人这种方式,近年来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屡见不鲜。发帖者一般都选择人气旺、点击率高的网站,且大多是以弱者的身份,来博取广大网民的同情。回应者大多也是站在支持弱者的立场,这样短时间内点击率陡升,以吸引更多的人注意。   对此,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徐翔博士认为,这种网络通缉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暴力。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使一些有违规行为的人,在网络舆论压力下,校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网络舆论难以控制和引导,最后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规的地方,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中药注射液,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多少生命?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关税收入激增,促使美国财政预算盈余增加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90天后呢?对中关税回到145%?川普:恐大幅增加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未婚妈妈"网络通缉"男友要其尽父责 引轩然大波

现代快报 2006-09-28 10:11:25


据现代快报道,昨日在某网站“只爱陌生人”论坛上,一条名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宝宝能见父亲一面!》的帖子引来了1000多条跟帖。帖子是一个网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在9月26日9时35分发布的。   “意悠然”用3000多字的篇幅述说了她跟一个24岁的男子在网络聚会上认识、同居并怀孕的过程,但因为“意悠然”自身方面的原因和男子家人的反对,最终没能结婚,男孩也突然消失,至今没有出现。在生下孩子并与男子的亲属交涉无果后,“意悠然”选择了“网络通缉”的方式找人。   “我的最后一步,就是在全国各大网站BBS发出网络通缉,希望他可以避无可避,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意悠然”说,最想的是让孩子见见父亲,“现在孩子每个月的花费已经让我觉得很吃力,我的父母也在跟着我艰难地熬着。我们都有错,所以我不想去追究过去的事情,我要做的是对孩子负责,也希望他像个男人。”帖子中还贴有10张相片,包括两人的合影、婚纱照和婴儿的相片,并公布了孩子父亲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地,以及毕业学校和时间。   截至昨晚7时30分,这条“通缉令”的点击率已经达到近2万次,有近900名网民跟帖1100多条。多数网民在对“意悠然”表示同情的同时,纷纷用激烈的言辞对“负心男”进行指责,其中不乏谩骂和诅咒,并有人开始查询男子的行踪。但也有少部分网民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意悠然”本人也负有责任,有人翻出“意悠然”以往发布的帖子,指责“意悠然”过去的经历,认为她并不值得同情。   在激烈的争论中也不乏冷静的声音。有不少网民认为,“意悠然”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一位网民说,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孩子来承担大人的错。除了这条“通缉”帖外,还有十几位网民另外发帖对此发表看法,从内容看,其中一些人与当事人双方都比较熟悉,他们分别支持各自的朋友,相互指责,甚至攻击谩骂。   论战也将男子的姑妈牵扯了进来,因为她曾经代表侄子出面跟“意悠然”交涉过。几名网民公布了男子的姑妈在南京的公司名称、地址和电话,记者联系到她时,她表示“小孩子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跟我的公司也无关”,她也不知道侄子的行踪。   南京圣典律师事务所周结晶律师认为,只要“意悠然”有证据证明孩子是她与她在网上所公布的被搜寻人所生,虽然两人是非婚生子,但对孩子来说,其父母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抚养义务。现在孩子的父亲消失了,作为母亲,“意悠然”理应替自己和孩子维护正当的权力,现在通过网络方式,公布其父亲身份信息和照片等方式来寻人,也未尝不可。“意悠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在网上张贴孩子照片,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的父亲,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上说,也是可以的。   至于部分网友将孩子父亲的姑妈的公司地址和电话等公布在网上,并号召网友打电话等,周律师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妥,属于恶意透露他人隐私,侵犯了他人隐私权,被侵权主体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周律师还认为,目前对“意悠然”来说,应该到法院起诉孩子的父亲,要求其承担抚养义务,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和小孩的正当权益。   网络寻人这种方式,近年来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屡见不鲜。发帖者一般都选择人气旺、点击率高的网站,且大多是以弱者的身份,来博取广大网民的同情。回应者大多也是站在支持弱者的立场,这样短时间内点击率陡升,以吸引更多的人注意。   对此,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徐翔博士认为,这种网络通缉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暴力。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使一些有违规行为的人,在网络舆论压力下,校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网络舆论难以控制和引导,最后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规的地方,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