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七龄男童与世隔绝两年 能通读英文报纸(组图)

七龄男童与世隔绝两年 能通读英文报纸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于 2006-09-08 09:50: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名将近8岁的男童明明(化名)父母离婚后跟随父亲单独生活,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新学年开始后,其父侯波拒绝将到了入学年龄的明明送到学校就读,坚持自己在家亲自因材施教。为此,明明的母亲王育将侯波告诉法庭,要求法院依法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今天下午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王育(香港文汇报驻京办记者)与侯波(时任原中铁建医院医生)1997年相识不久后结婚,1998年11月生下了儿子明明。

  2000年11月二人因感情不合离婚,当时为了让两岁的儿子能够跟随父亲申报北京户口,两个协商同意将儿子的抚养权归于侯波,但事实上明明一直由王育抚养。2004年6月24 日,侯波将正在幼儿园的儿子带走单独抚养,从此拒绝王育对明明的探视,并对明明进行封闭式教育,基本上断绝了孩子与外界的往来。

  今天是本案第3次开庭,王、侯二人再次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不谙世事情的明明在法庭上很开心

  与爸爸在家生活的明明

  与妈妈在一起开心的明明

  左为明明的爸爸侯波 右为明明的妈妈王育


  谁更有资格抚养明明

  王育称:2003年非典期间侯波因擅离职守被原单位开除,至今无业,只能从其弟弟那里获取极少的生活费用,孩子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两年时间当中,我只见过儿子两次,每次都看到儿子在脏乱的地铺上玩耍,头发搭拉在肩膀上,眼睛上长了的麦粒肿一年多了,到今天还没有好。侯波情绪极端自负,生活起居日夜颠倒,毫无规律,经济状况很拮据,无力根本不能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更别说良好的教育。因此要求法院变更明明的抚养权。

  法官就侯波的经济来源问题进行了询问,侯波对此的解释是:我虽然目前没有工作,但我有价值35万元的房子以及一些原来的积蓄;另外,我的弟弟每月还借给我一些生活费,因此我与孩子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法官问侯波:你没有工作,靠借钱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常吗?侯波理直气壮地回答: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现在我的生活重点就是当一个好父亲,亲自教育我的孩子,我靠什么生活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能借到钱说明我也是有能力的。

  孩子是否必须入学读书

  王育在法庭动情地说:最让我痛心的是孩子现在基本与外界隔绝,虽然侯波也对他进行文化教育,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只有文化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他终日面对的只有侯波一张脸,完全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的心里现在完全没有了爱,对我这个妈妈已经全部是敌视,这对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将是不可磨灭的阴影。我作为母亲,有权利要回儿子的抚养权,让他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

  对王育的指责,侯波说:我认为现在学校缓慢、古板的教育体制根本不适合培养天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比尔·盖茨。虽然今年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法,但我经过咨询,国家教委也没有反对我的孩子在家上学。事实也证明,经过我对孩子两年的教育,他能够通读《三国演义》,能够看懂中国日报,能够亲自写答辩状,已经具备了一个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的水平,这些都是因为我因材施教,将他培养成了一个非凡少年。

  庭审最后,双方拒绝法院调解,分别坚持由自己抚养明明。法官宣布休庭,择日作出判决。

  明明:不喜欢妈妈,不愿意上学

  今天下午,事件的中心人物--一脸聪明俊秀的明明跟随父亲早早来到法庭,面对众多摄像机与记者的提问,他显得非常沉着冷静,时而大声朗读chinadaily(中国日报),时而落落大方地应对记者。记者问明明: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明明的回答出人意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记者再问:你知道什么是崛起吗?明明稍作思考之后说:就是振兴中国,解放台湾。

  以下是明明的话:不喜欢妈妈,也不愿意到学校读书;家里有一只小猫,还有爸爸;东西吃完了之后,爸爸会带着我上街;逛游乐场?不稀罕!在王育那里已经玩腻了;眼睛?是麦粒肿,一年多了,没去医院,上过一次药,结果是假的……

  人大法工委:不提倡儿童在家上学

  限制适龄儿童入学是否违法?家长是否有权对子女进行单独教育?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人大法工委参与义务教育法立法的有关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她说:对家长将孩子留在家中教育的行为,义务教育修改讨论案中很多人也都提到应该有一些处罚的规定,但因为操作太难而最终没被纳入法条。虽然义务教育法的确没有明令禁止孩子在家上学,但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对这种行为绝对是不提倡的,上海市教委下令停办私塾孟母堂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至于将孩子封闭在家中教育更是不妥当。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中药注射液,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多少生命?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关税收入激增,促使美国财政预算盈余增加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90天后呢?对中关税回到145%?川普:恐大幅增加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七龄男童与世隔绝两年 能通读英文报纸

文汇报 2006-09-08 09:50:11

一名将近8岁的男童明明(化名)父母离婚后跟随父亲单独生活,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新学年开始后,其父侯波拒绝将到了入学年龄的明明送到学校就读,坚持自己在家亲自因材施教。为此,明明的母亲王育将侯波告诉法庭,要求法院依法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今天下午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王育(香港文汇报驻京办记者)与侯波(时任原中铁建医院医生)1997年相识不久后结婚,1998年11月生下了儿子明明。

  2000年11月二人因感情不合离婚,当时为了让两岁的儿子能够跟随父亲申报北京户口,两个协商同意将儿子的抚养权归于侯波,但事实上明明一直由王育抚养。2004年6月24 日,侯波将正在幼儿园的儿子带走单独抚养,从此拒绝王育对明明的探视,并对明明进行封闭式教育,基本上断绝了孩子与外界的往来。

  今天是本案第3次开庭,王、侯二人再次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不谙世事情的明明在法庭上很开心

  与爸爸在家生活的明明

  与妈妈在一起开心的明明

  左为明明的爸爸侯波 右为明明的妈妈王育


  谁更有资格抚养明明

  王育称:2003年非典期间侯波因擅离职守被原单位开除,至今无业,只能从其弟弟那里获取极少的生活费用,孩子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两年时间当中,我只见过儿子两次,每次都看到儿子在脏乱的地铺上玩耍,头发搭拉在肩膀上,眼睛上长了的麦粒肿一年多了,到今天还没有好。侯波情绪极端自负,生活起居日夜颠倒,毫无规律,经济状况很拮据,无力根本不能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更别说良好的教育。因此要求法院变更明明的抚养权。

  法官就侯波的经济来源问题进行了询问,侯波对此的解释是:我虽然目前没有工作,但我有价值35万元的房子以及一些原来的积蓄;另外,我的弟弟每月还借给我一些生活费,因此我与孩子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法官问侯波:你没有工作,靠借钱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常吗?侯波理直气壮地回答: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现在我的生活重点就是当一个好父亲,亲自教育我的孩子,我靠什么生活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能借到钱说明我也是有能力的。

  孩子是否必须入学读书

  王育在法庭动情地说:最让我痛心的是孩子现在基本与外界隔绝,虽然侯波也对他进行文化教育,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只有文化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他终日面对的只有侯波一张脸,完全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的心里现在完全没有了爱,对我这个妈妈已经全部是敌视,这对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将是不可磨灭的阴影。我作为母亲,有权利要回儿子的抚养权,让他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

  对王育的指责,侯波说:我认为现在学校缓慢、古板的教育体制根本不适合培养天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比尔·盖茨。虽然今年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法,但我经过咨询,国家教委也没有反对我的孩子在家上学。事实也证明,经过我对孩子两年的教育,他能够通读《三国演义》,能够看懂中国日报,能够亲自写答辩状,已经具备了一个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的水平,这些都是因为我因材施教,将他培养成了一个非凡少年。

  庭审最后,双方拒绝法院调解,分别坚持由自己抚养明明。法官宣布休庭,择日作出判决。

  明明:不喜欢妈妈,不愿意上学

  今天下午,事件的中心人物--一脸聪明俊秀的明明跟随父亲早早来到法庭,面对众多摄像机与记者的提问,他显得非常沉着冷静,时而大声朗读chinadaily(中国日报),时而落落大方地应对记者。记者问明明: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明明的回答出人意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记者再问:你知道什么是崛起吗?明明稍作思考之后说:就是振兴中国,解放台湾。

  以下是明明的话:不喜欢妈妈,也不愿意到学校读书;家里有一只小猫,还有爸爸;东西吃完了之后,爸爸会带着我上街;逛游乐场?不稀罕!在王育那里已经玩腻了;眼睛?是麦粒肿,一年多了,没去医院,上过一次药,结果是假的……

  人大法工委:不提倡儿童在家上学

  限制适龄儿童入学是否违法?家长是否有权对子女进行单独教育?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人大法工委参与义务教育法立法的有关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她说:对家长将孩子留在家中教育的行为,义务教育修改讨论案中很多人也都提到应该有一些处罚的规定,但因为操作太难而最终没被纳入法条。虽然义务教育法的确没有明令禁止孩子在家上学,但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对这种行为绝对是不提倡的,上海市教委下令停办私塾孟母堂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至于将孩子封闭在家中教育更是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