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徐丽莎与扬秀娟(上)

  德丽莎和扬秀娟是《红白喜事》里的两个演员。

  徐丽莎演丫头春香,杨秀娟演杜丽娘。

  徐丽莎个子不算高,是典型江南小姑娘的样子。第一天来米园报到时。她穿了件黑底红花的肚兜。大半个后背露在外面。白花花的,很像大太阳底下米园的墙。

  徐丽莎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红白喜事》是她接的第三本片子。前两本片子里她演过个年轻的第三者,还演过一个懦弱的受气包。戏份都不重,轻描淡写的,没法发挥。倒是有个场景,徐丽莎给人留下过非常深刻的印象。是那个第三者。有一天,这个第者去赴个晚宴。照理说,剧组提供的服装是件套装,但徐丽莎到时改了。改了旗袍。开叉直到大腿中部的旗袍。

  她腰身微摆着走进来。冲着拉门的人一点头。又冲着等她的人一点头。

  大家都愣住了,但又不得不承认效果好。特别是徐丽莎那双长腿,从旗袍里简直是蝉蜕而出。

  这一蜕,便又蜕出了一个"受气包"。

  两个角色下来,徐丽莎竟然也有了点小名气。有人在背后讲地满质好,更重要的是,他们说:这女人有"张力"。挺邪乎的。

  但也有人偷偷讲她是个婊子。"徐丽莎挺不要脸的。"他们说。但徐丽莎不在乎。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徐明莎不在乎。徐丽莎生于七十年代中后期,她们这代人接受教育的时候,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和风细雨,再是惊涛骇浪。在非常关键的一个过程中,徐丽莎踩了一脚。

  徐丽莎是没有灵魂的。徐丽莎的灵魂在快要建立起来的时候,被很多其他的东西挤跑了。

  她也不像其他那些人,灵魂给挤跑了就拼命地追,追不到就感到痛苦。徐丽莎根本就没有灵魂。她没什么牵挂,因此同样显得很有力量。和沈小红一样,徐丽莎也是市民阶层的孩子。但徐丽莎长得美。非但美,徐丽莎还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心思细,脑子灵。随着年龄渐长,徐丽莎的美丽变得更加重要和尖锐了。徐丽莎非常清楚,要么一辈子做个市民。

  要么,就得利用她的美丽。

  徐丽莎从来不是个理想主义者。如果说,沈小红的现宴表现在守的 呵,徐明莎则要往前奔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近,能奔多久就奔多久。所以说,不管人家说什么,徐丽莎照样穿她的高权旗袍、露背装,小肚兜,照样的风摆杨柳,打情骂俏。徐丽莎有她的准则。这样来。那些或许正义,也或许并不那样正义的说法,便有些摇摆起来。

  对手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事情就有点难办了。

  对手的准则和你的根本是两回事,事情就从根本上出问题了。

  徐丽莎来米园的第一天下午,便拉着杨秀娟出去喝茶。她们在米周口叫了辆黄包车。

  徐丽莎让车夫把遮阳篷撑起来,两个便坐了上去。

  下午两三点的太阳明晃晃的,有点刺眼。一路上有些梧桐树,每棵梧桐树上面好像躲了好九只知了。呱呱乱叫。杨秀娟忍不住叫热,徐丽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掏出一块雪白的绸手绢,递了过去。"谢谢你呀。"杨秀娟说。

  "哟,谢什么呀。"徐丽莎说。

  女艺人间的年龄难免都是禁忌。但杨秀娟接过手绢的时候,朝着徐丽莎笑了一下。徐丽莎没放过这个细节。阳光正好,眼光正凶。徐丽莎发现,杨秀娟的眼睛下面已经长了好多细小的皱纹。皮肤也略微有些干涩。

  徐丽莎心里一阵喜。嘴里说道:"哟,你看上去可真年轻呀。"

  杨秀娟是个出道较早的演员。因为扮相清秀,性格文静,通常总演些良家妇女、大家闺秀的角色。她是容长脸,双眼皮又特别深。容易让她想起红粉佳人,或者红颜薄命这样的话。

  扬秀娟平时话不多,做事也是一副低调的样子。但于莉莉很喜欢她。十莉莉说杨秀娟身上有种古典味道。闺秀犁的。演杜丽娘正合适。于莉莉还说杨秀娟很像自己刚出道时的样子。刚刚出道。还不怎么红,知道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

  杨秀娟不像徐丽莎是个自来熟。她倒是略微有点矜持的。所以徐丽莎拉她出去喝茶时,杨秀娟稍稍有点犹疑。"这么热的天……"

  杨秀娟说话也有点犹犹豫豫的。总怕什么地方说重了,或者说过了,让人感到难堪。结果常常是,人家没觉得难堪,她自己倒先难堪起来了。

  徐丽莎先是让黄包车去沧浪亭的茶室。走到半道,又改土意说小如去藕园。藕园罩树更多些,能遮遮凉。黄包车都拧到藕园旁边的平江河了,,几个河边洗菜的老,太抬头张望着徐丽莎身上的小肚兜。徐丽莎忽然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应该去听评弹的呀! 边喝茶一边听的。好像玄妙观里就有。"

  拉黄包车的干脆把脚停了下来,扭头朝车上瞪了一眼。

  杨秀娟尴尬得脸都有点红了,车子就这样七拐八拐地拐到了玄妙观,并且在玄妙观前面的青石柱那里停了下来。徐丽莎拉着杨秀娟就往里面走。倒真有个茶室,还挺大的,两层楼。口挂着面黄幡旗一样的东西,下面写着大大的个字:"茶"。

  有个穿土黄色长衫的人正拍着惊堂木。其实他也不断在说着什么,唱着什么,但茶室里闹哄哄的,不断有人走进走出。所以根本就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唱什么。只能听见惊堂木不停地啪嗒啪嗒直响。穿蓝印花布衣服的茶馆走过来,手臂上搭了块,白毛巾。他问她们要喝什么。

  杨秀娟说:"西山碧螺。"徐丽莎说:"珍珠奶茶。"茶馆就说这里是没有珍珠奶茶的。徐丽莎顿了顿,就改了杯茉莉花茶。

  几条喝下去,闹哄哄的声音渐渐淡了。戏台上那个穿土黄色衫的人下去了,换上个穿深蓝色K衫的人。中年,头发梳得油光发亮,腆着肚子,手里还拿了把折扇。他刚走上戏台,穿蓝印花农服的茶信连忙两于捧了杯茶上去。徐丽莎就在下面小声嘀咕着说。这人恐怕是个大腕。

  杨秀娟倒没讲什么,杨秀娟听得蛮仔细。杨秀娟说,这老先生唱的开篇叫做宝玉夜探。

  是《红楼梦》里面的事情。讲贾宝玉在个晚上提了一盏灯去看林黛玉。

  徐丽莎摇摇头,徐丽莎说我听不懂。评弹的发音挺奇怪的,其实好多苏州人都不一定能听懂。"反正莉姐讲过有配音的。"徐丽莎从果盆里抓把瓜子,嗑了起来。不过,徐丽莎对宝哥哥林妹妹的事情还是表示了一定的必趣。她有问杨秀娟: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呢?"

  杨秀娟说,宝玉到了黛玉那里以后,发现黛玉的心境很灰。宝玉就劝了她几句。宝玉说:

  妹妹呵,你有什么心事尽管说,我与你两人合一心。我劝你一日三餐多饮食,我劝你衣衫宜添要留神。我劝你养身先养。你何苦自己把烦恼寻:我劝你姊妹的语言不能听,因为她们似假又似真。我劝你早早安歇已夜深,可晓得你病中人再不宜磨黄昏。我劝你把一切心事都抛却,更不要想起扬州这旧墙门。徐丽莎就忍不住插话说:我看什么劝不劝的,讲的其实都是些废话。什么是假也是真,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哪有那样麻烦的事情。

  扬秀娟就说:都是以前的事情嘛。再艺术处理,总要婉转些。

  徐丽莎又说:我就不大喜欢那些以前的戏,磨磨蹭蹭的。想干什么又不敢干。既然不敢干,哪里还有送上门来的道理。

  杨秀娟笑笑,沉下头,没说什么。松鼠桂鱼的一种烧法 随着来米园次数的增多,康远明渐渐注意上了个人:徐丽莎。康远明来米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一个直觉。康远明第一次从沈小红那里听说米园、听说彪哥、听说于莉莉的《红白喜事》,以及沈小红父亲的花宴时,这种直觉便立刻产生了。他隐约觉得:这些看似七零八碎的东西,或许会与他有关。说得准确些,是与他的理想有关。

  与做一个康远明型的"少数幸福的人"有关。

  就像一条饿极了的深海觅食的鱼。好几里外的食胆,都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

  也像歌里而唱的那样:康远明等得太久了。康远明等得连花儿都谢了。

  通过沈小红和她的父亲,康远明轻易而自然地认识了彪哥,以及其他那些人。几次交往起来,康远明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暂时还是小标题类型的,但康远明认为,它们对于今后的人标题会极有用处。先来讲彪哥。

  对于彪哥的认识,康远明从以前的"没落小豪族"有了进一步的引申。康远明惊讶地发现,彪哥其实极像一个人。也是个历史人物。如果说康远明发过管,一旦有机会一定要做刘邦,那么康远明觉得,其实彪哥就是活着的现实的项羽。

  首先是彪哥的出身。

  不管怎样,康远明认为,彪哥是有钱人。这种有钱人不是后天吃了很多苦奋斗出来的。

  这种有钱与牛俱来。就像人鼻子、耳朵和眼睛的形状。所以在彪哥的头脑里,有钱是自然的,优雅白日生活品位是自然的,率性而为也是自然的。康远明记得有一次闲聊,彪哥谈起自己的童年生活。他说小时候他就是在米周长大的。冬天他采梅花插梅瓶。到了晚上,花窗上漏出黄色的光,还有远处戏台上唱戏的声音。

  彪哥还说,在他小的时候,米园里是有狐仙的。他能听见它们嗒嗒嗒的脚步声。

  康远明暗暗冷笑。

  康远明倒也相信有狐仙,但他认为,所谓狐仙,就是现实生活中专门勾引男人的那类女人。康远明同样相信彪哥讲性情,高贵,出手阔绰,维护体面。但他眼光毒辣地判断出:这些其实就是彪哥这种人的"胎毒"。

  《红白喜事》的井机仪式后。彪哥在全市最好的馆子里一摆就是几桌。好多凑热闹去的,彪哥根本就不认识。彪哥也根本就不在乎。还有彪哥身边的那些朋友,那些整天围着彪哥、脸上堆满笑、嘴上涂满蜜、袖里面则插着刀的人——

  这一切,康远明全都看在眼罩。

  被康远明看在眼里,并且准确识破的还有彪哥的自信。说是自信,其实就是高傲。康远明发现:彪哥很少防备人。小是他不会,更不是他不懂,而是很少有人是他真正看得起的。

  "彪哥!"

  "哟,彪哥呀!"

  "我说只有彪哥嘛!"

  康远明一迭连声地叫着,显得很亲热,还稍微有点肉麻。这有点不符合康远明一贯的作风。但康远明认为,这确实不是对付彪哥比较合适的办法。他不需要彪哥看得起他。他要显得低贱,无能,但也适当适度的赤胆忠心。他非常清楚:彪哥越是轻视他,越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所面临的机会也就会越多。

  接下来是那个女人于莉莉。

  康远明和于莉莉的接触要少些。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康远明本能地察觉:于莉莉这女人很厉害,不太好对付。这女人眼光很凶,有几次,于莉莉半开玩笑半当直,笑着对康远明说:"来得好勤呐!"然后,眼光横的一扫。康远明突然有种被人看穿的感觉,心里阵发虚。

  其次,康远明知道,于莉莉真正的兴趣在于花宴。也就是说,于莉莉和沈小红的父亲以及沈小红都存在着相当多的接触机会。康远明明白:自己得收敛,得装。并且还必须装得像。至少是在于莉莉面前。

  但有一点康远明是确信无疑的:像于莉这种社会上的老克腊,凡事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即使已经觉察什么,也是不会轻易插手的。

  刚开始时,康远明还对两个男女主角挺感兴趣。那个演杜丽娘的,叫杨秀娟。长得倒不错,还有点小名气。男演员则叫葛林。但几次接触下来,康远明便彻底领悟:他们根本就不是同道中人。两人戏倒都演得不错,也很懂评弹。

  但就是不大开窍。康远明记得,开机仪式后的酒会上有两个嘉宾,一个叫张先生,一个叫姚先生。都是头面人物。对《红白喜事》以及整个事情的进程都起着关键作的。康远明一看便明白,张先生是于莉莉的老朋友。但那个姚先生很明显对杨秀娟感兴趣。姚先生先是让杨秀娟坐到自己旁边来,然后又说要给她看相,手相和面相。姚先生抓住杨秀娟的手,不住地夸她长得好,柔若无骨,还很白。"女人就该长这样的手。"姚先生甚至还一个劲地给杨秀娟夹菜。做得非常露骨了。换了其他女演员演,这机会抢还来不及。但杨秀娟的表现简直让人有点吃惊。她先是把手从姚先生的手里抽丁,出来,然后又淡淡地说了一句:

  "鲜贝我不吃的。"

  弄得姚先生几乎有点下不了台。至于那个男主角葛林,简直就是个闷罐子。康远明没见他说过几句话。见人也有点爱理不理,吃不大透的。

  这样才慢慢注意到了春香的扮演者、配角徐丽莎。

  康远明第一次留意徐丽莎,就是在那次开机酒会上。

  那天徐丽莎坐在杨秀娟旁边。姚先生对杨秀娟献殷勤,姚先生拉着杨秀娟的手,要给她看手相看面相,姚先生给杨秀娟面前的碟子里夹鲜贝时,徐丽莎都投有吭声。但徐丽莎一刻都没闲着。她的眼睛一直在动。即便姚先生的眼光从杨秀娟身上游移开的一刹那,她也没有放过。后来,突然的,杨秀娟把手从姚先生的手里抽了出来。

  姚先生脸上猛的一阴。

  就在这时,徐丽莎的反应同样让人吃惊。她伸出只象着鲜红指甲的手,把它迅速地伸到姚先生面前。

  "姚先生你替我看看嘛,人家等好久了。"

  这句正是徐丽莎心声的话,奇迹般地救了场。姚先生脸上一下子同光返照,他一把抓住徐丽莎的纤纤玉手。另腾出来为徐丽莎的盘里克了一些鲜贝。

  康远明从此对徐丽莎有刮目的感觉。他觉得这女孩子脸皮厚,但脸皮厚得又很自然,是骨子里的东西。行话叫做:"是这块料。"康远明心里暗笑:

  如果于莉莉是高手,那么徐丽莎就是杀手。高手是择手段的,而杀手的特点便是不折手段。

  康远明心里有了点底。

  康远明很清楚,临到头来,他真正要等的。是有朝一日彪哥的"胎毒"发作。彪哥是他最终期待的一粒棋子。康远明明白:彪哥确实极有社会经验。但只是一旦"胎毒"发作,顷刻之间,所有外在的附着便会土崩瓦解。当然。这或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秤。但康远明相信自己的眼力。康远明有耐心,会等下去。在等下去的过程里,康远明还会表现出一粒小棋子的姿态。或许会与其他的小棋子携起手来,或许也会吃掉一两粒另外的小棋子。

  在和未来的老丈人、过去的小跑堂交往时、康远明学了几招苏州美食的做法。比如说,那道著名的苏州菜:松鼠桂鱼。

  康远明知道,这道菜所墩的主要原料是活桂鱼一条,另有虾仁、熟卷笋丁、水发香菇丁、青豌豆等。它的前期工作则是将桂鱼刮鳞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并用刀工及醮上千淀粉等。

  看上去都是繁复、琐碎甚至无甚必要的。但是这些看上去很琐碎甚至无甚必要的事,做,还是不撒,却是极有讲究的。这不,最终的值形怎么会丝丝入扣,滋味又如何鞭辟入里呢?

  等到前期工作完成以后,这道菜的做法中还有两个细节。

  炸的油要沸,并且不能次炸成。一般要炸两次,第一次炸熟,第二次炸脆。

  一次性炸很容易会把鱼炸枯,鱼背上的肉就不嫩了。

  第二:炸的同时往锅里放卤汁着火时,要胆大心细,动作敏捷。否则卤汁就会有焦味,鱼色便没有光泽了。

  康远明是个聪明而举一反三的人,在学烧美食的过程中很快就领悟出了一些其他的道理。

  自从把康远明介绍进《红自喜事》,沈小红和康远明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

  但沈小红心里倒很笃定。现在的康远明确实很忙。他和彪哥、于莉莉那些人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他还是沈小红父亲的助手。康远明很善良,还足够低调,连父亲都时常忍不住夸他。

  "这小子!"父亲说。

  沈小红的父亲从忍辱负重、跟班跑堂开始起家,对深沉在底部的事物,具有超乎常人的亲切感与领悟力。有时候,他会把康远明拖到家门那条青石路上,一张木桌,两把木椅,就着花生喝点陈年的花雕。康远明也小推辞,衬衫袖子一卷,就坐了下来。小跑堂喝一杯,他就喝一杯。小跑堂喝两杯,他便喝一双。小跑堂酒喝多了,话也就多起来。但康远明不。

  康远明喝酒前有多少话,喝酒以后还是那样多。惟一的变化,就是喝酒以后脸上的笑容深了,那些别人多出来的话,就从深了的笑容里倒进去。

  不出来了。

  倒是沈小红在旁边添水倒茶,忙得欢天喜地,脸都红了。沈小红有时候也会搬张小凳子出来。月亮很好。照在桃红柳绿的巷子里。有那样一弯。康远明不在的时候,沈坐在巷子里的小凳子上。从来就没看到过这样好的月亮。那时的月亮是无奈。有了康远明,事情就不同了。

  现在的月亮是高的,真正的高。即便它照下来,也是俯就的意思。惟让沈小红不太放心的地方,是那两个女演员。

  沈小红见过她们。一个叫徐丽莎。另一个叫杨秀娟。杨秀娟倒是没什么,为人很客气,她叫沈小红的父亲"沈伯伯",叫沈小红"小红"。沈小红觉得杨秀娟美,是女人看女人的那种美。那个徐丽莎就不同。沈小红最讨厌徐丽莎穿肚兜的那副模样,就在脖子那儿、胸口那儿用块布遮着。白花花的肉全露在外面。露就露吧,还那样媚,简直就是骚。瞧她看康远明的那种眼神!沈小红恨不得冲上去狠狠扇她两记耳光。

  沈小红试探过康远明的态度。"徐丽莎倒是蛮漂亮的呀。"沈小红瞪大眼睛盯着康远明。"哦,还行吧。"

  康远明的眼睛抬也不抬。"徐丽莎性格好开朗呵。"沈小红的声音也是开明的。心里则骂道:狐狸精。

  "疯颠颠的。小孩子嘛。"康远明很谅解地微微一笑。沈小红还是有点不放心。直到《红白喜事》正式开拍半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沈小红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

  那天下午,沈小红打电话给康远明,约他晚上去十全街新开的杭州菜馆吃饭。

  和康远明认识后,沈小红很愿意做的事。就是和康远明同时出现在公共场合。沈小红穿着温馨可人的花衣服,小鸟依人般偎在康远明的臂弯里。这个场景,沈小红认为,就是婚姻的一个影子。姻缘,什么叫姻缘,无非就是实打实的联系。看得见,摸得着。纵然四周人流滚滚,但康远明走到哪里,沈小红就跟到哪里。

  也是影子的意思。

  虽然说,沈小红渐渐发现,即便做康远明的妻子,机会也并不太多。但沈小红便把康远明当成自己未来的男人。凡事总带些土妇的心态。她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说杭州菜馆的事情。

  沈小红说:现在海流行杭州菜,流行得真不得了。杭州菜馆都开到淮海路上了。沈小红又说:杭州菜馆就是大,不像苏州的馆子。沈小红还说:现在早不兴吃苏州菜了,松鼠桂鱼,那么甜!那样腻!当然苏杭帮菜清淡了。

  等到沈小红又要接着往下辨,康远明开口说话了。康远明说:"晚上我有事,改天吧。"

  沈小红很受打击。按了平时,改天也就改天了,沈小红是乖巧的,懂事的,知道分寸的。

  但那天沈小红正在兴头上。要知道,为了晚上的赴宴。沈小红用了多少心思。她先是特地跑到观前街买了件真丝套装。是康远明喜欢的式样,有点职业化的。接着她还改变了一下发型。

  把头发稍稍做出了一点棕红色。报淡的,只在阳光底下才显山露水。这个发型整整做了三个小时。因为开始时发型师把颜色做深了,镜子里的沈小红把自己吓了一跳,一下子想起徐丽莎白花花的后背。她忍不住和发型师大吵一架。吵着吵着,沈小红都差点要哭出来。沈小红想,他怎么可以把我搞成这个模样呵,这种样子怎么去见康远明呵。沈小红莲说话声音都变成尖尖的了。以前是尖细,现在则是尖锐。说到底,完全是为了要讨康远明的好。要让他喜欢。

  而现在,衣服弄好,头发颜色调整完,再把声音从尖锐回复到尖细与娇憨。康远明却表示自己不能去了。沈小红难免受到打击。意外的打击把平日里的系统搞乱了。沈小红破天荒地脱口而出:

  "有什么事?"

  从没受过沈小红盘问的康远明愣了愣,同样脱口而出:

  "在米园吃饭,彪哥请张先生、姚先生他们。"

  沈小红倒是知道张先生和姚先生。是听她父亲说的。

  沈小红第一次跟父亲去米园做花宴,同来的路上就听父亲叽咕着一些名字。张先生和姚先生便是其中的两个。但沈小红对他们的印象并不深。只知道他们和王先生、赵先生、李先生一样。都是彪哥请去转花宴的。

  那天,沈小红的父亲说:"他们是权力人物。"沈小红就问:"什么叫权力人物?"

  沈小红的父亲把彪哥给他的红包拿出来,放在手上,用力捏了捏,又叹了口气,说:

  "权力人物,怎么讲呢。我给你举例子吧。我以前的那个朋友。那个特别好吃的人,后来给写到书罩去的,你知道吧。他活得快不快活基本还是快活的吧。吃了那么多好吃的,讨了个老婆,又给他做好吃的。还想出各种各样的花花点子。什么汤里面放盐不放盐的。美女托个盘子的。高兴吧!快吃吧,不虚度一生吧,但他不是权力人物。人家不计他吃了,他就马上不能吃,最多只能偷偷摸摸地吃。但权力人物就不同了。还是以吃为例子吧。比如说张先生和姚先生,他们还是在吃那锅汤。汤里面明明是放了盐的。但张先生和姚先生说汤里面没放盐,那锅汤就真的变成没放盐的汤了。"

  沈小红说她听不懂。

  沈小红的父亲把红包用左手掂一下,再用右手掂一下。

  "哪用得着你听懂,我倒是希望你将来找个人也不要懂这些。都懂了,就麻烦。"说这句话的时候。小跑堂用眼梢瞧了瞧沈小红。

  "当然,有些事情也难说,难说。"小跑堂说。

  不管怎样,这大沈小红听康远明讲到张先生和姚先生的名字,心里倒是笃定了一下。沈小红知道,有张先生和姚先生在,事情大半总是正事。沈小红喜欢男人干正事。沈小红觉得,干正事的男人有一种奇特的、具有统治性的魅力。男人就应该这样。或者说,沈小红喜欢的男人就应该这样。因为在男女情事上没有太多的想象力,沈小红便建立了她独特的系统。她真的要求不多,如果说古往今来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如果说今来古往有着宝哥哥、林妹妹。那么事情走到了今天,走到了世纪之末的江南,沈小红便只要求着一件简单的事情:

  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拉起了手。或者说更简单些。拉起手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一个影子。

  而现在沈小红要做的事情,只是作为影子,适当地看紧些她的主人。

  沈小红偷偷地给小跑堂父亲打了个电话。

  事情很快得到了证实。彪哥晚上确实要请客,被邀请的客人里确实有张先生和姚先生。

  至于康远明是否作陪,小跑堂就讲小清楚。小跑堂还说,也天觉得有点不舒服,不能给他们做花宴了。但他已经另外安排了人,为彪哥他们做些改良过的苏帮菜。

  沈小红没说什幺。沈小红是晚上八点多去米园的。沈小红走在米园曲折的卵石小路上时,突然想起苏州评弹宴常用的一句话:"月亮很好"。

  这几乎是开始。跟在惊堂木的后面,由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声说出。接下来就有好多事情要紧跟着发生了。比如说,月亮很好,大英雄武松喝醉了酒,在山上遇到了一只老虎。也比如说,月亮很好,小白菜犹犹豫豫地想着,是否要与杨乃武密室相会。再比如说,月亮很好,高力士时贵妃娘娘说:

  "今天晚万岁爷到昭阳官去了。"

  因为听得多了,"月亮很好"就总有些粉饰太平的感觉。要撩起一层纱似的。沈小红觉得自己的心往上浮了浮,还略微有点摆动。沈小红仍然科荷塘的方向走。

  爬藤长得报密。还有些风声。

  一只毛色深黄的小动物,"扑"的一声,从围墙拐角那变奔出来。闪下又不见了。

  还有些香味。可能是远处的荷花,也可能是沈小红身上的香水。沈小红今晚特意选了种淡香水,就是她最喜欢的那个电视广告的香水。漂亮的身穿白裙的夫妇从丈夫那把它接了过来——

  就在这时,沈小红突然看到了两个黑影。从荷塘那里过来的。还有笑声。

  是两个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
7炎帝与民族复兴
8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9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10绿眼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

  • 绝对权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李东方临危受命,出任某省会城市市委书记,被迫面对着几届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绩工程和一团乱麻的腐败局面。火炭落到自己脚上,李东方知道疼了,于是绝地反击,顶着各种压力,收拾残局,前任们的垃圾政绩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