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几个 “恶搞式” 英文
文章来源: 追忆212022-02-19 15:51:34

电影 Tick, Tick…. Boom 里边有一个情节让我大笑。音乐人男主为了凑请乐师的钱,硬着头皮去朋友介绍的广告公司枯坐两个钟头换取微薄酬劳。“不要说 ‘千金难买’,多少人想为一口苦饭卖掉一生的光阴还没人要。” (见张爱玲《中国的日夜》)几个陌生人围坐一圈,头脑风暴为即将上市的某种人油脂起个响亮的名字。有人建议 “oil free”, 另一个人马上说 “free oil”,两人开始争辩 “oil free” 和 “free oil” 是不是一回事。在这黑色幽默的吵闹声中,男主振臂高呼,“有了,有了, 就叫 Chubstitute (chubby + substitute)!”脸上恶作剧的笑容跟孩子一样,结果自然是他连连道歉收场。

    我大笑之余,想起几个曾经听到的英文合成词。孩子小时候去游乐场玩,大人在一边聊天。游乐场边除了妈妈们,还有保姆,其中一个看管小男孩的男保姆颇引人注目。有个美国妈妈偷偷管那壮年男子叫  “manny”,意思是 man + nanny,促狭又形象。这个妈妈是瑜伽教练,提到她正和镇政府筹划一个瑜伽课,班里全是弱势群体背景的男孩子,本意很赞,但是瑜伽班的名字 “Byoga” (brother + yoga) 令人捧腹。 我想起 Seinfeld 里取笑男士手包是 “murse” (man’s + purse) 。剧中另外一个例子是为中老年发福人士设计的男士内衣,到底是叫 “Bro” (brother + bra),还是叫 “Manssiere” (man + lingerie),弗兰克和昆莫争辩不已。这个笑话低俗是低俗了点,但超级符合弗兰克和昆莫的人设。

    几年前,某家快餐店推出了一种 “新” 汉堡,叫 “Yumbo”,即 “yummy combo” 合二为一,真是通俗易懂,一听就通,但不知为什么,一说 “Yumbo” 就觉得嘴里嗖嗖往外冒傻气,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傻气,甚至我家两个小孩子也体会到了,一边重复,一边咯咯笑个不停。好在 Yumbo 汉堡除了名字让人 “喷饭” (毫不夸张地), 味道并不惊艳,吃过一两次就不再光顾。难忘的只是名字,倒好像买椟还珠了。

    前两天看冬奥会直播的时候,打开电视有两个发现。一个是广告多得不得了,先劈头盖脸至少三分钟的广告轰炸,再 “穿插” 不到一分钟的比赛,内卷得厉害。此外,看到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快餐广告,比篮球还大的巨无霸汉堡画面上,中间赫然拉过一条横幅标语 “Meatitation” (meat + meditation)。如此霸道乱搞,唯有一笑置之

上面几个都是合成词,但我也见过单词被硬生生拆开一变俩的例子。几年前参观哈佛校园的时候,我留意到很多街角都立有一个紧急援助柱。具体操作方法不清楚,吸引我注意的是柱子上的英文 Emergency Assistance, 其中 “Assistance” 的 “i”  被人故意擦掉了,剩下的就是 Ass stance。说故意,是因为我发现这样被窜改的 “Assistance” 不止一处。看来,恶搞英文的重点在 “恶”跟名校和学历什么的关系不大。

最后一个笑话是几年前在亚特兰大听说的。亚特兰大附近某小镇有两家 Target 超市, 为了区别起见,当地人把位于高收入社区的那家叫 “Targie”,说的时候最好撇点法国口音,另外一家超市因为邻近居民收入略低,被戏称为 Targhetto (Target + ghetto)。高手在民间,不由你不服也不由你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