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生活馆 | 放不下的一碗面 - 思念中国西北的美食 (一 )
文章来源: 金维琦2022-04-30 06:49:05

中国西北美食

 

在美国的华人美食中不太受重视。其实明白的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不着。是西北人口少移民美国的人数不够餐厅开不起来吗? 还是西北的口味大家不了解不受欢迎呢?

大约2011年,纽约开起了一家叫 “西安名吃“ 快餐店。从法拉盛开始发展到了曼哈顿的中国城。店主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第二代移民,非常懂如何为公司的品牌打开名声。那西北的香味也一下让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中国城去排队等。老史似乎格外的喜欢那味道, 如果我下班晚,他竟然以前所未有的动力自己下班后直接跑到中国城买上外卖带回家。

有一次排队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对儿从波士顿来的研究生。 他们专门从波士顿坐火车到纽约,再从纽约中央火车站赶到中国城。这路上三四个小时就为了吃这一碗面也真够不易的。老史爱跟人聊天,从排队到拿了面和馍,一直追着人家小年轻刨根问底聊个没完。虽然都是独生儿女的一代,两个人都超级的懂事儿,努力。 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会为了一顿西北口味从波士顿专程赶到纽约。

对我来说“西安名吃‘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餐具实在是太简陋了。纸盘都是最便宜的不能回收的那种泡沫餐具, 吃汤面的碗是特别薄的塑料几乎端起来都担心底儿会漏,塑料水杯也是薄的一捏就变形。在吃他家的饭之前,我还真不知道会有摸起来就感觉那么廉价的餐具。虽然味道很不错,但还是觉得吃的不理想,有时候面也扯的厚薄不匀,吃起来不舒畅。

我一贯认为美食还是真要配美器,可谓是好马配好鞍。后来听说他在法拉盛开了有正规盘碗的可以入坐的餐厅, 但从曼哈顿家里去一次法拉盛很不方便的,也就一直没顾上去试一下。我真心希望他的品牌会改进餐具协助环保。

 

这是曼哈顿东村的分店 

这是法拉盛原始摊位的菜单和宣传文章

我跟西北的缘

我父亲家是十几代的北京人, 母亲是祖祖辈辈的舟山人。五六十年代的风雨变迁,把他们带到了宁夏。让我有机会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虽然我们没有在那里扎根,但在文革最艰苦的时期生活在西北高原,培养了我对那种简单的平淡的生活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那看似平淡无味无法令人羡慕的生活, 其实是过起来内心可以是很平静并且很有滋味的。 在那时的西北,人们冬天基本上就三种蔬菜、土豆、萝卜、大白菜,奢侈一点儿的还有腌的萝卜干,晒的茄子干,腌的咸蛋,甚至有些人家还会做些瓶装的西红柿酱。那时也没有那么多种的酱油和山南海北的醋。每家的炉台上,就是一瓶醋、一瓶酱油、一瓶油和一罐盐。

北方人一买葱就是一大捆,够吃一个月的。我估计那一捆大概也得有五斤十斤的。到南方老家去,看到姨娘买小葱一次买一分钱的几根,我看得都着急。可是南方习惯就是什么都要新鲜,晚饭要吃下午潮的鱼,早市的都不行。

西北人哪能有那样的活法呢?西瓜一买就是十多个上百斤的。 那时多数是单位按季节联系来的大家分,拿回家放在房屋拐角的地上可以吃半个夏天。蒜和辣椒都是成串成串的挂起来的准备过一个冬天的。张艺谋电影里的那些景其实都是我们过过的日子。其实那时并不觉得那些细节有多美,可是如今看起来,那么吸引人,我想那吸引其实就是对过去那简单生活简单口味的怀念吧。

 

看到一家农户嗮的辣椒,忍不住跑过去拍了一张照片 小学同学,她家的狗和自己晒的辣椒 

朋友家院子里新晒的辣椒

看着那么多的辣椒,其实西北这类的辣椒不是很辣,有一种微辣的甜香,做凉菜和油泼是最合适的。

2018年我们去宁夏的时候,正是各家开始晒辣椒准备过冬的季节。

在宁夏,人们常会问你老家是哪儿的?五六十年代全国各省人们有各种不同的原因迁移到西北。我常想,那些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人一下子到了那种满是风沙,气候干燥的环境,有多少人会怀念老家的口味?有多少人有过疑问,难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都会变成西北人吗?我想大多数外地迁徙去的人都会拒绝这个想象。哪怕是生活在西北了二三十年,人们还是会说,我是上海人,我是北京人,我是东北人, 我们不是西北人。用现在的话说其实银川是一个移民城市。

大家都知道南方盛产大米,但是宁夏银川平原出产的一年一季的大米是质量最好的。现在的我走了大半个世界,吃了各种尤其是比较了韩国人和日本人特别讲究的新米之后,我还是没有任何偏见的说,银川平原的米是属于口感味道最佳等级的。

不论是哪儿的人,凡是真正体验过西北生活的人都不能否认的一个现实那就是西北的面食非常出色。一样的面粉,一样的水,本地人擀出来的出来的面也比外地人家的筋道,即使是我们住在隔壁天天看也学不出来。记得当时我们有两家本地人的邻居,他们家的面嚼劲儿真是好,不论是面片还是普通的手擀面条,还是扯面,拉面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加上醋,葱,油,浇在面条上就是香的没法比。

我是个爱串门儿的孩子,总是爱坐在邻居家听大人聊天。吃饭时间到了,邻居也客气,时不常会多煮一碗面给我。其实她们也许想不到那些她们手里做出的面变成了我多年不断追求的面的标准。非常遗憾是二三十年前没人家里有电话,房子一拆迁,大家也都失去了联系。我多希望可以告诉她们,那种最普通的面条,最平凡的情谊,尤其是在我们生活最艰苦,最贫困,最受人歧视的年代,那每一碗的面留给我的除了那难以忘怀的味道,更多的是那份带给心里的温暖。 也是那简单的一碗碗面让我对人性的善良坚信不移。

 

后文待续。

 

原文发表于亚特兰大生活网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01ff518f5408d425d0d2a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