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老虎也吃人:私立医学院的山寨终生教职
文章来源: 深度思考2021-06-10 07:37:19

这两天复旦姜博士手刃领导的各种评论刷屏,也带出来很多关于美国终生教职(tenure)系统的介绍和比较。不过看着看着,我发现有些论者没有区分真假终生教职系统。特别是今天早上,一位博主居然写到:“但是在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所谓终身教授也只是一种荣誉而己,因为大家都是靠自己的才华争取到的研究经费养活的,没有了研究经费照样会采取各种措施逼你走人。对于从事实验科学的教授,基本上没有终身教授的说法,你必须永远努力。” Wait!多年奋斗拿到的美国终生教职搞半天只是“荣誉”?没有孔方兄就卷铺盖走人?国内的读者看了,会觉得咱们在美国混的,好像还不如复旦大学吧?

所以这里我就抛砖引玉,写一篇关于美国私立医学院的(在我个人看来是“假”的)终生教职系统。搞生物医学的青椒,只要在其他的系统里面(比如在一般的Faculty of Science 的生物系,或者一些公立医学院),其实拿到终生教职后还是很有保障的。(得声明一下:美国太大,系统太多;我只是介绍我知道的部分。以偏概全之处,烦请不吝指正。)

首先介绍我自己对“tenure”的原来的意思的理解:tenure,意思是终身教职,除非犯了大的错误,学校不得解雇。你可以说该系统是保障学术自由,也可以说是养懒汉。无所谓,反正这就是我理解的终生教职系统的规则。

但是在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精英私立医学院里面,呵呵,这个系统有个bug:终身教授的工资,有很大的比例,从50%到95%不等,从经费里面出。其实仔细算算这个“比例”本质上是超过100%的。为什么这么说呢?NIH有个概念,叫“indirect cost”,也就是说,如果该教授从NIH能拿到一笔经费,NIH再单另给学校一定比例的钱,这个比例从50%到100%不等。好像每一段时间学校可以跟NIH 谈判讨论这个比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justify的。感觉跟学校的地点和排名有关?拿一个典型的美国前30的医学院来说吧,教授tenure之后有25%工资从学校出,NIH给的基金indirect cost 比例70%。假设该教授工资20万(包括benefit);那么她拿到15万的经费就够给自己发一年的工资了。但是NIH还要给学校(本质上其实是她要上缴)15 x 70% = 10.5万;学校从这10.5万里面拿出来5万给她发工资,还赚了5.5万呢。注意教授拿的基金只有一小半是发自己的工资的:还要给博士后学生发,还有做实验;有的学校还收实验室空间的租金。教授得搞钱把这些账单都cover住;这些所有activity都带着70%的indirect cost。所以办一个医学院挺容易,让这些老九们自己找基金给自己发工资;谁没钱就赶走,再招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椒继续给学校赚钱。这种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的系统,叫“soft funded”。相比较而言,给教授保证工资的生物系,统计系,以及有些州大的公立医学院,叫“hard funded”。在hard funded 的系统里面,青椒们只要前五六年干的好就可以保障一辈子;后面没钱了,得多做教学和服务的工作,再慢慢把科研搞起来,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在soft funded的系统里面,没有经费怎么办呢?走人呗!所以这是个残酷的系统,教授们得一辈子保证拿到基金。换句话说,不是真正的终生教职系统,是个山寨的!

所以说这些soft funded的私立精英医学院,表面上叫的是“Medical School”,其实正确的名字应该叫“Company of Medical Research”。一般的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的生物学,统计系,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当然,那些地方也是非常重视基金的:学校有收入当然好,而且没有钱怎么做科研?但是大家的driven motivation是不一样的。在很多私立精英医学院,在学校的系主任院长看来,钱是目标,科研是手段:为了搞钱得做科研。但是hard-funded 的地方,科研是目的,钱是手段。在hard funded 的学校,如果大家都没有基金,不从NIH拿到 indirect cost,系主任和院长也是相当难受的,也会给不干活的人施加压力。但是总体上来说,大家的 indirect cost,起码是在一个pool里面,而不是自己关系到自己位置的稳定性。

有人会问了:soft-funded这么残酷,为什么最牛的人都愿意去呢?这里原因当然非常多啦。我写几条:(1)soft-funded的地方工资定的高:这个很容易理解,反正是自己赚的嘛。(2)教授治校,而不是行政。有经费的教授,如果跟系主任搞不好,带着经费走人完事。系里的indirect cost就没了!行政人员(如财务,IT等)都是靠教授的indirect cost 发工资,自然要好好给教授服务,而不是各种刁难。普通公立学校,系主任和行政人员地位更高,一般教授发言权少一点。(3)教学任务很少,可以集中精力做科研。这也很容易理解,工资从NIH来,不需要教学太多。(4)教授的位置多。Hard-funded的学校招一个人,要养她一辈子;soft-funded的准备5年的启动基金和工资,就够了。好的医学院,一般两个R01就可以上tenure,其实就是indirect cost能把启动基金和前几年的学校发的工资挣回来。(5)启动基金高。一般soft funded 的地方启动基金可以到一两百万甚至更多,有利于年轻人的事业起飞。(不要忘记了,这些钱是“投资”,不是“赞助”哦!)(6)生源好,资源好。这些都是名校的效应,其实如果它们都改成hard funded,也不会少了。(7)最后,遇到天灾,如金融危机,COVID-19疫情什么的,先裁人的肯定是州立公校。Soft funded的私立医学院,反正不从政府拿钱,有NIH经费;只要NIH不砍钱,短时间内,他们反而更稳当。(不过注意天灾N年才来一次哦!)

话说回来,谁不希望自己的工资是稳定的呢?在soft funded 的系统里面,我也认识个别的大牛是hard funded的。有两个渠道:(1)在本校的生物系也兼职。比如哈佛麻省的Broad Institute里面的大教授,就有在生物系有位置的。这样,有经费的时候在医学院吃满汉全席;没钱的时候回生物系吃共产主义大锅饭。(2)跟学校谈判:我今天有两千万基金,你能不能让我的工资一大部分是学校发一辈子的?不然我就走了。学校如果相信这哥们每几年能一直拿两千万,就从了。我知道UCLA有大牛,就是名义上soft,其实有20万是学校保障的。(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完全没有任何条件。)

以上就是对美国精英医学院的soft funded系统的介绍。总结一下:soft funded是美国医学院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能代表美国的tenure系统。一般的tenure系统还是大多数。这些soft funded的精英,有怨声载道的,也有觉得挺好的。他们的科研成果确实比我们这些hard funded的多。哪个系统好,大家自己都有判断,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