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脉脉,却屡受杀手青睐的一本小说
文章来源: Tigerlily662022-06-24 04:16:29

 

当我读到下面与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有关的历史时,心里充满了好奇。

 

“1980年,披头士主唱约翰·列侬遇刺身亡,凶手行刺后就在路边读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对外界说,他杀列侬的原因都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

 

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案的凶手随身携带一本翻旧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通过小说简介,我大致知道这是一本讲一个逃学少年在纽约流浪了三天的书。这样的内容,为什么会引起几个杀手的青睐呢?

 

开始听这本有声书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故事是通过这个十六岁的男孩的口吻讲述的,非常口语化又有趣生动(整篇都是“…and all” ,“It killed me”),心理描写栩栩如生,给人以特别真实和亲切的感觉。第一感觉是,哇,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太好玩太吸引人了。

 

这个五门课有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的霍尔顿离开学校回到纽约,打算自己在外面晃两天再回在纽约的家。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和室友打架,对历史老师的关心无动于衷,抽烟,喝酒,在同学妈妈面前谎话连篇的吹几个小时牛,甚至在旅馆里招妓。虽然后来他把妓女打发走了,还因为价格问题引起麻烦,被介绍给他妓女的电梯工打了一拳。

 

他喜欢读书,内心敏感,早熟,玩世不恭,看不惯任何虚伪和功利的东西。他不想成为校长那样势利、虚伪的人,对一些更有钱的家长卑躬屈膝。他也不想成为在酒店里他看到的那些人,疲惫、放纵、空虚。

 

他的哥哥本来是一个他喜欢和敬佩的作家,后来去好莱坞发展,迎合观众的需要写了很多烂剧本,让他大失所望。他看不惯室友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外表道貌岸然却行事龌龊的行为。他甚至不能忍受听别人说祝你好运,觉得非常虚伪。

 

可就是这个大家公认的坏孩子,却因为怕室友难堪,而把自己昂贵的手提箱推到了床底下;却会因为自己暗恋的女孩可能被室友伤害,而对室友大打出手;他在纽约街头慷慨地捐给几个修女10块钱,因为自己不小心把烟吹到一个修女脸上而追悔不已;他因为墙上的脏字可能引起的对妹妹的伤害和惶惑而担心不已。

 

也还是这个坏孩子,回忆起自己天赋异禀却早早夭折的弟弟艾里总心痛不已,对聪明伶俐被他亲切称为老菲比的妹妹则疼爱有加,关怀备至。他本来去西部流浪的计划也因为妹妹非要跟他同行而搁浅。

 

有人说,他的品行不端的两个室友和妓女,代表的是世间丑陋和黑暗的部分。而他的弟弟艾里、妹妹菲比和几个修女则代表着人间美好、纯洁,让他留恋的部分。

 

不幸的是,他目光所及之处,美好的东西似乎在慢慢变少,甚至消失。博物馆是他觉得安静和美好的地方,他却看到了墙上用红笔写的脏字。他佩服和崇拜的安多里尼先生无条件地收留了他,给他讲人生的道理,深夜他梦醒时却发现他在摸他的额头,他以为他是同性恋,仓皇逃走。虽然他逃走后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甚至想着要不要再搬回安多里尼先生家。

 

这是一个越来越物化的世界。人们在对最大经济利益追求的过程中,渐渐忽略、甚至丧失了对自己心灵的追求。正义感和道德感被渐渐遗忘。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难怪霍尔顿想逃走,想远离这个他觉得陌生和虚伪的世界。

 

书中三次提到他惦记着中央公园的鸭子如何过冬,一次是他和历史老师聊天时他开小差想到了这个问题,一次是他坐出租车问司机这个问题,得到了司机很不耐烦的回答。最后一次是他大冬天一个人经过中央公园,去了那个湖找鸭子,结果一只也没有找到。

 

他不知道鸭子的去向,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会是怎样。没有人能给他答案,他只能在麦田里做一个无助的守望者,孤独,彷徨。

 

他描述的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让人忍俊不禁-

 

这样不多几天我就可以到达西部,那儿阳光明媚,景色美丽;那儿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随便找个工作做。不过我并不在乎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反正只要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人家就成。我又想起了一个主意,打算到了那儿,就装作一个又袭又哑的人。这样我就可以不必跟任何人讲任何混帐废话了。要是有人想跟我说什么,他们就得写在纸上递给我。用这种方法交谈,过不多久他们就会腻烦得要命,这样我的下半辈子就再也用不着跟人谈话了。……一日三餐我可以自己做了吃,以后我如果想结婚什么的,可以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我们结婚以后,她就搬来跟我一起佐在我的小屋里,她如果想跟我说什么话,也得写在一张混帐纸上,象别人一样。 

 

我们如果生了孩子,就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藏起来。我们可以给他们买许许多多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

 

多可爱的孩子。想想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或者身边的青少年,这种叛逆的孩子真不少见。因为未经世事,他们心中的梦想比任何人都美好和纯粹。也因为着这个梦想,他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更容易碰得头破血流,也更容易愤世嫉俗。

 

虽然霍尔顿想逃离他生活的这个世界,最终,他仍然不得不放弃出走的计划,回归现实。正如安多里尼先生所言,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这本书出版后,他就在新罕布什尔州乡下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这本小说时间跨度非常小,却深刻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迷茫,孤独,彷徨,痛苦,看不到希望。也许这就是它几次出现于谋杀现场的原因吧。

 

这个在现实世界孤独游走的孩子,他的梦想其实是那么简单。这是他对挚爱的妹妹菲比讲述的他理想中的生活-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那个日趋冷漠和虚伪的世界里,在他任性和顽劣的外表下,也许他只是想在某些丧失道德感的人们裹挟着世界滑向悬崖的那一刻,伸手抓住那些无辜的人,并留住那一份他喜欢的正直、善良、诚实和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