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敬胜书院到唐山一中
文章来源: 春后雨前SE2021-07-20 12:18:48

今年是交通大学定名100周年,也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笔者在交大唐院校园长大,在唐山读小学和中学。近年来各类关于交大唐院的回忆文章常常见诸媒体和公众号,五年前笔者也撰写过《我们心中的家园》万字长文。然而对于与唐院老校园近在咫尺的唐山一中的文章却不多见。对于这所中学,人们知道的大多仅限于“百年老校”“李大钊母校”以及当今中国“高中百强”之一,但是对于其前世今生知之甚少。唐山一中 (包括十五中) 是笔者与很多唐院子女的中学母校,我们对于故乡唐山的回忆是无法与一中切割的,图片分别为1930年代的交大唐院 (左) 和1960年代的唐山一中 (右) 老校门。

明朝年间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直隶省是河北省旧称。清光绪年间,直隶省永平府滦州开平镇西南20里的唐山以南乔家屯村一带,随着开平煤矿的开采和唐胥铁路的建成通车,逐渐形成新兴的工矿聚落集镇,唐山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唐山一中的前身为永平府中学堂和华英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中等学校之一,历史上培养了大约四万名毕业生,与唐山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笔者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对于这座少时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永平府中学堂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十二年 (1747),时任永平府知府的卢见曾向直隶总督那苏图请求兴办书院获批,三年后建成,以《大戴礼·武王践祚》中“敬胜怠者吉”之意,取名为“敬胜书院”。卢见曾是康熙末年进士,乾隆年间任两淮盐运使,与翰林院侍讲学士纪晓岚是儿女亲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敬胜书院衰败,后于1872年由永平府知府游智开重建,位于永平府卢龙县 (今属秦皇岛市)。书院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由唐而宋元明清,经千余年的发展,全国书院达7500余所,成为儒家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以及读书人文化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敬胜书院是华北地区较著名的一所,藏书甚丰,除经史要籍外,偏重于宋元明理学。

同治十二年 (1873) 9月18日,敬胜书院修缮完工,有“京东才子”“直隶一人”之誉的晚清学者史梦兰应邀撰文《重修永平府敬胜书院记》,文中写道:“敬胜书院,前太守德州卢公见曾因明武学旧址所建也。以其左邻太公庙,故取《丹书》语名之。嘉、道间,生徒莘莘,号称极盛。咸丰末,畿辅有警,郡守重团练,而书院遂渐即榛芜。同治壬申夏,今太守游公至,见堂庑颓败,衋然伤之,力亟重修。增其膏火,并购经史,广搜宋、元、明儒及畿辅诸名家文集庪之院中,以备诸生肄习,甚盛举也。工既竣,属兰为文以记其事。”“ 兰深感其意、韪其言,爰次第书之以为之记。游公名智开,湖南新化人,由滦州牧升永平守,与卢公同。”

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风雨飘摇中的清廷发布了激进的改制上谕,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上奏请求颁发《直隶中学堂暂行章程》,通令各府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九年癸未科探花、永平府知府管廷献奉命将敬胜书院改为永平府立中学堂,府学教官范文号任首任监督。永平府中学堂面向永平府所属七州县招生,学制五年,1902年开始招生五十多人。学堂初期配校监督一人,堂长一人,庶务主任一人,教习若干人,还有堂役。建校伊始,校舍有三所,分作讲堂、监督室、教习室、账房、伙房和学生宿舍。经费开支从府署随用随领,实报实销,监督和教习等人员薪金以及学生的书籍纸笔、伙食、操衣等均系官费。图为光绪廿八年管廷献题写的校名石匾,现存唐山一中校史馆。

永平府中学堂所授课程分为中西两学,具备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雏形。“中学”四科为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为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教科书虽由朝廷学部统一规定,但实际多为自定。学堂严格聘用教师,中文教员多为举人,亦有贡生;西文教员多为大学堂毕业生,也曾延聘社会贤达任教。1904年,清廷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壬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考中秀才的李大钊成为当年永平府中学堂招收的第二届学生,在校学名为李耆年。官方校史将唐山一中的创建年代确定为1902年,明年将迎来120周年校庆。

1912年民国建立后,改“学堂”为“学校”、改“监督”为“校长”。1914年取消府制,中学改为省立,“永平府中学堂”遂改为“直隶省立第四中学校”,而原府属州县的学生仍来此报考。永平府中学堂首届校友、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费荫棠和张延锐二位先生相继任校长。在此期间,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于是购建民间地基房产,添置校舍百余间,主要建筑有讲堂、礼堂、养病室和师生宿舍等。在校学生共五个班,112人,并改为秋季入学,修业四年,尚无初高中之分。

1922年冬适逢直奉战乱,校舍屡遭摧残,损失严重。且卢龙城环山带水,山路崎岖,远地学生上学困难。加之京奉铁路通车,学生多到铁路沿线中学就读,因此在滦州唐山镇 (今唐山市) 设直隶四中分校。1928年北伐战争期间,大部分师生并往唐山。同年十月直隶改为河北,直隶四中分校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四中学校,迁往唐山镇马家屯,成为市区五所中学中唯一的一所公立中学,省内驰名。1933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唐山中学校,习称“省中”,图为在马家屯时的校门。省中校歌唱到:“城屏万里,滦水碧波浩荡。西控津沽,东接秦岛、辽阳,群山九瞻,莽原浩渺苍苍。郊野远望,西凭康庄,巍巍广厦,唐山之旁 ……”。1942年省中吉祥路东北侧新校舍落成,学校结束了十余年租房办学的历史。

交大唐院的前身是光绪皇帝御批准设、于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因庚子之乱停办,1905年由袁世凯奏请在唐山机车车辆厂附近复建,历史上多次易名。1928年的校名是“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之后一直简称“交大唐院”或“唐院”。1930-1932年间的唐院校长李书田是永平府中学堂1917届校友,其兄——著名物理学家、中研院院士李书华是该校1908届校友。李书田1923年毕业于北洋大学,1926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是著名高等教育家和水利学家,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曾出任多所大学校长。李书田一家满门精英,最著名的当属他的外孙——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

华英学堂是英国人于1915年创办的教会学校,位于唐山西南郊,1925年改名为河北省私立丰滦中学,并迁入吉祥路西南侧的新校园,与交大唐院不过京山铁路一路之隔。因此有唐院子弟开始在该校就读,比如“唐山五老”之一黄寿恒老的长子黄棠教授就在丰滦中学读了初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唐山成为冀东抗日基地。1935年11月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交大唐院校园内坚持不悬挂其五色旗和日本太阳旗,而是中华民国国旗;丰滦中学学生在周会上坚决不唱日伪政府规定的《卿云歌》。在北平“一二·九运动”影响下,省中、丰滦中学和交大唐院师生纷纷举行罢课集会,声讨日军侵略华北。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交大唐院踏上千里播迁之路,直到1946年8月复员回唐,才与省中真正结缘。1949年5月教会撤走后,丰滦中学并入省中,仍称河北省立唐山中学。1956年省中初、高中分开办学,初中部留在省中原址,称唐山市第十五中学;高中部在丰滦中学旧址,称河北唐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图片依次为:三层的办公楼,原为教学楼,建于1924年,是当年唐山最高的楼房之一;大礼堂,与办公楼一起,是一中师生拍照取景的地方;图书馆,建于1940年,最初是基督教堂,可供约200人做礼拜;两层的科学馆,建于1939年,当年馆内设备齐全、仪器先进,文革中曾改称“红旗楼”。

在那之后的25年中,数不清的唐院子女入读十五中和一中,考进大学、走向社会,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在子女眼中,唐院教授们是家中和邻里的长辈,而辛勤培育我们成长的则是一中的老师。范治纶教授的两位公子、兄弟院士范维唐和范维澄,分别于1952和1960年毕业于唐山一中。交大唐院校友、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曾于1950-1953年间在母校教书,几年前他的长子、旅居美国的黄观鸿博士携家人回唐寻根,回忆了童年时光及在唐山中学读初中的经历。唐山一中以师生素质高、教学质量高、高考升学率高闻名,1962年的高考升学率为81.5%,位列华北第二、全国第四。图为1960年暑假,一群刚从一中高中毕业的唐院子女在唐院图书馆前的合影 (唐院子女提供),范维澄学长 (前排左一)说:“在一中度过了美好、难忘、值得回忆的时光”。

一中老师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些是由于出身或经历被下放为中学老师的,几位5、60年代的一中老校友在博客和公众号撰文深情回忆了往日师长以及学校生活。文革前的唐山一中,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唐院子女、1966届高中生@雁北草 在其博客中写道:“我当时参加了无线电小组、田径队、广播站的活动,此外还在唐山市里参加了国防体育俱乐部的无线电收发报培训班。这些课外活动小组使我的课外生活充满乐趣,虽然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但是,这些活动小组没有任何负担,我对它们有兴趣,活动时十分快乐!它们是我课堂学习的补充,使我在娱乐和锻炼中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让我的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图片来自《雁北草的博客》。

1966年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动乱,和全国上千万“老三届”中学生一样,唐山一中和十五中的哥哥姐姐们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大部分人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雁北草 写道:“在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天真幼稚,感到十分幸福。那一段动乱的年代,打碎了我们美好梦想,使我们都走过了坎坷的经历,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奋斗。”文革时期“唐山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名中去掉了“高级”二字,1968年起就近招收初中生入学,1971年开始招收高中生。1971年底唐院西迁蜀地,最后一次易名为“西南交通大学”,但仍有几百位教职工及家属留守唐山。笔者于1970年代初在一中读书,三年初中、半年高中,初中同学大都是包括唐院子女在内的铁路职工子弟。

我们在动乱年代度过中学时代,名目繁多的政治运动及学工、学农、学军、拉练耗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出身论”“血统论”将十几岁的孩子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幸运的是我们在一中遇到多位好老师,尽管他们的认知也有局限,然而出于良知和天性,老师们尽最大的努力授业解惑。特别是在1972-1973年间的“回潮”小阳春, 笔者还参加了文革十年间唯一的一次全市高中入学统考,尽管其中难免掺杂了政治因素,但似乎带来了某种希望。当年一度有“恢复高考”的传言,所以我们那一届高中班级集中了全校最好的老师,他们干劲十足,仿佛回到了从前的好时光。虽然好景不长,却为我们后来的学业乃至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世纪大地震,距离震中不远的交大唐院和唐山一中被夷为平地,校园建筑全部倒塌,多位老师同学罹难,往事不堪回首。图为与笔者同届不同班的高二女生在一中办公楼前的合影 (一中校友提供),摄于地震前两年,左侧是两层楼的科学馆。姑娘们胸前佩戴着一中校徽,好几位同学我都还认得出。与前文的两张照片相隔多年,不同的年代,同样的桃李芬芳。那时我已随父母离唐入川,不久之后大学梦断。在前途最无望的时候,也是一中老师的临别教诲和来信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勇气。

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分别是有“代数崔” 之称的崔士敬老师和之称的崔士敬老师和有“几何杨”之称的杨明林老师 ,可惜读初中时我们年纪小不懂事,常常惹崔老师生气。几年前我和发小们在微信群中以《那时我们年纪小》为题,接龙作了一首打油长诗,其中两段是这样的:“那时我们年纪小,风云变换不知晓。不识泰山代数崔,愧对一中众国宝。当年校园不复存,心中丰碑永不倒。那时我们年纪小,初三高一遇回潮。如饥似渴拼命学,恰似沙洲逢绿岛。虽然升学终成梦,师恩如海难忘掉。”

听一位老三届学姐说,杨老师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1957年被打成右派,因此发配到中学教书。当年杨老师讲课引人入胜,妙语连珠,他的名言是:“明白就是糊涂,糊涂就是明白”。记得我在离开唐山时与杨老师告别,他大大赞赏了文革前中学的培养目标,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并认为当时中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这番话使我大为震动,印象十分深刻。

震后唐山市一共保留下七处地震遗址,其中两处是笔者少年时代熟悉的地方,左图的“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位于一中附近,唐山机车车辆厂 (俗称“南厂”) 始创于1881年,曾经生产了第一台中国制造的蒸汽机车和铁路客车,被誉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摇篮”,搬到新址后成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南厂也是文革期间一中学生参加学工劳动的地方。我清楚记得,1971年11月在南厂的学工期间,听说了“913”事件,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右图是地震前刚刚建成的“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楼”,矿院是1958年唐院师生参与援建的一所地方大学,现在属于华北理工大学。家母曾在矿院工作过15年,常常带我们姐弟去那里玩耍,是充满了童年记忆的地方。

2008年7月,“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建成开放,其设计宗旨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的追忆”。纪念公园涵盖了南厂铸钢车间、五七中学、唐院一分部以及一中老校园部分遗址。几年前,我的发小黄永正曾前往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祭奠。他根据公园两旁遗存的道路、身为土木工程师的多年经验,又经过反复核实唐山老地图、百度地图及唐山本地朋友们的勘正,作出了方位判断,并手绘地图和拍摄照片。地图中的黄色区域即为遗址纪念公园,公园主题雕塑和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的主要部分位于一中老校园遗址。

左上图是公园主题雕塑“沉重的悲悯”及3万平方米的纪念水池,右上图是被称为唐山人“哭墙”的地震罹难者纪念墙,距水池19.76米,表达逝者与生者间的距离。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死难者墓碑位于原一中大操场南侧,总长近400米,高7.28米的5组13面黑色花岗岩纪念墙上,用金色镌刻了24万多位地震罹难者的姓名。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017年7月27日,纪念墙上的登记人数为246465人,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增补和更新中,但是公园官网现在无法登录。左下图是地震博物馆,右下图是从前我们每天到一中上学时必经的铁路交道口,过了交道口左手边是南厂大门,继续前行数百米右手边即为一中校门,那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会在道门旁的小卖部买零食。谁也不会想到,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唐山一中老校园竟以这种方式留存于世。

1982和2010年,唐山一中两次搬迁新址,现已是海内名校,蜚声全国,与我们读书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的老师们都已慢慢老去甚至故去,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在一中官网上,也没有任何关于我们这几届“文革中就近入学”的学生的记载,就好像不曾存在过一样,不免有点遗憾。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并非是发“九斤老太之叹”,仅仅希望能为官方记载补遗。只是旅居异域多年,许多往事都不太记得了,手头资料也很有限,因此难免挂一漏万。

值此唐山大地震4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过去时光。笔者没有亲历那场世纪灾难,表达不出幸存者心中的痛。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几位发小、同学、学长的鼓励和协助,特此致谢!文中图片除特别指明外,均来自网络。借用一句话结束本文:诸位拿起笔来,不负此生坎坷!

【注】本文被《唐院春秋》公众号推送

相关博文链接:

我们心中的家园老唐院 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blogId=78059&date=202107&postId=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