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约会网站,遇到骗子(上)
文章来源: 海风随意吹2021-08-13 14:15:25

前两天,看到菲儿骗子大全的文章,联想到熟人徐女士的网上奇遇,在此分享一下。万一哪位或哪位的亲友上网征婚,可引以为戒。

徐女士五十多岁,离婚单身,经济自立,本来一个人过得好好的,却经不住周围人的鼓动,劝她上网寻找爱情。他们向她推荐了网站Match.com,这个网站历史相对长一些,面向各种人群,老少皆宜,收费合理。

徐女士注册该网站的时候,需要回答不少问题,如年龄、族裔、长相、职业、经济状况、爱好、等等,相似的问题回答了两遍,一遍是关于自己,一遍是对对方的要求。网站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每天推送十位“匹配”的对象,供徐女士挑选。

由于徐女士选择的族裔里有亚裔,不久就被推送一位与她年龄相当的亚裔人士。照片上的他,五官端正,戴着眼镜,笑得很阳光,身材也不错,没有赘肉,给人健康快乐的感觉。这位姓Yung(为了叙述方便,且称他为杨先生),职业是工程师,家庭状况是丧偶无子女。徐女士看看这人还行,正举棋不定是否要跟他联系,杨先生发信来了。这是因为如果一方点击了推送来的人选,网站会通知对方,某某人关注了你,估计杨先生由此得知徐女士关注了他。

两人开始在网上交谈,开头是一般寒暄,杨先生有信必回,态度诚恳,英文也写得很地道,没有错别字,一看就受过教育,符合他工程师的身份。据杨先生说,他是华裔,父母双亡,很小(他也记不清是几岁)由叔父把他带来美国,在英国上的大学,之后为一家中东石油公司工作,娶了美丽的黎巴嫩女人为妻,妻子不幸在前几年因癌症去世,妻子的去世让他忘我工作,终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石油管道维修公司,公司发展良好,他也终于走出了丧妻之痛,决定重组家庭。因为是华裔,希望这次能娶个华人妻子。杨先生还发来了他公司的网络衔接,徐女士上网一查,这家公司的地址在黎巴嫩,网站的信息非常简单,就一页,列了公司经营范围,联系方式是杨先生的电邮。杨先生还说,感谢上帝让他遇到徐女士,上帝听到了他多年来的衷心祷告。

徐女士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一上网就遇到如此理想的人选。两人通过网站互发电邮,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热络。杨先生抱怨说,上网站看电邮不太方便,每次要登陆进去,不如直接通过个人电邮联系,随信附来了他的电邮信箱,跟公司网站上的一致。徐女士觉得杨先生还靠得住,跟随他,也下了网站,两人开始直线联系,一天互发十几个来回。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杨先生的电邮:“早安,我在想你。祝你一天美好!”徐女士心中暖暖的。中午,电邮又来了:“你上午过得好吗?一定要回我,不然我会担心。”到了晚上,来来回回,问东问西,百般关心。如此这般过了两三个星期,两人决定互加微信,交往更加便利。

杨先生主动打来了视频电话,果然长得跟照片上一模一样,可是徐女士发现,他说话的时候,嘴唇不动,正要问呢,杨先生抱怨他那头网络不通畅,还是改为语音通话吧。接着,他俩开始了每天一次的语音通话,外加一天N次的短信,嘘寒问暖,畅谈甚欢。杨先生周到贴心,说的话也不过分肉麻,徐女士遇到对自己如此上心的男人,尝到又一次被重视的感觉,对杨先生的好感与日俱增。

杨先生住在德州,有一天,他通知徐女士,决定来加州看她。定了日期,还询问徐女士哪家旅馆离她家比较近,可以方便两人的约会,徐女士既高兴又期待。

在杨先生即将到达的前两天,突然来了电话,因为要争取一笔价值三四百万的生意,他需要去加拿大开会,不得不推迟约会时间。徐女士有点儿失望,但是杨先生很体贴,再三保证,开完会马上去看她。

即使在加拿大,杨先生也每天来短信问候,徐女士更觉得他是一位很负责任的男性。眼看杨先生快回来了,他又来了短信道歉,说三四百万的生意争取到了,现在需要亲自去德国买材料,只能让徐女士再多等几天。他自己也是归心似箭,盼望早日跟徐女士相会。

徐女士又开始等待。在德国期间,他依旧每天问候徐女士,汇报一下自己做了什么,睡得如何,吃了什么,琐碎亲切。又说到,叔父待他如父,马上要过84岁生日了,需要买个生日礼物,征求徐女士的意见,买什么比较好。当然也不忘问她喜欢什么,他要送她一份见面礼。这些家常小事,让徐女士感到杨先生不把她当外人,两人的关系更近了。

有一天,杨先生没有来短信,徐女士心神不宁,去微信询问,也没有答复。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才接到了杨先生的短信。他说,已经从德国去了马耳他,那是施工场地,可是途中出了一件事。在德国机场,他在咖啡馆的桌子边放下行李,起身去买了一杯咖啡,喝完就上飞机了。到了马耳他,下机后打开公文包,发现公文包被调包了,虽然两个公文包长得一模一样,但是这个公文包里是一堆废纸,他所有的文件、钱包、护照全都丢了。他已经报告了警方,警察正在跟德国机场联系,希望能调出那个咖啡馆的录像带,看一下是怎么回事。徐女士赶紧安慰他,让他一门心思去处理丢包事件。

又过了一天,杨先生来了短信,那个咖啡馆没有摄像头,这个案子看来破不了了。他称,没有身份文件,没有信用卡,没有钱,可现在需要800美元用作运费,可以让德国快递部分材料来马耳他,不至于影响开工时间。他请徐女士立马去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给他汇过去,救一下急。

徐女士听过许多骗子故事,两人未曾见过面,就问她要钱,使她起了疑心,是不是自己也遇到骗子了?她不慌不忙:800块能起什么作用?你现在不是困在马耳他吗?怎么回来?杨先生答:我同事正在来马耳他的路上,我已经叫他带钱过来,800块运费实在是不能等待,等同事一到,我就还给你。

越说,破绽越多,怎么不叫同事去汇款呢?再说,现在网络很方便,丢了信用卡和现金,并不影响他网上操作银行转账,哪怕没有网上账户,也可以打电话给信用卡公司报失,及时申请新卡。徐女士这时候已断定自己遇到了骗子。既然是骗子,那就拖着,不理他。

杨先生这时急了,一天几十个短信发过来,催徐女士汇款,徐女士按兵不动,看他如何表演。

又过了两天,杨先生来电话了,告诉徐女士,同事帮他解决了运费,现在有另一件事,希望徐女士能帮他一把。他给她讲了个悲惨的故事,他叔父一生贫寒,年龄很大才结婚生子,现在叔父很老了,靠菲薄的养老金度日。他在德州的时候,经常接济叔父,目前困在马耳他,无法给叔父送钱,而他堂妹需要300块钱交学费,请徐女士往他叔父的账号里打300块。徐女士问,你叔父多大,堂妹多大啊?他答:叔父94岁,堂妹13岁。看来这杨先生骗不到钱,白白浪费了两个月的甜言蜜语,也是心烦意乱,编好的谎话都忘了,84岁的叔父突然老了10岁,又不知从哪儿冒出个13岁的堂妹。

见徐女士没有反应,杨先生又出一招:你不方便也就算了,但是,你能不能给我打100块啊?我护照丢了,需要去做个身份公证,可以申请新护照。

徐女士听罢,哭笑不得,看着杨先生两个月辛辛苦苦行骗,却颗粒无收,她对他说:你演戏演得不行啊,剧本也写得太烂了,从800块一路下跌,跌到100块了。下回演戏,先找个好剧本。

杨先生一愣,不过他也颇有幽默感:好主意。看来下次应该找基督徒谈恋爱,基督徒充满了爱心。

对骗子毫无爱心的徐女士,挂了电话,拉黑了他。

这一页翻篇了后,她又回到了网上,继续浏览每天推送来的十位男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