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在美国驻华使馆的英文老师
文章来源: 海风随意吹2021-06-10 10:27:53

因为要写一篇文章,从书柜里找出《北京尘埃》(Peking Dust)。这是一本自传,作者是Margaret Zee,记录了她一家人1919至1942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

作者玛格丽特(简称M)曾经是我的英文老师。1980年我在上海的一所大学教书,放完暑假回到学校,系主任非常兴奋地告诉大家,学校请到了一位“外国专家”,要来校工作两年。全校上下都很激动,正宗的美国专家要来了。我赶紧找系主任磨嘴皮,要求参加教师进修班,被恩准之后,跟着M脱产学习了一年。事实上,M就是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谈不上专家,但是当年来上海教书的美国人少之又少,因此,这些外国人都被称为专家。

学校非常重视她,在锦江饭店替她包了大套间,配备给她一辆专用轿车,司机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与此同时,还为她安排了一名翻译。翻译热情过度,成了她的私人助理,每天像个勤务兵似的,为她开门关门,拎包背包,一会儿打开水,一会儿泡茶。

一般的老师,特别是独立惯了的美国人,或许会不适应车前马后司机勤务兵的专门伺候,而M对此却倍感亲切,这与她的早年经历有关。言归正传,说说她的自传吧。

玛格丽特1923年出生在北京,父母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母亲是会计,父亲原来在海军陆战队服役,退伍后因使馆人手短缺,便留下当了出纳。父母1919年在北京相识相爱结婚,之后有了三个孩子,玛格丽特最小,上有一兄一姐,姐姐也出生在北京。

下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二十世纪初美国驻华使馆

M家跟当时驻京的外国人一样,为每个孩子请了一个保姆,都是有丰富育儿经验的中年妇女,孩子们称保姆为奶奶(下图是M家的三个孩子和保姆)。三个保姆之外,还雇了管家、厨子、人力车夫、园丁、洗衣工、打杂工等十几个仆人。M的父母不过是普通职员,工资不高,然而在当时的北京,有那么一大帮人伺候他们,活得犹如贵族。这样的生活,也无怪许多民国时期来过中国的美国人,把中国的生活描写得如诗如画。

M的母亲来中国就职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五六的“老姑娘”了。不料,到了使馆竟遇到了比她年轻好几岁,英俊能干的小伙子,三下五除二,一个五口之家就建立起来了。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三十多岁的妹妹,妹妹在堪萨斯州的红十字会工作,因患乳腺癌,手术后的残体断了她结婚的前程,与其在堪萨斯孤苦伶仃,不如来北京一起生活。M的小姨就此也漂洋过海到北京来了。毕竟那是一个世纪以前,美国老百姓对中国没什么兴趣,太遥远太神秘太贫穷了。M的小姨来到北京后,成了使馆的秘书。

M家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小世界,跟周围的中国居民没多少来往。院子里,仆人前后忙碌,进出坐人力车或轿子,夏天全家去北戴河避暑,周末去西山打猎,父母还请了清朝的遗老遗少教孩子学习棋琴书画。一家人在中国生活得乐而忘返。

M家北京四合院的饭厅

可是在M四岁的时候,她依稀记得,跟着小姨坐了很久的船,回到美国。之后M一家人,曾住在华盛顿附近一排简易狭小的房子里,周围的邻居家也是儿女成群,孩子们成天聚集在房子旁边的一块空地上玩耍。从M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个社区的居民都不太富有。M一家的生活不再象在中国时那么奢侈了,偶尔的大餐不过是父亲做的BBQ。母亲早出晚归,甚至几天不回家;父亲倒是基本在家,乐呵呵地带着一个街区的孩子做游戏。

她家的客厅成了禁区,孩子不能进入,那里是中国古董文物的展示厅。M的母亲回到美国后,转行做古董买卖,她往返于中美两国,或在美国各地奔波。M的小姨仍在使馆工作,常帮着把古老的物件,一大木箱一大木箱地托运到美国。

M记忆中的家庭生活是和睦快乐的。她六岁的一个上午,全家在火车站边的餐馆里吃早餐,母亲毫无胃口。之后带着孩子上了火车,父亲独自立在站台上,向他们挥手道别,这时候,M注意到了母亲眼里的泪花。

长途跋涉了一两个月后,M一家回到了北京,小姨带着管家去车站接他们,几辆人力车把他们拉回到大四合院里,三个孩子见到了两年不见的“奶奶”。M回到北京,一踏进四合院,竟有游子回家的感觉。

这一次回到北京后,M的母亲常去民间收购各种古董,她鉴别古董的能力非常高,有些文物,最后出售给了美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如她搜集到的完整明清官阶标志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明代清代的服装也是她的收藏品之一(见照片,最后一张是18岁的作者,穿着清代服装)。

她们一家在北京一住就是十二三年。M和兄姊在北平美国学校上学,从小学念到高中毕业。兄姊高中毕业后,回美国上了大学,M则是跟着美使馆所有的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一起受命撤离北京。M回美后,在芝加哥大学念了学士和硕士,学的是英美文学。

M来我校工作的时候,学校常在节假日组织茶话会,M会用地道的北京话跟我们交谈。她多次提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她的母亲,还有她的小姨,可是难得提起父亲。

自传让人看到了她家“壁橱里的骷髅”。原来,她父亲在做出纳员的时候,卷走了三万多美元,逃到上海,他的计划是就此脱离使馆,去冒险家的乐园闯荡江湖。三万多美元在二十年代是一笔巨款,简直就跟抢银行的匪徒差不多了。亏得M的母亲及时发现,赶到上海,把他劝回使馆。她父亲在上海才呆了两三天,贪污的钱基本没动,那笔款子最后如数还给了使馆,使他免遭起诉和牢狱。但如此靠不住的人,立马被使馆解雇了,并在政府备案,永远不能回政府供职。

M的父亲回到美国后,高不成低不就,当她的母亲在美国四处奔波,靠贩卖古董养家的时候,父亲在家跟邻家小孩做做游戏,偶尔写几篇豆腐干小文章发给报社。可惜小文的微薄稿酬,对一家人的生计,无济于事。

如此过了两年,小姨体惜姐姐的辛苦,让她带着孩子去北京跟自己一起生活。母亲痛下决心,离开父亲,希望如此一举,能逼着他独立,从头开始,再重新站起来。自从在火车站一别,M再也没见过她的父亲,不过她的兄姊回美上大学的一个暑假,曾去访问过住在爱达荷州的父亲,他终于站起来了。

《北京尘埃》诉说的是1919-1942年,北京千家万户之中,一个家庭的故事。宇宙中一粒小到不能再小的尘埃,却寄托了一个人一生最丰富最饱满的思念。

谨以此文祝福我98岁的良师益友Margaret 健康长寿。她很厉害,94岁还出版了一本书《我所有的爱》(All My Lo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