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嫂嫂一生的两次晴天霹雳
文章来源: 海风随意吹2021-05-21 15:11:07

LD的嫂嫂是犹太人,我跟着他,称呼他的兄嫂为哥哥嫂嫂。

两年前,刚过80后的兄嫂来我家做客。嫂嫂一如既往,思维敏捷,行动灵活,穿戴时尚,进门提着个沉重的大帆布包,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书。一问,她在社区大学修课,而且一下子修了三门,有北非近代史、现代政治哲学思想、以色列经济发展。这些课,严肃话题,修起来一定比较费脑筋,为什么一下子修那么多?

嫂嫂说,由于近期没有出国旅行计划,抓紧时间学知识。再说,这些课是特意为老年人设置的,不用考试,多修几门没关系。话虽如此,多一门课,就得多读不少书。她每天在灯下,读书至半夜。

兄嫂住在波士顿,那次来加州,一是为了去洛杉矶参加嫂嫂表哥的百岁生日庆典,二是为了去加州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参加外孙的订婚仪式。这两个庆典前后相差一个多星期,正好来我家做客。

外孙是嫂嫂的。兄嫂各有复杂的婚史,哥哥离了两次婚,嫂嫂离了四次,猜想前几次都不合适,现在终于合适了。他俩有缘,一见钟情,五十多岁的一见钟情,机率非常小吧?从见第一面到现在,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两人依旧同进同出,和睦相爱,共同周游世界。

嫂嫂快人快语,自来熟。出去散一会儿步,就把邻居家的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搭了一次公车,脸书上加了一个车上认识的“朋友”;坐了几天游轮,手机上增加了十几个人的电话号。有一次发来跟一对中年夫妇的合影,说是游轮上结识的新朋友,这对夫妇跨越了几个州,特意飞去拜访兄嫂,还在兄嫂家住了两晚。嫂嫂还时常在家开晚宴,展示她现学现卖的各国菜系,邀请的宾客也比较杂,有一桌,五对夫妻,四对是她在公共场合认识的这医生那医生以及他们的配偶。

这样的嫂嫂是不是很有趣?听她说话,需要咖啡因的援助,不然跟不上她的思路。每天那么多新相识、新朋友、新信息,人脑空间有限,过去的事被新鲜事挤到了角落里。因此,嫂嫂的四位前夫,后面三位的故事被挤得没影了,只有第一前夫,听到过只字片语。这也难怪,第一前夫是嫂嫂三个孩子的父亲,牵丝攀藤,剪不断,理还乱。

嫂嫂大学毕业后不久就结了婚,丈夫学识相当,有体面的职业,那是在社会和思想激荡的六十年代,嫂嫂连着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在家当全职太太。

丈夫收入不菲,父母善于理财,嫂嫂从小耳濡目染,善于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家里够她忙的,买房,小孩学这学那,夏天去度假,养宠物,参加犹太社区活动,等等之类,典型的中产生活吧。不知不觉到了七十年代,孩子都进了小学。

一天,寡言的丈夫一本正经要跟嫂嫂谈一件重要的事。他“出柜”了,决定跟嫂嫂分手,去做真实的自己。这对嫂嫂,无疑是晴天霹雳。她哭得昏天黑地,第一前夫也陪着流了许多眼泪,一再请求嫂嫂的宽恕和理解。

他们俩相处得不错,第一前夫善于掩饰,嫂嫂居然对他同性恋的倾向毫无察觉。如今提起往事,嫂嫂笑自己太单纯,太粗枝大叶,太注重孩子,太享受稳定的家庭生活了,从而忽视了蛛丝马迹。

嫂嫂的天不怕地不怕,是我由衷佩服的。离婚之后,第一丈夫离开了家,初时有些赡养费,后来是越寻找自己越糊涂,不但没找到自己,还抑郁了,工作也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亏得嫂嫂在他离开家之后的第二个月,当机立断,抹干眼泪,冲入职场。她三十多岁了,工作经验有限,家里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

但是嫂嫂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打不倒精神,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聪明、能干,她在IBM找到了工作,从小助理干起,之后一路上升,成了部门主管。

单亲妈妈,其中的艰辛,嫂嫂难得提起。她从早到晚,马不停蹄,事多,培养出了她的高效率,思维、办事、说话都比常人频率高。第一前夫,还有数不尽的苦涩、失望、忧伤,全被甩到了脑后,嫂嫂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儿女们很争气,都上了知名大学,大女儿和儿子在华尔街证券金融业供职,小女儿成了老师。三个儿女结了婚,嫂嫂有了六个第三代。

与此同时,嫂嫂名下的房子也多了起来,有的是她自己添置的,也有的是从后三任前夫那里,离婚谈判得到的。她继承了父母的精明强干,工作之余,忙着投资,忙着出租五六套住房。近六十岁的时候,父亲又留给她一笔遗产,嫂嫂决定退休。完全如犹太人所说,“儿女大了,猫狗死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开始了。”嫂嫂迷上了航海,正是在航海俱乐部里,遇到了哥哥,两人坠入爱河。

他俩在爱河里甜蜜蜜地航行,第二个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大女儿,那时近四十岁,金融界的女强人,嫁了成功的犹太籍商人,膝下一儿一女,儿子初中,女儿小学,都是小学霸,嫂嫂心目中最完美的家庭。

女婿找嫂嫂来了,女儿要离婚,理由是“出柜”了,找到了理想的爱人,网球女教练。嫂嫂再三问:开玩笑吧?开玩笑吧?严肃的女婿连连摇头。嫂嫂目瞪口呆,二十多年前的一幕,再次重演,完美的家庭又一次生生地被撕裂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嫂嫂跟前女婿联系不断,时常去探望女婿和孩子。女婿虽然再婚了,依旧把嫂嫂当作亲人。那个在优山美地订婚的,就是嫂嫂常去探望的大外孙,大外孙继承了外婆的优点,有主见,有毅力,25岁念完了生物学博士。

大女儿了解母亲,过了一阵,待嫂嫂消了气,才敢来见她。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流了无数的眼泪,嫂嫂接受了大女儿的选择。不解无奈终究敌不过母女之爱。嫂嫂的心里,永远有个疑问,这性取向跟遗传还是跟环境有关?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岁月无敌,两次晴天霹雳带来的伤痛,也渐渐地痊愈了。嫂嫂是个会放手的人,放手了,才能让自己的内心空出一块地来,去接受新的挑战,享受新的快乐。

大女儿跟她的父亲比起来,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吧,她出柜后,心情见好,事业有成。48岁那年,已经赚得盆丰钵满,提早退休了,卖了曼哈顿的住房,跟爱人一起,搬到阳光灿烂的亚利桑那州去了。嫂嫂还是很喜欢大女儿的。兄嫂在离大女儿家不远的地方买了小房子,成了“雪鸟”(snowbirds),每年来亚利桑那过冬。

有一年,去亚利桑那看兄嫂,见到了大女儿和她爱人。颜值很高的一对,两人都剪着帅气的短发,面容秀丽,运动健将的身材,精神焕发,谈吐文雅。除了吃喝玩乐,大女儿在博物馆做义工,爱人在公立学校担任义务网球教练。她们在撑着遮阳伞的乡村俱乐部,喝着加了冰块的椰子水,谈论爱人遇到的贫困孩子,大女儿喜欢的现代雕塑,人类学(Anthropologie)品牌最新款式的衬衣...... 所有的不协调和冲突,汇集在一起,换一个角度去看,竟也有一种独特的、带有棱角的多元之美。

嫂嫂微笑着坐在一边,品尝着玛克丽塔鸡尾酒,宽容而平静。经历了情感的大起大伏,理念的激烈冲撞,最终占了上风的,是真诚、善良、理解、和大爱。